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湖俠骨已無多: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英雄

江湖俠骨已無多: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英雄

江湖俠骨今何在

緣起

幾天前回山西老家,在高速路快下道處,看到這麼一幕:一名農婦應該是走錯了路,不知怎地竟然跑到了高速路上。一位高速交警站在她旁邊,陪著笑臉勸說著她往安全區走。農婦似乎不太買賬,一直虎著臉。而那位交警,卻始終微笑,扶著農婦,絲毫沒有不耐煩。當時只是匆匆一撇,不知後來故事如何結局,但那位五大三粗的交巡警細嗅薔薇的樣子,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揮久不去。

高速交警正在勸說農婦下道

由此忽然刀哥想到一個問題:當我們決定幫助一個陌生人,而這個陌生人又對我們毫無價值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想些什麼:扶危濟困的虛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相形見優的心理優勢?捨我其誰的道德壓力?

抑或——物傷其類,加以援手,根本就是哺乳動物的本能?

儒者之俠

金庸小說以描摹武俠著稱。俠,書面詞義就是「幫助弱小或者受屈辱的人們」。但是,俠客,助人為樂也是各具特色。

第一類,是儒家之俠,典型例子是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攜三尺劍,立百代功,揚萬世名。義守襄陽四十載,舉家赴難而不恤,將俠的精神從個人主義推廣到對國族大群命運的終極關懷,江湖人提起,總不免豎起大拇指,稱「郭大俠」而不名。

郭靖金庸群俠傳里的最上等人物:深重自虐的道德意識,無以復加的儒家聖王懷抱,敦厚深沉的性格特徵,循序漸進的修持進路,一絲不苟的辭受取予,毫不含混的出處去就,黑白兩分的價值判斷……

有人說,郭靖是「儒家之俠」。儒家,名教也!郭靖終身所服膺從事者,惟一「名」字概括盡也。與一般人不同的是,郭靖求的是「萬世名」的名,是「名著史冊」的大名!

如履薄冰、時刻惕勵,時刻準備著天人交戰,舉手投足都是禮義廉恥國家民族,一不小心,就會陷於虛偽。這是郭大俠的動人處,也是郭大俠的難為處。

生活中,如果你有困難,又恰好遇到郭靖這樣的人,一定要配合他,讓他甩開膀子盡情幫,否則他會憋出內傷。

道家之俠

第二種「俠」,是道家之俠,代表人物是楊過。這一類的俠,率性放浪,亦正亦邪,深情多智,蔑視綱常,所作所為全出本心。相比於「大俠」的道德嚴格主義(王汎森語),他們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者。

他們幫不幫人?當然要幫。只是這一類人往往遭遇坎坷,多情敏感,偶觸特殊情景,轍生身世遭逢代入之感。因此,他們對自身的感受的在意,遠遠超過救助對象。他們幫人的結果是利他的,但動機往往是利己的。

楊過是金庸筆下最自卑,最多情,最脆弱的俠客,因此也是最喜歡移情投射的男主角。他的行為範式和皮褲導師差不多:請你先打動我,我才為你轉身!

例如,楊過曾下決心幫助一匹又病又瘦的老馬擺脫農夫的皮鞭虐打。而這樣做的動機,並不是基於俠義的責任感,而僅僅是因為他「受人欺辱多了,見這瘦馬如此苦楚,農夫一鞭鞭猶如打在他自己身上一般」,立即決定全力以赴幫忙。

又如,楊過幫助一個叫完顏萍的姑娘。兩人萍水相逢,甚至連人家名字都不知道,但楊過就是鐵心要大幫特幫這位姑娘。原因竟然是,完顏姑娘的眼神像極了一個人:「他見完顏萍煙波中流露出一股凄惻傷痛、萬念俱灰的神色,就如同小龍女與他決絕時一模一樣,不由如痴如醉,不知身在何處」。

從很大程度上講,楊過們在幫別人,更是在取悅自己!這種人的幫助,你不用謝,因為人家壓根就沒打算領你的情。他們想得到的,在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得到了!

世俗之俠

第三種「俠」,是世俗之俠。沒來處,也沒去處。混跡於江湖,塞北風沙,遼東飛雪,江南春雨,中原繁華,無處不可成家,無人不可得友。一言之諾,死不旋踵,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意氣相投,死生與共。這一類的代表人物,是胡一刀、胡斐父子。

胡氏父子,都屬於江湖草莽英豪,梁山好漢。他們沒有郭靖那樣的使命感,也沒有楊過那樣乖戾的逆反人格,更沒有張無忌那樣的背景際遇。他們就是煙火漢子,火鍋英雄。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銀,一腔熱血,一把鋼刀,維護著民間樸素的正義。用胡一刀的話說:看到貪官污吏,上去就是一刀了事!

這樣的人幫助人,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對等補償。你多拿了別人的東西,就該吐出來。如果你不願意,那我就出手讓你願意。

比如,胡一刀曾經幫苗人鳳殺過一個叫商劍鳴的人。為什麼要殺這個人呢?是因為這個人在一次比武中,不僅將苗人鳳的弟弟妹妹打死,還順帶殺了人家不會武術的弟婦。胡一刀認為:「比武有輸有贏,苗家姐弟學藝不精,死在他手中,那也罷了」,但打死不會武功的婦孺,那就該賠回來!於是,他夤夜騎行數百里,累死三匹馬,硬是趕到商家,用苗家劍法殺了商劍鳴。絕對公平,概不賒欠。

與乃父一樣,胡斐的俠義,也表現在對等補償原則的執拗堅持。比如,惡霸鳳天南之子鳳一鳴污衊貧農鍾阿四之子偷吃了鵝肉,引發了鍾四嫂神前切兒腹自證清白的慘劇。這事到了胡斐手裡,他的處置方法就是詐稱鳳家少爺偷吃了自家的鳳凰肉,將鳳一鳴擒到神前,當眾切腹驗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禮崩樂壞法治廢弛的年代,所賴有世俗之俠在,世間一切不平事,才有了法律之外的第二種公正解決之道。詩曰:

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雲發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打賞

高興您就賞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小刀說書 的精彩文章:

五月返鄉雜記
為什麼尹志平我們都原諒了,卻不願意原諒這個老和尚!

TAG:聽小刀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