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的公益新主張
最新
03-10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重拾此文,分享之。
有一種力量,叫公益的力量。
什麼是公益?
度娘說:公益是個人或組織自願通過做好事、行善舉而提供給社會公眾的公共產品。在這裡,做好事、行善舉是對個人或組織行為的價值判斷;行動的結果是向非特定的社會成員提供公益產品。
很專業的解釋,也很拗口,我沒怎麼看懂。
我理解的公益是這樣的:
第一條,損人不利己的事兒一定不能做,做了就是傻瓜。
第二條,損人利己的事兒也不要做,做了就是有違天理。
第三條,不損人且利己的事兒隨便做,做了就是多勞多得。
第四條,損己利人的事兒掂量著做,做之前得考慮自己的承受力和利益相關方的感受。
第五條,不損己且利人的事兒(包含利己利人的事兒)多多去做,做了肯定心情愉悅。
以上第四條第五條可以算得上是公益。
參照這個標準,自己偶爾會是個傻瓜,基本上不違背天理,後面兩條也只是偶爾為之,有一些小小的舉動,做不到勉力為之,因而還算不上一個公益人士。
2018,在走向公益的道路上,要有一些變化。
一是要將一個人的公益行動升級。這個容易,自己努力做就可以了。
二是不再追求獨善其身,要帶著一群人走上公益之路。這個不易,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不是幾個人,也不是幾十個人,而是幾百人,幾千人。
初步確定三個努力的領域。
第一個領域是跑步。有兩個方面。
獨善其身方面,將有速度追求的跑步改變為健身跑,或許偶爾會追求最遠距離的突破以挑戰自我,比如繼續挑戰12小時100公里,前提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引領他人方面,主攻的戰場就是工大健跑團。
工大健跑團的宗旨必須是成己達人。
首先要成己。成己是指通過跑步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包括心理健康狀況。至於挑戰自我,突破極限,達成10公里、半馬,乃至全馬,都是跑步路上順便摘的果子,不能作為成己方面的目標。
其次要達人,力所能及地影響身邊的人。達人需要一定的付出,主要是時間和精力,得考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跑步畢竟是副業,達人的前提是不能影響工作,影響家庭的和諧。
先說帶上家人跑步,這個很難,正如我在《暴走於跑團年會之間》中說的,家人愛你支持你跑步與家人跟上你而支持你跑步是兩種境界,達成後者,跑步方能無後顧之憂。
再說影響身邊的同事。這個較難,雖有強身健體養心性的需求在,但困於兩點:一是知識分子的面子問題,如果一個跑的快的人一群跑的歡動員他跑步 ,他必然會想,跟著你們跑,定會笑話我跑得慢,跑得距離短,多沒面子?!豈不知,關心你的人,只會鼓勵與動員你,怎會笑話你?不關心你的人,你的快與慢,關他什麼事,哪有心思去笑話你?2017年,我們有5位在職職工離世,千分之三!在健康與生存的危機面前,知識分子的面子一文不值!二是對跑步的認知問題。你聽說的,跑步傷膝蓋,跑步傷心臟,別跑了,都有人在馬拉松賽場跑死了!你卻沒看到,這是偶發的事實,而非絕大多數的現象。豈能因噎廢食?健跑團成立不到一年,見證了校長的血液指標歸於正常,見證了敬佐的血糖降低至正常,見證了繁哥越來越帥,見證了婁峰睡得越來越香,更見證了一群人奔跑歡唱。哪裡見得,傷了誰的膝蓋?壞了誰的心臟?
最後必然要影響學生。這個最難。90後,90後後,受困於王者,羈絆於宿舍。1毛錢紅包可以換個點贊,百元福利卻視而不見。如井底之蛙,一塊石頭扔下,都懶得跳起來看看。怎麼辦?只有更多的人扔下石頭,讓他少費些力氣,踩著石頭就能出來看看真正的廣闊的藍天。
教書育人,既在講台之上,又在舉手「踏」足之間。
2018,工大健跑團的目標:
教師軍團,發動250到300人參與經常性的跑步鍛煉,在健身的基礎上,爭取在跑步成績方面有所突破,參與更多的活動,更多的對外交流,進而通過跑步文化的創創新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學生軍團,希望能帶動起3000到5000名學生能夠經常性的跑起來,且能夠達到七公里以上的跑步距離。讓「善跑」成為齊魯工業大學學生的一個標籤,彰顯學校人才培養的品牌特色。
達成以上目標,需要開展10餘場活動和賽事。從年初到歲尾,有主題,不間斷。
這會帶來一個副產品。就是可以通過舉辦跑步活動引入社會資源,特別是與學校聯繫緊密的企業資源,將企業文化通過跑步文化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跑團得利益用於辦活動給會員謀福利,企業被宣傳為學生所認知,甚至自己的產品佔領師生市場。為雙贏。
一流大學需要一流跑團,一流跑團助力一流大學。這是健跑團的2020年要達成的目標。
然而想易行難,需要管理團隊為之奔走吶喊,需要眾人拾柴,加瓦添磚。
唯有一起加油,為了奮鬥著的幸福,挽起褲腿使勁兒跑,擼起袖子加油干!
第二個領域是無償獻血。
個人方面,不再捐獻全血,爭取每2-3周獻一次血小板,全年20次左右。這個其實是利己利人的舉動,機采血小板對人體影響微乎其微,而且還有促進作用。將來萬一遭遇不幸能夠用到,對於個人對於家人都是高價值的儲備。九年前我母親離世前,肝臟破裂大出血,搶救用了不少的血,我當時不在她身邊,但或許就是我捐獻過的血在努力地挽救她的生命,雖未成功,至少自我內心尋了些慰藉。後來還到血液中心報銷了不少費用,於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補貼。
團體方面,主攻的方向是推動大學城機采血小板中心的工作。有兩個努力方向,一是提高採集數量。目前,在我的倡議下,已經發起了一支接近30人的機采血小板的志願隊伍。這還遠遠不夠,下一步將在老師、學生(包括其他大學的)和長清跑友中進一步的發動,希望能夠形成一支200人左右的穩定的志願捐獻血小板的隊伍,基本滿足大學城機采血小板中心的採集需要。二是發動師生參與志願服務,組建一支相對穩定而又不斷更新的師生服務隊伍,滿足這個採集點日常運行的需要,一方面減輕血液中心人員不足的壓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平台,鍛煉學生的能力,讓他們感受公益的力量,從而培養他們「明道」的特質,而這支隊伍也會成為獻血隊伍的有益補充。
通過捐獻血小板,還會有一項副產品可以助力自己另外的公益夢想,可以算是第三個公益領域,就是參與社會救助。
每捐獻兩個單位血小板(一次)血液中心會給200元交通補貼,如果全年能堅持20次左右,能夠拿到3000到4000元以上的補貼,可以將這些錢全部用到資助那些需要的人或事兒上,再加上個人掙點兒什麼監考巡考補貼公益講座酬金什麼的,即便不動用家庭資產,也能達到5000元以上的公益救助能力。何況家人也都能積极參与去做一些公益捐助。
這是我們的板友組織,歡迎加入。
第三個領域是環保。對於個人而言,能改進的地方也沒有多少。無非就是少開車,節約用電,節約用水。
更應該去做的的是能帶著其他的人做環保。這個主攻的方向就是通選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這門課程已經經營了十來年了,有了自己的套路,也很見了成效。去年上半年的那期做的應該是最成功的,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前,還舉辦了課程的總結晚會。應該說,不管是在教師群體,還是學生群體,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今年至少是要把課程堅持下來,即便不能超越,也要堅持原有的固定的一些項目。因為選課的變化的原因,課程減少了八個學時。有這個載體就好,減少半個小時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至於太大。
正好課程是需要課程組較大的精力投入的,這半年難保有這麼大的精力投入。但很多東西都已經有了成型的套路,也許需要吸收新鮮的血液加入了。
上半年還是計劃開四個班,720人的。課程開始之前會做一些動員,這還需要把握一個度。畢竟學生們是不願意費勁去費勁的課呢。但不費勁,怎麼會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只有參與進來才可能有收穫,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兒。
希望能如期開課,順利進行。也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生的理解和共鳴。
2018,改變很難,更難的是下定改變的決心。
2018,認真做吧,別畏難,人在做,天在看。
今天是學雷鋒日。重新翻出這篇帖子。也是表明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更多人的支持。
TAG:子曰雷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