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終將成為晶元人

我們終將成為晶元人

有感於各種微型和隱形穿戴設備的上市,我有時候在想,將來有一天,站在你面前和你聊天的人,身體的某部位植入了處理各種信息和數據的裝備,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就在錄音,或者眨巴一下眼睛就可以拍照或者錄製視頻。比如面試,當你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對面坐的候選人很快地通過植入體內的微處理器,迅速調集各種數據,並結合交流環境,由後台的電腦迅速給出一個最佳答案,而你幾乎看不出候選人有任何的思考或者猶豫(除非目的性地要展示出思考的過程),面試完畢,坐在無人駕駛的汽車裡揚長而去(你是否留意到最近有些城市已經給無人駕駛汽車路試大開綠燈的新聞)。這一天離我們還遠嗎?

我本人並非微整形、穿戴設備、AI,VR、生物科技或者晶元的從業者,即無聳人聽聞之心,也無嘩眾取寵之意,只是在高科技行業工作多年,有感於科技的發展,想像一下可能很快到來的未來。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正在經歷的不是一個單一的變化,當一些單個的變化的上下游產業鏈都條件成熟的時候,就是一場無法阻止的隨時會突然爆發的技術革命。想像一下Google,阿里,騰訊,華為這些公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Tesla對傳統車企的衝擊,這些變化使得過去那些不可撼動的機構或者社會格局變得虛弱和不穩。

大多時候,科技的發展是一個個體難以抗拒的,不是所有的變革都要等到新聞報道後才發生,更何況背後有很多因素的推動,不論是科技本身的,還是商業的因素,或者是人類不加約束的貪慾。看不清下一個風口沒有關係,大多數人都看不清,風口到來沒飛起來也沒關係,不是所有的二師兄都能飛起來,但是別在風口已過,你還不惜重金,砸向強風襲過時捲起的塵埃。作為在這個時代的個體,我們不能始終停留在過去的經驗中,顧影自憐,必須隨時看看窗外,改弦更張,換個思路來面對變革,以積極的心態來擁抱變革。

穿戴設備的推波助瀾

近年來,隨著各種穿戴設備的開發,人們可以改變方便快捷地獲取數據,這些設備或直接穿在身上,精細小巧的或整合到衣服或配件中。很多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體,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視、聽覺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目前主流的產品形態包括了眼鏡,鞋子,頭盔,智能服裝(義大利曾經退出可以放進口袋便能給手機充電的褲子),配飾等。

暫且不考慮法律、社會規範,倫理和安全,單獨從技術來講,我們看看不論處於治療,改變體相,或者為了延緩器官的衰老,我們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植入?

體相改變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坦率講,孔子這句老話不斷被挑戰了,用於治療的自然不用說。為了追求自己認為的美觀,這句話早被拋在腦後,加上商業機構的推波助瀾。有條件的動輒就去趟某鄰國,對自己進行再塑造,該消減的消減,該墊高的墊高,對身體進行改造。這些體相的改變讓自己(或者別人)對自己更加滿意。

用於治療的角度

比如檢測,如果能將微小的晶元植入體內,更加及時地監測各種人體的數據,既節約了醫療資源,又及時發現一些臨界的數據,便於及早治療,而不至於耽誤病情。比如對於心臟的監測,如果能避免出現驟停的現象,對於大量心臟病患者豈不是一種福音?美國的一所大學正在使用硅納米技術微晶元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這種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或使病人不再需要透析。

用於維護延續器官職能的設備

隨著腦機相連技術的開發,是否可以通過植入晶元檢測、維護人的神經?植入體內的晶元如果能準確檢測、分析人的各個器官的功能,並能像之前所講的美國的大學正在研究的硅納米技術濾膜和腎細胞混合設備能夠讓人不用在透析一樣,如果其他的先進技術能夠製造出其他主要臟器的替代品,或者延緩衰老的替代品,理論上講,如果你願意並且有支付能力,你會將你的生命很大程度上延續下去。

用於特殊人群的管理或者互動

另外針對一些特殊的人群,使用GPS晶元的植入,對於一些需要檢測活動範圍的特殊人員來講是不是更加方便?類似美軍在給士兵植入RFID(無線射頻識別)晶元時有嚴格要求,可自動在全球範圍內追蹤部隊。韓國目前對於監視居住或者假釋期間的罪犯採取了帶腳環,其實作用是一樣的。 還有,我個人非常不願意提及的,但的確存在的國內的非法拐賣兒童的犯罪,我們能否在保證兒童發育安全的前提下,利用GPS技術防止或者至少減少此類犯罪的發生?發自內心來講,這是不得已的做法,但願天下無盜無拐。

記得2001年朗.霍華德執導的由羅素.克勞主演的的電影《美麗心靈》,講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曾飽受精神分離症的折磨的故事。電影里有一個片段,就是他臆想自己曾被特工在手臂上植入了一個動態密碼器,他每次可以根據密碼打開接頭地方的門鎖,投遞進去自己的情報。其實,現實中早在這部電影與觀眾見面的3年前,也就是1998年,英國的一個大學教授 Kevin Warwick就參與了一項商業實驗,在自己手臂上植入了一個珍珠大小的膠囊,裡面裝有幾個微處理器,雖然外界並不知道這次商業實驗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至少說明了人體植入晶元已經發生過了。另外一則新聞則是關於2003年,藝術家安東尼利益斯,將RFID晶元植入自己的手臂,用以向智能手機傳輸藝術圖片。

用於更加便捷的視覺和聽覺享受類消費類植入

大家想像一下目前你能看到的戴頭上的,裝(或戴)在眼睛上的,手腕的,脖子上的,腳部的各種穿戴設備、微型手機將有可能植入體內,尤其是類似iSIM 這樣的1平方毫米大小的晶元的問世,以及5G大大增加了手機或者其他設備微型化的可能和幅度。最基本層面,你可以用來移動支付,身份識別,運動軌跡的追蹤等。

AI 植入領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比如鋼鐵俠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不同於他創立的特斯拉和SpaceX,這家公司致力於將人的大腦和計算機相連接,將AI植入大腦,可以實現人機直接溝通,都省了用於語言表達的環節了,人腦也可以隨時上傳下載需要的信息,還有,人機相連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通過這項新的技術可以減緩或者有效幫助對於一些神經類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信息安全,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目前用於生物信息的安全措施各種各樣,就算我們用密碼,指紋,面部識別,角膜進行加密,圍繞網路安全的犯罪還是層出不窮,如果把這些犯罪比做一個行業的話,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潛在的市場有多大。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業者,只不過這些犯罪分子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人才。如果機腦連接成功,安全勢必也會成為頭等大事,一定不乏此領域的黑客乃至犯罪分子,所以,信息安全仍將是業者,立法者,用戶必須面對的問題。

每一項技術的突破或者革命並沒有什麼對錯,都具有兩面性,看你怎麼使用。比如榔頭本身就是個工具,你可以用來修理傢具,也可以用來當兇器。有人用羅盤來航海,有人用來看風水,如果科技的進步對我們的時代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法律、社會安全、信息安全、人體安全、倫理道德框架下讓生活變得更加容易,讓我們更從容地面對自然衰老和病魔,讓我們更清楚了解我們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有效地延長了生命,那我會擁抱這種科技的發展,畢竟會正向改變我們的時代。

作者簡介:高中俊,Edgewell大中華區人力資源負責人。之前在美國藝電,西門子擔任人力資源和市場高管。悉尼大學碩士,斯坦福商學院 Executive Education。西安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外灘商學院智庫成員。

編輯:沈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灘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那個跳一跳6000分的男人:做HR要懂這3點產品思維

TAG:外灘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