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神節里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飛升上仙的小姐姐們

女神節里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飛升上仙的小姐姐們

用嚴謹的態度治學 · 用輕鬆的方式讀書

自古巾幗不讓鬚眉

可是

佛系小姐姐說

你讓或者不讓,你還是你

所以不如

得失隨緣

心無增減

在春風十里春心蕩漾的女神節里,繫辭和大家來說說歷史上飛升上仙的小姐姐們~~只擺實事不講道理~~拿走不謝~

圖片皆為空空大師眼裡彭山的春風十里~~~~也是拿走不謝~

班昭(約45年-約117年)

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遺稿散亂,未竟而卒,班昭繼承遺志,獨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漢書》遂成。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號曹大家(gū)。善賦頌,作《東征賦》、《女誡》。班昭為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

王昭君(約前52年-約前15年)

王昭君本名王嬙,昭君是她的字。西漢時期,她出生於今湖北興山縣香溪河畔的一個平民之家,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勤勞善良、熱愛祖國、反對戰亂。

漢元帝時,昭君因人才出眾被選入漢宮。出塞後,昭君在離別漢疆的路上流下了熱淚,因為她將不可能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昭君出塞之後再也沒有回來,死在了匈奴,但昭君所做的貢獻並沒有因為昭君的離去而結束,她把大漢的生活文化帶到了匈奴,為匈奴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重要作用,同時他促進了華夏文明的融合,自昭君以後,各朝都有和親的政策。

卓文君(前175—前121)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四川臨卭鉅賈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實際上加深了西藏與中原的聯繫,將中原的一些先進文化、先進技術一同帶到西藏,西藏那時真正開始了與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說為西藏自元朝融入華夏的版圖功不可沒。現在西藏的布達拉宮就是當年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而建造的。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

武則天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武則天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武則天治理大唐20年里,頗得「貞觀遺風」,重用大批賢能之人,為大唐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官婉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7月21日)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上官婉兒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的詞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唐琬(公元1130年-公元1156年

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

她是陸遊的第一任妻子,與陸遊兩情相悅,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她也因此寫下著名的《釵頭鳳》(世情薄),寫下《釵頭鳳》不久後,一代佳人唐婉便香消玉殞,抑鬱而終。也因此而有了陸遊眾多紀念佳人的千古絕唱。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

秦良玉,漢族,字貞素。 明朝末年戰功卓著的女性軍事統帥、民族英雄、軍事家。

秦良玉曾率「白桿兵」參加平播、援遼、平奢、勤王、抗清、討逆(張獻忠)諸役。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死後南明朝廷追謚曰「忠貞」。

孝庄太后(1613年-1688年)

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如果清朝沒有孝庄太后,也許早就亡了。皇太極死後,在宮廷的權利較量中,她先下嫁多爾滾,為了順治皇帝的登基,再到順治的暴卒,輔佐康熙八歲就做了皇帝。這也是後來康熙能治擒熬拜,十四歲親政的最大原因。

雍正帝稱其:「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孝庄經歷了大清開國的三位皇帝,為"康乾盛世"鋪平了道路。但沒有像慈嬉一樣,來垂簾聽政,這是她的偉大之處。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但是,對她的評價不可只看一面,她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卻是一個失敗者。

秋謹(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

秋瑾作為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危亡的時刻,秋瑾拋家別子,女扮男裝,東渡日本,去追求另樣的人生,去尋求民族振興的方法,並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她毅然成為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僅如此,秋瑾還提倡女權女學,她與呂碧城被稱為「女子雙俠」 ,與唐群英被後人譽為「辛亥革命的孿生女兒」,與唐群英、葛健豪譽為「瀟湘三女傑」 ,她們的女權與女學思想成為近現代中國婦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組成部分。

潘玉良(1895-1977年)

潘玉良,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

宋慶齡(1893-1981)

宋慶齡作為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是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宋慶齡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

林徽因,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繫辭書舍 的精彩文章:

一探究竟:流傳500年的真實鬼壓床故事,鬼壓床到底是什麼鬼
用《絲綢之路》打開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TAG:繫辭書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