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潼櫟陽人,年前你回家「上會」了么?

臨潼櫟陽人,年前你回家「上會」了么?

◆◆

櫟陽會上,你最愛吃的是什麼?

在臨潼,每一個鎮上,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個固定的趕集日,村民們將它稱之為「上會」。小時候,上會對我們來說是「改善生活」;長大了,離家了,偶爾回家遇到「上會」的日子,沒了小時候的「饞樣兒」,卻在內心深處多了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舒服,多了一份輕鬆與親切……

特別是在每年過年前,各個鎮在外上學、上班的人從全國各地飛奔回來,趕上鎮上年前的「罷罷會」,放下漂泊的疲憊,重溫兒時的樂趣,放下都市白領的高雅與講究,回到最初的地方,和村裡的大娘大嬸一起去「上會」,享受「上會」的熱鬧以及生活的慢節奏……

2018年前的幾次「會」,櫟陽的你是否去過?

01

對於櫟陽鎮各個村主事的婦人們來說,年前「上會」採購是必須的儀式。在以前,她們上會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採購、添置過年待客的果蔬、乾果和肉類等。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相對大點的村子基本都建立了蔬菜超市,所以,主事的婦人們「上會採購的重任」慢慢有所下降,進而多了些娛樂散心的成分。

櫟陽會上有的笤帚和蒸饃的竹板都是農民們自己做的,便宜且質量好!

以前過年,櫟陽人要買好幾斤的豬肉,有時甚至十幾斤的買,因為以前農村人一年裡吃肉的次數有限,沒有什麼重要的日子一般是不會割肉的。而現在,一年365天,家家都不缺肉,不吃肉的時候,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養生。

02

櫟陽年長的老人們「上會」,常常是因為對村子裡千篇一律的生活倦了,借著「上會」的日子,約上幾個老姐妹,帶著孫子孫女,穿過麥田地,走過櫟陽橋,一路慢慢悠悠,有說有笑……到了會上,吃一碗炒蕎面餄餎或是炒涼粉,為孫子買一件新衣或是一頂帽子,然後在買點兒孫子愛吃的油糕,看著小孫子開心的樣子,老人也打心眼裡高興。

這位奶奶家的油糕,櫟陽的你過年回家吃到了嗎?

03

小時候,交通以及信息等都比較閉塞,櫟陽鎮的孩子們不知道城裡的孩子過著怎樣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只知道,在櫟陽會上,有他們愛吃的糖葫蘆,有他們心心念念的玩具,亦有他們喜歡的新衣裳……

這位大叔的烤香腸和烤雞翅你吃過嗎?大叔熱情的態度以及滿滿正能量的笑容,是否感染著你?

這些米花、米板,再吃起來,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梨膏糖,那些年,你還是「會會到」的時候,有賣嗎?

現在的孩子,迷戀的都是小豬佩奇和汪汪隊,那些年的你,「上會」常常纏著母親買什麼玩具呢?

04

過年有講究,小孩子是要穿新衣服的。所以對孩子們而言,過年,更有儀式感。小時候,孩子們渴望過年,是因為期盼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孩子們依然渴望過年,不僅期盼著穿新衣,吃牛肉,更期盼著爸爸媽媽從外地打工回來,帶著自己美美的逛一天櫟陽會……

以前小時候,櫟陽的孩子都是穿這些長大的,母親或奶奶一針一線親手做的,絕對的限量版。但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上了初中、高中,再穿母親做的布鞋,虛榮心作祟的我們,總覺得不夠體面,太過寒酸……然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裡純手工的棉鞋不僅僅是為了禦寒,對城市人來說更是一件藝術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女孩子的必逛之地,常常在這裡,櫟陽的姑娘們選擇困難症就來了,紅的也喜歡,藍的也漂亮,不知如何選擇?

05

「上會」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而已,不再是採購的勝地。因為信息化和交通便利的今天,櫟陽的年輕人更願意搭車或是開車去閻良或是臨潼買時尚洋氣的服裝。但在心裏面,櫟陽人依然留戀著「上會」的熱鬧和接地氣,那裡有你在大商場體會不到的樸實與親切,亦有你在城市中體會不到的簡單和舒心……

或許,這就是我們內心對家的感應,亦或許,這就是我們對鄉的留戀!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潼之窗 的精彩文章:

臨潼頭條|臨潼北田老照片,每張都很珍貴,值得收藏!

TAG:臨潼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