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把刀架在脖子上,何晏的名士范兒立刻掉地上了
何晏是何進的孫子。何進謀誅十常侍,事情敗露之後,反而被十常侍殺死。何進全家也在洛陽隨後的混亂中被殺,何晏的母親後來被曹操收留,成為曹操的妾室。
從曹操的角度說,他也曾經參與過何進誅殺十常侍的計劃,何進死後董卓入京,他看到朝廷已經沒有可能重新恢復秩序,才跑回兗州招募軍隊起兵的。所以,他收留何晏母子,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為何家留個後。
曹操這種事情其實做得不少。又比如王凌,就是王允的侄兒。王允用計誅殺董卓,但卻沒有能讓漢朝朝廷危而復安。李傕郭汜率軍進入關中,圍攻長安,長安城中的原來屬於董卓部下的軍隊叛降李傕郭汜,打開城門,長安被攻破。兵荒馬亂之際,呂布率少數親信人馬突圍而出。呂布走的時候,曾叫王允和他一起逃走,王允表示拒絕,要留下保護漢獻帝。呂布走後,李傕郭汜控制長安的朝廷,王允最後被逼自殺,王允的家族也被族誅,只有王凌和哥哥王晨逃走。後來,王凌因罪當誅,曹操把他保護下來了。
何晏和秦朗一樣,曹操算是他們的繼父。曹操對何晏和秦朗也很好,像對親兒子一樣,讓他們在自己的庇護下成長。秦朗性格比較謹慎低調,而何晏的性格比較張揚,很有名士范兒,氣質應該是和曹植有些相似的。曹操性格中有文青的一面,對這種文藝范兒比較欣賞,所以就把自己一個女兒嫁給何晏,以示恩寵。
曹操對何晏好,何晏就有些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喜歡跟曹操的親兒子攀比,服飾之類的東西都和曹操的為王太子曹丕相比擬。對曹操來說,這沒什麼,但對曹丕來說,未免會覺得何晏是狗仗人勢,恃寵而驕,不知道高低輕重。所以,曹丕很反感何晏。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之後不久又受禪成為皇帝。曹丕本來就討厭何晏,加上何晏還好色,自然對公主也不好,所以曹丕沒有讓何晏當官。曹丕死後,曹叡繼位。何晏開始出任一些散官,但並沒有什麼實權。而且,曹叡時期發生了著名的浮華案,何晏和夏侯玄、諸葛誕、司馬師等當時的名士都受到牽連,只有司馬師因為有司馬懿庇護,受影響較小。何晏自從曹操死後,就已經沒有人庇護了,自然是受影響比較大的。
所以,何晏真正得到重用,就是在曹爽時期。這個原因不難理解。曹爽的父親曹真也是曹操當作自己的兒子養大的,曹真也是和曹丕、曹植這些曹操的親兒子一起成長起來的。但曹真年齡比何晏要大不少,但推算起來,何晏應該比曹爽要年長一些。否則,在曹操去世之前,他也不可能結婚。
曹爽輔政之後,何晏和桓范是其謀主,尤其是把郭太后遷居永寧宮,也就是不讓太后繼續聽政,造成實際上由曹爽完全說了算的局面,也是何晏給出的主意。這也算是何晏藉機報復曹丕和曹叡以前對自己的態度。曹爽又給何晏加官進爵,先讓他擔任皇帝的近臣散騎常侍,不久就升遷為主管選舉的尚書、侍中,權力就比較大了。
高平陵之變中,曹爽自己決策失誤,放棄抵抗的機會,選擇了投降,導致整個曹爽集團覆滅,何晏自然也不能倖免。應該說,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的人品的關鍵時刻。之前,何晏和夏侯玄等人清談老莊,是魏晉玄學的先驅。但到了在面臨重要的政治考驗的時刻,何晏身上的名士光環瞬間就垮了。
司馬懿顯然也是看穿了何晏本身是軟弱的,之前的狗仗人勢和飛揚跋扈,其實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所以,司馬懿使壞,故意讓何晏參與查辦曹爽集團的案子。何晏本以為這時候表現得積極一點,拚命牽連更多的人,希望能讓司馬懿滿意,從而給自己一個活下來的機會。但等到他把這些都做完了,司馬懿還是不滿意,認為少一家。何晏這才明白,他也是非死不可的,也跟著曹爽集團其餘黨羽一起被誅。
何晏的妻子金鄉公主當時有一個兒子,才五六歲。何晏的母親這時候還活著,她和曹操的兒子被封為沛王,她也被稱為沛王太妃。所以,何晏死後,沛王太妃把何晏的兒子帶進沛王宮中,司馬懿派人入宮搜查,她不得已只能對著司馬懿派來的人扇自己的臉,哀求能給這個孩子一條生路。使者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司馬懿,司馬懿看在沛王的面子上,總算是高抬貴手,放了這個孩子一條生路。
司馬懿父子直到司馬炎,因為篡奪曹氏皇權,所以一直對曹氏是猜疑很重的。司馬懿臨死前,就接著王凌之叛的機會,把曹氏宗室都集中到京城居住,以便監控,實際上就是集體軟禁,生怕他們反抗。因為他們作為宗室,如果主動反抗,號召力就要比王凌、毋丘儉和諸葛誕、文欽大得多了。尤其是有些名聲和能力的,更是司馬氏千方百計要羅織罪名誅殺的,以絕後患。
何晏是曹氏的駙馬,算是近親,不要說他參與曹爽集團比較深,就算是他沒參與,恐怕也難逃一死。這隻要看看嵇康的結果就知道了。嵇康並沒有什麼主動反抗的舉動,只是非暴力不合作,消極避世,最終仍然難逃一死。曹植的兒子曹志在入晉之後,僅僅因為上書為齊王攸鳴冤,就激怒了司馬炎,曹志也憂懼而死。這時候已經是公元288年,司馬氏篡魏已經完成23年了,對曹氏仍然如此猜忌,更何況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才剛控制曹魏局勢的時候。
※篡魏是一場接力賽,從司馬懿到司馬炎,司馬家一直都很努力
※曹魏不用宗室被司馬氏篡權,西晉重用宗室出了八王之亂,到底用不用呢?
TAG:蕭武彈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