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次課堂演講

一次課堂演講

在一次人文地理課的課堂討論中,要分組進行討論並發言,主題是「『走西口』所帶來的影響」。倉促之間,東拼西湊,信筆而書,個人總結出四點影響,列舉如下:

「走西口」所帶來的的幾點影響

1.「走西口」將山西的晉文化傳播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舉例說明,祁太秧歌有一劇目叫《苦伶仃》,該劇目的曲調是由民國年間祁縣的進步知識分子、東觀小學教師程國英創作的。當時日寇已侵佔祁縣,程園英受到敵偽排擠,逃亡到了包頭。在包頭的大街上,程竟然聽到了自己在家鄉祁縣創作的《苦伶仃》,仔細詢問後得知原來是走西口的山西人把《苦伶仃》劇目帶到了包頭。當時,祁太秧歌流傳盛廣,在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的歌劇《白毛女》中,有一唱段便是採用祁太秧歌《揀麥根》的曲調。祁太秧歌中還有一個劇目叫《上包頭》,講的便是丈夫辭別妻兒走西口謀生,妻兒依依不捨、苦苦挽留的故事。

太谷秧歌演齣劇團

再如,晉語(山西話)片也包括內蒙古中西部,涵蓋呼市,包頭,烏蘭察布地區(註:明清時呼市和烏蘭察布地區隸屬於山西,民國後劃歸綏遠省),這是因為大量的山西人湧入到內蒙古地區,把山西話也帶了過去,影響了當地的語言。

晉語使用區

說句題外話,貴州的茅台酒,原是山西鹽商把汾酒的製作技術帶到貴州,結合當地的水和穀物而創製出的一種新酒。茅台酒的歷史雖短,但它屬於後起之秀,如今「國酒」的美譽早已響徹神州大地。

2.促進了西北地區城鎮的發展。舉例佐證,包頭歷來就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的說法,「復盛公」的前身「 廣盛公」便是祁縣喬家和徐溝秦家在乾隆年間合資開設的商號。要知道,包頭在雍正年間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落,正是因為商業的發展,才使得包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直到現在,到包頭、呼市經商的山西人仍舊熙熙攘攘。諸如此類,還有「先有晉益老,後有西寧城」、「先有祥泰隆,後有定遠營」的說法。

3「走西口」改變了山西人貧窮的面貌。 如今的山西經濟發展狀況不容樂觀,經濟總量全國排名從改革開放前的第15名退步到如今的第24名。然而清朝時,山西商人可謂富甲天下,從辛丑條約各省分攤的賠款亦能看出端倪。北方的省份,賠款派攤超過一千萬兩的只有山西省和河南省(山西1163萬兩白銀,河南1268萬兩白銀),然而河南的人口數量將近是山西的三倍,也就是說平均到每一個人,山西人的賠款數額將近是河南的三倍。各省的賠款派攤份額並不是隨意分配的,而是依據其財政收入和經濟實力而決定的,由此可見當年山西的經濟是多麼的繁榮。

值得一提的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之際,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倉皇逃往西安,途徑山西,慈禧深知山西鉅賈大賈頗有家資,動輒向他們借款籌銀。她在山西太谷曹家曾借給她一筆巨款,說是借,但慈禧根本沒打算還,但她卻不想因此損了皇家「臉面」, 回到北京後,便把法蘭西國進獻給乾隆皇帝的貢品——金火車頭鍾賜給了曹家,算是還了借款。如今這座鐘依舊保存在曹家,我們仍然可以觀看地到。

太谷曹家大院

4「走西口」也影響著山西文化事業的發展。經商帶來的巨大利益,使得山西出現許多富商巨賈,如祁縣喬家,平遙李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等。這些大家族致富後往往會置田修宅,我們從這些家族遺留下來的深宅大院中,依然能夠從中感受到當年晉商的輝煌。巨大的利益吸引著一代代山西人去經商致富,山西出現了「上才者經商,下才者讀書」的獨特現象,有頭腦的都去做買賣了,沒頭腦的才去讀書進而入仕。我的家鄉平遙有一句俗諺「八秀才駐票行——改邪歸正」,說的就是這種獨特現象。清朝時,平遙的八個讀書人去汾州府參加府試,都考中了秀才,然而他們並沒有繼續讀書,不入仕途而去經商做票行生意。封建社會階層的等級「士」為首,「商」為末,士的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然而當時的民眾並沒有對八秀才的行為感到詫異,相反讚賞他們是「改邪歸正」,何為「邪」,讀書是「邪」;何為「正」,經商是「正」。讀書人不去讀書,而去經商,自然山西的文化事業在明清時沒有大的發展。我校李德仁教授對此深感遺憾,前些日子省政府舊址決定要改建成晉商博物館,李德仁教授撰文明志,建議改成晉文化博物館,以此促進鼓勵山西文化事業的大發展。

省政府舊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驥 的精彩文章:

TAG:子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