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道家」到「道教」——道家,內煉身心外治國家01

從「道家」到「道教」——道家,內煉身心外治國家01

5000年來,我們大中華的興盛時期,多以「道家」之術治國安邦,比如,漢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道家思想是高級管理法,是古今帝王將相必學的思想。同時,從返歸本源處講,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佛家的「真空妙有」,儒家的「內聖外王」,都是明心見性的究竟法

道家,繼承了中華文化的各種雜學:既治國安邦,又治病救人;既修仙練道、又觀星卜算。自古亂世將終,多是道家人物出來撥亂反正;亂世開始,道家人物又常避世山林。帝王將相中比較有代表的道學人物:

帝王:

堯、舜、禹及其以前的三皇五帝們;

漢文帝、漢景帝

唐太宗、唐明皇

將相:

商湯時的伊尹;

周文王時的姜子牙;

西漢劉邦時的張良;

東漢劉秀時的鄧禹;

蜀漢劉備時的諸葛亮;

唐太宗李世民時的魏徵;

唐中亂世時的李泌;

宋太祖趙匡胤時的苗訓;

明太祖朱元璋時的劉伯溫

2200-2700年前的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中國原始的文化中分出了眾多派別,其中「孔子、老子」對後世的影響較大,這時「儒家」、「道家」開始區分。這篇文章不討論宗教信仰,準備分5篇聊聊「道家」的發展變化、思想體系、生命修行

1,道家的發展;

2,淺談道家思想,柔性的為人處世和治國安邦(上、下)。

3,道家修身養性、返本歸源的生命科學——內丹術(上、下);

廣義來講,中國的思想可以稱為「易」文化。在儒、道學派分開之前,這個原始的「易」文化,包羅萬象。從內容上分為:(修行鍛煉、生命科學)、(天文曆法、地理環境)、(堪輿風水、面相體相)、(預測擇吉)、(方劑、針灸),涉及到我們生產、農業、生活的各個方面。

上古的這些思想和科學,都可以歸結到「易經」裡面。易經發展中有3部:最早有8萬字的「連山易」,後來是4千字的「歸藏易」,到最後是流傳下來的「周易」

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原本已經失傳了。不過,「連山易」中的的知識,散佚後得以繼承,成為多種學科,比如:河圖洛書、五行干支、24節氣、星象曆法、五運六氣等;人體生命科學基本上分到了「醫學著作」和「內外丹」的修鍊及養生方法里,還有一部分流傳到了民間,成了陰陽術數、民俗擇吉等。

「歸藏易」始於「坤卦」,主旨「曲柔謙下、厚德載物」,被《老子》、《莊子》等繼承下來了,形成了道家思想

「周易」流傳下來了,孔子就以「周易」為主,始於「乾卦」,主旨「自強不息、經國濟世」,形成了儒家;「易經」,進入漢朝表現為「象數學」,進入宋朝,融合了儒釋道3家,表現為「哲理思想」。

「道家」「道教」並不相同,道家,是傳承了易經柔文化的思想派別和心性修鍊,而「道教」,以先秦「道家」思想為基礎,融合了符籙儀軌、偶像信仰的教派。它們包含了中華傳統文化基本上所有的內容,所以它的源頭非常的複雜:

l西漢初年,秦朝滅亡,百廢待興,道家思想造就了文景之治,後有了武帝滅匈奴。

l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下層百姓缺衣少葯,需要祈福占卜,道家開始了神化、偶像化和信仰化,形成「道教」,代表是五斗米道、天師道。同時,佛教傳入中國。

l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融合,出現了玄學思潮,統治階層需要長生和健康,故道教得到統治高層的支持,有了較大發展,士人們常服餌煉丹、服氣導引。佛教的影響漸大。

l隋唐時期,道家清凈無為的治國方略對唐朝的繁榮起了積極作用,而且對佛家禪宗的形成和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政府大力發展道教,是道教史最鼎盛的時期。可惜,隋唐時期,時興冶煉金石的「外丹術」,皇族和民間多受「毒害」,唐朝後期,注重人體生命科學的「內丹術」再次復興。

l宋明時期,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完成融合,並且思想趨向哲理化,以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為代表。同時,傳統的道教也開始傾向於「入世」,更注重解決社會的現實問題,民間祈禳和內丹修行十分盛行。

l元代以後的道教,逐漸匯於正一派和全真派,正一派是符籙咒語為主,全真派養生修鍊為主。

l明清以後,日趨民間化和世俗化,甚至有的以道教為組織,進行一些有政治目的的武裝活動。

順便提一下「中醫」,上古的中醫,多數是從道家傳出,許多的理論是以易經原理為基礎,同時,經絡穴位和藥物的陰陽歸經,往往是「修鍊者」,在「內觀深定」狀態感知到的,與道家相關的醫書很多,比如,《湯液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肘後方》、《輔行訣》,《千金方》等,金元以後的中醫典籍,多數是社會醫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承和經驗累積,本質也並不相同。

接下來,分上下兩篇,淺說一下道家思想,談談柔性的為人處世和治國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文聽濤 的精彩文章:

TAG:說文聽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