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佛光——古絲綢之路佛教石窟文化考察紀行
一縷絲綢,串起千年歷史,一條商路,承載千年文明。這條由駱駝腳掌踏出的「絲綢之路」,穿越時空,依舊如此絢爛神秘。漢代張騫通西域和當代「一帶一路」的構想,就是歷史長河中兩朵璀璨耀眼的浪花。
絲稠之路上運轉的,不僅有金銀珠寶,錦繡奇珍,還見證了佛法東來,也留下了穿越千年卻依然驚艷的藝術瑰寶。」2017年的深秋,我有幸跟隨雲岡石窟考察團沿著古絲綢之路的足跡,第一次踏上了這片神奇的西部沃土,去追尋那亘古不變的佛光。
絲路要塞:感受石窟造像藝術的演進
提起須彌山,我第一印象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被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扇到了須彌山,在這裡見到了靈吉菩薩,他給了悟空定風珠,才使孫悟空第二次沒有被扇走。這個故事給須彌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而今我終於有機會來到這裡探個究竟。
行駛在去須彌山的路上,路兩邊隨處可見深紅色的斷崖,一層一層經了時間的風化,被歲月磨礪成這副樣子。同行的同事說是丹霞地貌。果然形如其名,色若朱丹,艷若雲霞,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午後,我們來到了須彌山石窟,它位於群山環繞之間,由石窟群和博物館組成。走進博物館,這裡陳列著鎏金銀壺、凸釘玻璃碗等眾多反映絲綢之路文化的文物,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描繪古代南北兩條絲綢之路的電子模擬屏。順著電子屏的演示,講解員告訴我們,須彌山所在的寧夏固原(古稱原州)正處在南北絲綢之路的節點上,自古就是絲路要塞和戰略要地。而特殊的絲路位置,也決定了須彌山石窟特殊的佛教文化定位。須彌山石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果,是絲綢之路繁榮發達的標誌,素有「絲路東段北道第一窟」之稱,是佛教藝術東傳過程中的重要紐帶和中轉站,恰好處在從西方以壁畫、彩塑或者石太胎泥塑為主要藝術形式到東方以石雕為主要表現方法的過渡地帶。這種石窟造像藝術的演進和定型,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礎。
走出博物館,我們迫不及待地前往洞窟去驗證這一觀點。「須彌山石窟始建於北魏,興盛於北周和唐代,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 據講解員介紹,「現存比較完好的佛教石窟集中在圓光寺、相國寺區域。」走進圓光寺的第45窟、46窟雕塑華麗繁複,幔帳式佛龕、流蘇式垂飾、頭部圓潤身材纖瘦的造像具有鮮明的北周特點,部分塑像還隱隱能看到殘存的彩繪花紋。第45窟共有11組一佛二菩薩塑像,堪稱同類石窟之最。相國寺的第51窟是須彌山最大的中心柱石窟,總共7尊保存完好、約6米高的佛與菩薩塑像,僅底座就有1.8米左右,是現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見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須彌山最大的一尊造像開鑿於武則天時期——在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在造像脖子部位有幾道肉紋出現,這是因為在唐代的時候,當時的審美觀念是以胖為美,這樣雕刻能顯示出他的雍容華貴之感。」如此精美的石窟出現在須彌山不無原因,在古印度神話中,須彌山是位於世界中心的山,後為佛教所採用。顧名思義,須彌山本身即是佛教中的一個辭彙。
榆林石窟:撞見唐僧取經圖
我們乘坐的大巴沿著祁連山腳下的公路疾馳,馬上就要進入瓜州了,我知道這裡離絲路重鎮敦煌已經不遠了。在簡單的湊合一頓午餐後,午後時分,我們來到了由敦煌研究院管轄的榆林石窟。司機將大巴車停在了一塊荒蕪人煙的空地上,告訴我們到了。我和同事面面相覷,這裡除了幾個沙子覆蓋的山丘外,什麼也看不到呀。但事實證明我們錯了,當我們沿著一條崎嶇的小路下到空地下面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一幅江南寫意畫呈現在面前。只見峽谷兩側的山體上鱗次櫛比排滿了洞窟,峽谷中榆樹環抱,中間一條小河流過,我不由的心中對古人的精心選址和巧妙設計大大讚嘆。
「榆林窟因峽谷中的榆樹成林而得名,現存有完整壁畫的洞窟43個,開鑿年代至今尚無定論,現存洞窟最早建於唐代,其洞窟內壁畫題材豐富,內容和風格與敦煌莫高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又稱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待我們的是石窟的講解員許鑫,帥氣的臉龐戴上一副圓形鏡片的墨鏡,再配上一件得體的黑色羊絨大衣,給人一種帥氣自然,知識淵博的感覺。而他的講解也證實了這一點,老練成熟,不管是佛像造像,還是色彩以及開鑿背景都能娓娓到來,對我們的提問必答,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不禁對這位同行大大讚賞,暗暗下定決心要向他學習。
在許鑫的引導下,我們依次參觀了第2窟、第3窟和第25窟,而給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第2窟水月觀音佛像畫中的唐僧取經圖了。洞窟西壁北側的水月觀音肩批綠色大巾,下穿紅藍二色裙,左手撫左膝,右手持飄帶自然伸到胸前,似乎正在仰望寂月夜凝神遐思,有似乎在聆聽世間疾苦,準備隨時救苦救難。圖中岸邊的平地上,一位年輕英俊的漢族僧人,身批袈裟,雙手合十,仰首虔誠地隔水遙禮觀音。僧人身後有一位頭戴金環、披散著頭髮、形貌如猴子的男子,右手舉高額前,遙望遠方,左手牽著僅僅露出頭部的馬。此畫表現的就是唐僧取經的故事,而畫中的青年僧人就是玄奘,猴臉人物就是孫悟空。聽許鑫講,在歷史上玄奘取經是確有其事的,而且還經過了瓜州。由於唐僧取經的故事發生在唐代,在北魏的雲岡石窟是沒有的,所以我看到這幅畫感到格外新鮮和有趣,不禁仔細端詳了一翻。
飛天故鄉:聆聽千年的經變畫故事
說起敦煌,自己的腦海里立刻浮現齣電視中翩翩起舞,飄逸瀟洒的飛天形象,兒時曾經多少次魂牽夢繞的地方。經過一路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絲路重鎮敦煌。兒是的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我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敦煌城不大,卻一點不顯得局促,這裡沒有高樓,也沒有大城市的喧囂,給人一種恬靜宜人的感覺。城市中從小小垃圾箱到燈箱和橫跨馬路的彩虹橋,到處都可以看到飛天的造型,讓人感覺真正到了「飛天故鄉」。離城驅車10來分鐘,就到了莫高窟景區。現在的莫高窟景區早已成為了聞名海內外的著名景點,除石窟外,還建有數字中心、博物館等場所,可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旅遊體驗。
在數字中心的球行影院內,我們饒有興趣地觀看了反映敦煌莫高窟開鑿歷史的專題片。公元366年的一天,一個叫樂僔的和尚從中原雲遊到了敦煌。他見城東南地勢開闊,便信步來到宕泉河畔的一處高地,面對三危山參禪入定。當他睜開眼睛時,忽見對面的三危山上出現了萬道金光,在金光中彷彿有千佛化現而出。雖說是轉瞬即逝的光景,卻使樂僔感到十分奇異,他想一頂是虔誠修行得到的感應,於是決定在這裡住下來修行。他請來工匠,在宕泉西岸的岩壁上開鑿了一個石窟,用於坐禪修行。此後,石窟開鑿的越來越多,有的是和尚們坐禪用的禪窟,更多的是世俗的人用來禮拜的洞窟。這個被刻在唐代石碑上的故事,更增添了莫高窟的神秘色彩,引起了我一睹莫高窟風采的衝動。
在數字中心短暫逗留後,我們立刻前往莫高窟參觀。從正門走進莫高窟,只見山體的斷崖面上錯落分布著許多洞窟,綿延很遠。石窟講解員告訴我們,莫高窟始件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歷代修建,形成巨大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來到莫高窟,不能不看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位於96窟內的彌勒大佛。96窟的洞窟外建有9層木構窟檐,遠看非常雄偉,與雲岡石窟第5、6窟的窟檐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講解介紹,96窟前的建築為九層樓,因其共有九層而得名。洞窟開鑿於初唐,窟內的大佛高35.5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是一尊石胎泥塑的「未來佛」彌勒佛。從下往上仰視大佛,一種威嚴撲面而來,使人肅然起敬。
早在雲岡講解員培訓的時候,我就聽授課老師說過,敦煌的壁畫內容豐富,而經變畫更是其中的特色。今天來到莫高窟更是要一探究竟,同時跟雲岡石窟的石刻故事畫比較一下。導遊告訴我們,經變畫就是概括地表現一部佛經的主要內容,情節較多,規模較大的畫。它不像佛經故事畫那樣單純地表現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而是綜合地表現佛經所記的畫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聆聽了第33窟彌勒經變畫、第329窟的阿彌陀經變畫、第220窟的無量壽經變畫,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59窟文殊赴會圖經變畫。圖中文殊手持利劍,結跏趺坐於獅背上,一崑崙奴牽獅,另一崑崙奴捧供器,周圍眷屬,天龍八部、帝釋梵天護衛,又有描繪十分生動的天人奏樂等。令人驚嘆的是畫中完整描述了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的場景,為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提供了有利依據。
作者:雲岡石窟講解員 吳偉
編輯/付 潔
編審 /王雁翔
TAG:雲岡石窟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