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失敗原因的全面剖析,戰術勝利的表象中存在很多失誤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 65年,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大戰,成為影 響國際關係格局的關鍵因素。 而德國作為二戰軸心國的主角, 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到最後的 慘淡收場, 讓世界認識了法西斯主義的瘋狂和鐵血。 阿道夫·希特勒和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 工人黨對德國的統治和對歐洲的掃蕩,一度讓全世界為德國震驚。從 1939年 9月 1日德國 對波蘭發動閃電戰, 到 1940年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再到轟炸倫敦的 「海獅計劃」 。 直到攻打 蘇聯之前, 我們不難看到, 德國在歐洲戰場充分解決了可能會出現的多線作戰的負擔, 並且 對法英兩國在軍事上進行了強有力的壓制。 可以說,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的德意志和希特 勒, 是完全按照開戰之前的既定計劃來實施的。 二戰的初期, 在軸心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協助下,法西斯橫掃歐亞大陸,似乎所向無敵。
從 1940年 5月 12日和法國開戰, 到 6月 22日法國戰敗, 打敗軍事力量相當的法蘭西, 德國只用了 40天的時間;從 1940年 8月,又開始征服英格蘭的「不列顛之戰」 。可以說, 滅法攻英,是希特勒氣焰最為囂張的時候,他不顧第一世界大戰兩線作戰導致失敗的教訓, 開始執行對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最終 150萬德軍葬於蘇聯冰雪,歐洲局勢立即扭轉, 進而英法開始反擊,美國也開始加入到歐洲戰場,最終德國節節潰敗,失敗投降。
不難看出,大多數人都把「斯大林格勒戰役」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轉折點, 認為德國的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蘇聯的失敗。 其實德國在蘇聯的失敗, 只能算是德國從表面的勝利所積蓄的深層矛盾發生了根本質變。 也就是說, 即使德國不在蘇聯戰敗, 也總 會在某一處倒下,德國的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失敗的結局,也是一開始就註定的。其中, 軍事上和經濟上的原因是主要原因, 另外還 包括德國和其他盟國的關係以及美國的介入等其他原因。
第一部分 軍事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雖然一戰過後僅僅 20多年的時間,德國的軍事實力卻能夠很快的恢復 到歐洲的霸主地位; 經濟危機的爆發, 成為希特勒實現其征服歐洲夢想的契機。 不容置 疑,德國的陸軍力量是十分強大的,而且歐洲的強國英格蘭法國蘇聯在戰事初期不夠團結, 使得德國對其採取逐個擊破的戰略, 這確實是比較成功的。 但是, 一場戰役的勝負只能決定 戰事的天平向哪裡傾斜, 初期的順利讓德國軍部以及領導人產生了一定的輕敵的態 度, 在後面的作戰中, 正是這樣的態度造成了一些看似微小的失誤, 最終導致德國在軍事上 的形勢的轉變。
戰爭早期德軍在西線作戰時犯下的戰略敗筆和失誤已為後來的戰敗埋下了禍根。讓時間回到 1940年 5月 20日, 那時希特勒的裝甲集團軍已推進到了布倫和加來, 並將英 法軍隊逐漸包圍在敦刻爾克。 此時英法軍隊的厄運此時看來已是命中注定的了, 然而就在這 時, 第 19裝甲軍和第 41裝甲軍同時接了裝甲兵團司令克萊斯特發來的命令, 要他們停止前 進,並稱「敦克爾克之敵將全部留給戈林元帥的空軍去解決」 。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後,立即 向克萊斯特提出了質問和抗議,但得到的最後答覆是:「這是元首親自下達的命令,必須執 行。 」然而,僅靠空軍去完成此項使命事實上證明是錯誤的。古德里安和萊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運河一線按兵不動, 而眼睜睜地看著英法比聯軍從敦刻爾克逃走。 然而當希 特勒於 5月 26日重新下令坦克部隊再次投入攻擊時,卻已經延誤了戰機。聯軍 利用這一轉瞬即逝的喘息機會, 得以實施從海上撤退的 「 發電機計劃 」 , 英法軍隊扼守敦刻爾 克直至六月四日將32.4萬人,其中法軍 8.5萬人撤過了海峽。撤離的英法軍隊雖然被迫棄掉了全部裝備輜重,然而 卻畢竟保留了有生力量,然而事實上歷史也證明了:沒有 1940年的盟軍在敦 克爾刻的順利大撤退,就沒有後來 1944年的盟軍在諾曼底順利進行的大規模登陸!至於希特勒當時為什麼優柔寡斷,歷史上眾說紛紜,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
征服法國之後,希特勒開始實施他的「海獅計劃」 , 但事實上希特勒並沒有打算真的想發起一場入侵不列顛的戰爭。 希特勒卻仍然把立足點放在英國將會屈服上面,因此他還沒有制定好對英國的作戰計劃。到了那時,一個被命名為 「 海 獅計劃 」 的對英作戰方案才被臨時拼湊出來。但由於後期戰略上的失誤(8月底,重點攻擊 英國空軍基地和飛機製造廠, 使英軍損失慘重, 精疲力竭, 即將崩潰之時, 但是從 9月份開始卻出於報復柏林遭受空襲的思想,轉而空襲倫敦,致使英國空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迅速恢復戰鬥力,從而與不列顛之戰的勝利失之交臂! )使得「海獅計劃」功虧於潰。此役 德軍共損失了 1700多架戰機和 6000多名飛行員。 入侵王牌的第一個前提的空軍轟炸變成了 強弩之末, 從歷史上看不列顛之戰絕對是戰爭的轉折, 隨著德軍飛機的紛紛墜地, 就已經埋 下了日後納粹德國失敗的伏筆!然而這時,秋天的暴風雨季節開始了, 「海獅計劃」被暫時 推遲。 直到一九四一年春天, 「海獅計劃」 才正式開始。 但是由於後來希特勒開始入侵蘇聯, 所以 「 海獅計劃 」 計劃被無限期的擱置和推遲了。
1942-1943年德國遭遇的挫折分析及探討。 1941-1942年的蘇聯正承受這這場戰爭的主要壓力。雖然德國的東線力量已經在逐步被 削弱,但是德國仍然發動了一系列的戰役繼續對蘇聯的進攻。 1941年 12月 25日,當日本 對珍珠港進行空襲後, 使得美國也加入了這場戰爭, 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化。 此外在北非的 德國非洲軍於 1942年夏天推進到了阿拉曼一線,從 1942年 8月開始,英軍開始逐步擊退 德軍。 1942年 11月,美英盟軍在北非的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 1942年 11月 19/20日, 蘇軍將德第 6集團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 最終德軍第 6集團軍於 1943年一月底 投降, 最初的 23萬德軍只有 9萬人被俘虜。 1943年5月 13日, 困守在突尼西亞的 13萬德國士兵和 18萬義大利士兵投降。如就不難發現 1942-1943年間的德軍已逐漸陷入被動局 面, 理智的人便會看出勝利的天平已開始向同盟國方偏轉, 軸心國的大廈即將頹塌。
那麼就 讓我們對 1942-1943這段二戰最關鍵的時節各個戰場上的德軍遭遇的挫折進行一下綜合分 析。
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的失誤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頓河以東約 60公里處,是蘇聯南部的政治、經濟、文 化中心、 水陸交通的中轉站。 也是來自高加索的石油轉運站和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 當時希 特勒的設想是:奪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切斷伏爾加河的交通命脈, 奪取巴庫油田, 烏克 蘭的小麥和頓吧斯的煤。 再向東北迂迴包抄莫斯科, 南出波斯彎與日本會師印度洋。 按照希 特勒的要求, 德軍最高統帥部擬定了 1942年夏季南方作戰計劃, 代號 「勃勞」 。 其主要內容 是:戰役由博克元帥發動(但在其攻下沃羅涅日後,被撤職) ,利斯特 A 集團軍群以克萊斯 特第 1裝甲集團軍為左翼,魯夫第 17集團軍為右翼,分別從哈爾可夫南面和塔甘羅格北面 向東和東南方向進攻, 佔領頓河下游的羅斯托夫, 向高加索進軍; 博克 B 集團軍群以霍特第 4裝甲集團軍和魏克斯第 2集團軍為左翼, 保盧斯第 6集團軍為右翼, 分別從庫爾斯克南面 和哈爾可夫北面向東和東南方向突擊, 佔領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 向斯大林格勒前進。 但在 此時希特勒和他的高官們卻犯了一個關鍵性錯誤:在繼續行軍高加索的同時, 再向斯大林格 勒進攻,這樣使得原本已是兵力沒有富餘的德軍進一步分散了兵力,犯了兵家之大忌。 由於希特勒過於輕敵,低估了蘇軍的兵力,並數次錯估戰場形式同時命令德軍同時進攻 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結果造成德軍兵力分散, 從而導至兩頭撲空和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慘敗! 這一役後蘇德戰場的形式雖然開始發生變化, 但由於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進行的是一場與 閃電戰截然相反的 「街道戰」 作戰方式, 因此雖然德軍遭到重創, 但其留下的戰略間隙卻使得德軍養好了傷口,並於 1943年中旬逐漸恢復了元氣,接著又發動了一系列對蘇聯的反擊 和戰略進攻(如哈爾科夫反擊戰 . 庫爾斯克等戰役) ,因此筆者認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並非第二 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而蘇聯人顯然是將他們在那裡取得的戰果誇大了, 於是便有了斯大林 格勒戰役的神話。
北非戰局對歐洲戰場的影響 。1942年1月下旬,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從布魯加港開始了進攻, 2月佔領班加西並控 制了整個昔蘭尼加。 6月突破英軍加查拉防線,並攻佔托布魯克,迫使守軍投降。7月追擊 馬特魯之潰軍, 越過埃及邊境, 直逼英軍北非最後一道防線——阿拉曼防線。 隆美爾 「非洲 軍團」 的之所以取得勝利, 關鍵在於凱塞林第二航空兵團癱瘓了英國馬爾他島空軍基地, 獲 得北非戰場的戰略和戰術制空權, 並對地面戰鬥實施了火力支援, 以及保障了地中海航線的 暢通,使得隆美爾「非洲軍團」作戰物質得到及時補充。 (「大力神」計劃)。
而當美國在 5月初決定將用於遠征軍的地面裝備和作戰飛機緊急調往北非後, 形勢 立刻發生逆轉, 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階段, 英軍馬爾他島的空軍基地重新活躍, 英 國空軍迅速掌握了北非戰場的戰略和戰術制空權, 幾乎完全切斷了軸心國地中海航線, 使隆 美爾的「非洲軍團」得不到裝備和燃料的補充。在8月最後一個星期里,英軍獲得 50萬噸 補給品, 而德意軍隊只獲得 1萬噸補給品。 在坐以待斃的前景威脅下, 隆美爾被迫同英軍在 阿拉曼一線展開決戰。 喪失制空權和燃料短缺的 「非洲軍團」 在決定北非命運的阿拉曼和哈 勒法戰鬥中豈有不敗之理?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到,德國在軍事上,從初期的順風順水到最後的節節潰敗,其根 本原因在於:在戰爭初期, 德國利用其充分的軍事準備和強大的軍事實力, 並且充分貫徹其 軍事戰略的前提下, 在歐洲戰場所向披靡; 但是到了中期膠著狀態時, 由於對形勢和戰力的 分析不當, 導致在蘇聯戰場和非洲戰場的失敗, 再加上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的失敗以及美國的 介入,實力立即逆轉,失敗為之必然。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除了軍隊的數量和質量、指揮藝術和士兵的鬥志,更重要的是作 為戰爭後盾的經濟實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最終戰敗,除其戰爭性質的終極決定作用外,還因為 德國經濟自身的一些重大問題, 如經濟管理體制混亂、 本土資源嚴重不足、 勞動力短缺以及 盟軍空襲的影響等。
德國在沒有完全準備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情況下發動了戰爭,其手段是「以戰養戰」 ,把 戰爭變為赤裸裸的掠奪戰。早在對蘇戰爭爆發前,戰爭發動者們就制定了明確的經濟目標。 1941年 2月 12日,戈林在「東方問題」會議上說 :「我們在東方實施的一切措施,其最高 目的應是增強德國的軍事潛力, 任務是從東方地區搜刮儘可能多的農產品、 原料和勞動力。 」 這種 「以戰養戰」 的料供應。 德國依靠戰爭初期的勝利, 開始了對 佔領國、附屬國及中立國的物資掠奪。到 1941年底,德國在歐洲被佔領國中掠走的各種材 料和物資總額高達九十億英磅, 超過本國戰前國民收入的一倍。 同時, 德國還從附庸國和中 立國奪走了大量的經濟資源, 羅馬尼亞的石油、 南斯拉夫的鋁礦等都成為德國需求的主要來 源。「以戰養戰」所維持的戰爭經濟完全是以戰場上的勝利來支撐的。隨著德國在戰場上的 失利, 這種相對優勢的原料供給逐漸消失, 轉而成為戰爭經濟的劣勢, 並轉化為軍事失敗的 主導原因。到 1944年,隨著盟軍的戰略進攻,德國法西斯的佔領區同其戰略資源進口來源 不斷喪失, 已經預示著戰爭即將失敗。 希特勒也意識到由於缺乏物資, 戰爭在幾個月內即將 結束。
盟軍的空襲加速了德國經濟的瓦解。早在德國首次對英國進行空中打擊後, 英國就開始向德國實施報復性的空襲。 英國重點在於對德國城市進行夜間地毯式的轟炸, 企 圖通過系統摧毀德國的工業和管理中心來摧毀它的軍事力量, 並瓦解德國人民的鬥志。 但是 由於戰爭初期德國有相對的空中優勢, 空襲既沒有破壞德國的軍工生產, 也未能影響德軍作 戰。 為了應對英國的空襲, 施佩爾及時採取分散軍工生產的對策, 轟炸給軍工生產造成的損 失微乎其微。到 1943年下半年,轟炸使德軍工生產下降不過 5%, 1944年為 10%。而納粹 政府卻藉此機會宣傳把戰爭繼續下去, 反而使德國人增加了對 恐怖飛機的仇恨。 德國為 了對付盟軍的轟炸不得不加強高射炮的生產, 從而影響了其它戰略軍事武器的生產。 為了疏 散工廠, 德國耗廢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影響了生產的連續性和集中性, 從而降低了生產效 率,德國人民也嘗到了戰爭殘酷的滋味。
其他原因德日矛盾首先,日本拒絕配合德國北進,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 「如果日本 1941年進攻西伯利 亞,俄國人在十二月就無法轉人反攻 (莫斯科保衛戰 ) ??由於斯大林不顧一切地把西伯利亞 一線的後備軍抽調一空, 全部投人戰鬥, 這樣才在最後一秒鐘間不容髮的關頭扭轉了戰局」 。 1941年,蘇聯從遠東方面軍中派往西部地區的兵力是 8個步兵師和 3個坦克師。次年,斯 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後, 蘇聯從遠東方面軍中又抽調了 8個步兵師開赴西部戰場。 而這些生力 軍在關鍵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日本人在不通知德國的情況下偷襲珍珠港,不僅「替羅斯福解決了如何讓美國人 民肯走上戰場的棘手難題」 , 並且 「使希特勒和美國人一樣感到震驚」 。 日本人的秘密決定使 德國人毫無準備, 「德國不得不盡量設法應付日本製造的局面」 。 對於反法西斯同盟來說, 德 日是, 為己方提供了一個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大好時機。 在這個意義上, 德日同盟的無效性倒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客觀上提供了條件。由上可知,德日合作的失敗不僅使兩國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合力,反而造成一加一小於二 的情況。
戰爭的性質。 德國雖然軍事力量在二戰初期具有絕對優勢,但是畢竟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侵略戰 爭, 德國之師雖強卻非王道之師, 除了德國國內民眾, 得不到任何的群眾的支持。 這樣的戰 爭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要失敗的, 因為以區區德國和義大利, 要與全歐洲為敵, 到了中期更是 加入了美國這樣的軍事強國, 師出無名則戰必敗, 跟不用說是與那麼多的國家。 雖然在歷史 進程中, 國家的興替是包含了侵略與統治, 但是那些只能存在於封建社會, 在現代社會, 只 是靠軍事力量來征服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是不可能的。
猶太政策的失敗。眾所周知,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政策的殘酷,德國對猶太人的殺害不僅使得德 國在歐洲大陸失去人心, 更為重要的是, 猶太人的失去, 使得德國的科技水平下降, 表現在 兩大方面:一是二戰時期的密碼被英國人破譯;二是原子彈的研究沒有走在美國人的前面。
中國有句古語:國雖大,好戰必亡;國雖強,忘戰必危。德國在二戰的失敗告訴我們, 戰爭永遠只能作為防禦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侵略手段;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 避免多線作戰是 戰事成功的戰略前提, 而一旦陷入多線作戰, 則意味著處處受牽制, 最終會導致失敗的結局; 經濟和民意是戰事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以戰養戰固然可以緩解問題, 但是好的物資儲備和先 進的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成功。 同時國家又應該時刻有警惕意識, 勤於防範, 時時不能 忘戰,要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在國力和軍事上同時的強大才是國家強大之本。
內容有些長,但是都是根據真實歷史資料寫出的,喜歡軍事歷史的朋友請點關注哦※德軍在二戰的時候不會拼刺刀,因為他們用的更兇殘的武器
※為什麼二戰日本戰敗又被原子彈炸,現在還這麼強?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