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怎麼把朋友弄丟的?
來源:醫學影像服務中心 作者:李先軍主任
我是一名放射科醫生,剛工作那些年朋友們為有我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看病就醫一定來找我。
我義不容辭成了「導醫」,帶著朋友領著病人滿醫院跑,開假條、插隊做檢查、聯繫床位、找主管病床的醫生給予照顧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地把精力都投入到本職專業工作中,也開始明白科室整體工作效率是多麼的重要。看著登記室窗口排的長隊以及候診廳里黑壓壓的病人,自然而然的覺得給熟人插隊做檢查是不公平的事。
我不能杜絕走後門插隊看病的情況,我能做的就是不會再去當「導醫」。
保障放射科每台設備高效運行是科室主任最操心的事,因為壞一台設備,立刻就會導致大量病人積壓,就會有更多的熟人、同事帶人來插隊做檢查,就會引起正在排隊久等的病人吵架甚至打架,或者去主管部門投訴我們科室和醫生。
所以我不好意思再帶我認識的人去別的科室插隊看病或做檢查了。
不再像以前醫患關係和諧的時期,現在每次面對親戚朋友和同學們對病情的諮詢,我必須小心翼翼、蒼白無力的做一些回答。
一方面是執業醫師法的規定要求很明確:不能跨專業執業;另一方面是醫學各自專業知識的快速發展更新,非本專業的醫生不能掌握最新的專業規範,隔行如隔山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對於我常常回答的一些基礎醫學知識,親戚朋友及同學不僅不滿意,還倍加責怪,口口聲聲說「你只管說,不會怪你」;「就當是你自己家的事,你給我做決定吧」
朋友的父親癌症晚期,我真心把這事當成自家的事來對待,建議不要治療了,但朋友的家人們把我罵的狗血噴頭,「我們砸鍋賣鐵也要給親人看病」,這種情況下,你說我的這個朋友以後還能是朋友嗎?
而另一個朋友的父親,因為得的腫瘤有系統的化療方案和較好的療效,身體一般情況也較好,我建議可以治療,但很意外,不到三個月人over了,我又被罵的一文錢不值——不該聽我的,最後人財兩空。
還遇到一些其他的情況,使我不得不小心的對待「如何幫助朋友看病就醫」的問題。
曾經有一次朋友在出差時鼻子大出血,急診到醫院止住血後返回本地,過了2天了來找我,說那個止血的耳鼻喉科醫生告知他有鼻中隔偏屈要手術,問我怎麼辦?又說他這段時間很忙。我說既然很忙,你這個病應該可以擇期手術。
他回去第二天午睡中鼻子再次大出血,醒來時發現枕頭已被鮮血浸透……
太可怕了,我當時應該建議他去看我院的耳鼻喉科醫生,讓專科醫生決定是不是應該馬上住院手術,而不是聽我的一句話「擇期手術」。
還有一次,朋友打電話讓我聯繫床位住進消化科,因為我的關係,消化科醫生並沒有給我朋友做全面檢查,結果住院一星期之後病情加重,最後診斷卻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這件事情問題又出在哪裡?我在電話里為什麼不詢問病情、不問他是否看過醫生?而是按一個不懂醫的人的要求說住什麼科就給他聯繫什麼科住院?消化科醫生給我面子,簡化必要的住院診療程序,導致最後確診時間延誤。
我討厭做「導醫」,
我不願帶熟人插隊看病或做檢查,
我不能對朋友的病情諮詢做「滿意的答覆」,
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把我這個朋友弄丟了!
最鬧心的是電話里要我幫忙開轉院證,我說醫院有嚴格規定,有層層審批程序,否則通過人情開出去的轉院證,社保局年底審核將拒付醫保費,還要追究到相關人員的責任……說著說著友誼的小船翻個底朝天。
想想心裡不舒服:
以前幫助過你多次,你都忘了嗎?
現在的醫療環境下滿足不了你期望得到的幫助,你就不換個角度理解一下我嗎?
你沒有幫助過我,我一直把你當成朋友;
同樣,我不幫你,你也應該對等的繼續把我當成朋友吧!
最悲情的念頭是:
與其有這樣的朋友,還不如一開始就沒有。
心裡還是很痛,因為畢竟朋友過一場!
唉!誰叫我是醫生呢!
————————
有人會問:自己真有個醫生好朋友,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期望他到底能給予什麼樣的幫助?
1、如果你得的病恰好是這位醫生朋友的專科特長,你獲得的幫助是最大的,相當於免費得到了最佳的診療建議;
2、一般情況下,通過諮詢醫生朋友你可以獲得看病就醫的正確方向,少走彎路,少花錢;
3、醫生朋友的基本醫學知識會讓你避免「病急亂投醫」,防止沉陷於「迷信」、「偏方」、「偽醫學」等騙局中;
4、讓醫生朋友最為難的就是帶你插隊看病、做檢查,因為簡化了醫療程序,可能出現差錯或醫療事故。「越是認識的人,越容易出問題」,這是行內的話。
TAG:醫療圈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