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好的區塊鏈應用,真的應遠離「顛覆」和「雄心」

好的區塊鏈應用,真的應遠離「顛覆」和「雄心」

近來,人民日報就區塊鏈大潮發文、兩會關鍵詞中也不乏區塊鏈的身影,這股熱潮顯然不是一陣喧囂,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

然而,如果說傳銷還需要勞心勞力洗腦,借區塊鏈概念發行數字貨幣「撈錢」就成了完全的空手套白狼,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大佬名人站台、傳播平台造勢、發行方編故事,三方瓜分利益」的奇特「空氣幣」生態。

對憑空斂財的本能反感、對投機行為的複雜心理、對新生事物的固有抗拒,「空氣幣」肆虐後,公眾對區塊鏈的不信任達到頂峰,也引發喋喋不休的爭論,從「三點鐘不眠」開始,一波又一波的論戰就未停止過。

事實上,比特幣神話讓大眾過多地關注到數字貨幣本身,而看看大佬互聯網企業已經默默進行的區塊鏈成功實踐,與其無休止地爭論下去,相關從業者更應該共同思考在非數字貨幣領域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區塊鏈項目這個現實問題。

實踐先行,「好」的非數字貨幣區塊鏈,在技術實踐與業務實踐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要求。


區塊鏈規則下,技術實踐有三個被忽視的應用要求

在趨勢還沒有成為現實前,區塊鏈仍然有很強的技術門檻,比特幣、以太坊讓數字貨幣發行可以照搬照抄,而非數字貨幣的實踐卻沒有現成範式,只有通用的注意點。

1、區塊鏈的應用更多是雙向的

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意味著首先區塊鏈項目要完成公認的信息記錄準確性,在純數字業務方面,例如國際跨行結算,保證公認的準確就可以實現區塊鏈的目的和價值。

但是,非純數字業務由於節點除了信息記錄(被動接收),參與者還負有信息對外交互(主動發出)的職責,記錄的準確性就成為了最低要求。

例如,被廣泛讚譽「有溫度技術」的騰訊「公益尋人鏈」上,參與的各個尋人平台除了分散式共享和記錄整體失蹤兒童信息,更需要實時交互信息進行全鏈比對,「公益尋人鏈」背後有一個複雜的雙向機制來保證「打破信息壁壘」不是一句空話,否則它就和一個整合的資料庫沒有大的區別。另外,IoT+區塊鏈的實踐也被重點關注,例如斐訊推出IoT+區塊鏈的典型項目「天天鏈N1」,IoT屬性決定該鏈把重點轉向節點資源往上走的過程,從而實現全鏈資源(計算、儲存及數字產品等)的共享,而不能僅僅是記錄行為;京東用區塊鏈技術溯源與從澳大利亞農場到買家的肉類供應鏈,除了來源記錄的準確,所有鏈條環節還有主動提交供應鏈匹配信息的義務,以便及時處理偏差,不能等到出了事再溯源。

2、當下階段的區塊鏈技術,協作仍然大於顛覆

區塊鏈來勢洶洶,也讓技術顛覆的聲音不絕於耳,彷彿區塊鏈一己之力就能撐起價值互聯網的基礎架構。遺憾的是,儘管未來區塊鏈技術的進步或許能夠完全獨擋一面,大包大攬形成平地而起的解決方案,但當下的區塊鏈技術,仍然依附在傳統的互聯網之上,技術層面的協作仍然大於顛覆。

例如,京東金融在其ABS雲服務中切入區塊鏈技術,百度金融今年1月上線BaaS區塊鏈開放平台,並宣布已有500億的資產在其上運作,斐訊白皮書顯示其區塊鏈技術與同樣是分散式技術的NAS(一種允許用戶在網路上而非本地硬碟上存取數據的技術設備)、CDN(一種用最優的方式分發網路上的內容,節約帶寬增加效能的技術)甚至耳熟能詳的P2P技術一起協作。

總結起來,叫得上名號的區塊鏈應用,大多都在尋求傳統互聯網技術的協作。毫無疑問,非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還得靠原有互聯網技術才能施展拳腳。

                                              圖:典型非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的技術協作關係

3、沒有中心化佔有者,但要有中心化建設者

非數字貨幣區塊鏈(也被稱作2.0或3.0)相對數字貨幣區塊鏈(也被稱作1.0)除了應用領域的擴展,在技術層面更意味著複雜度的快速提升。

沒有統一範式,除了去中心化精神,更多的是因地制宜的複雜技術研發過程,這意味著這類區塊鏈實踐只有強有力的組織才能搭建起應用的平台,低門檻、隨便抄抄就能上馬的現象不可能出現。

也因此,發空氣幣的有各種阿貓阿狗,但過得去的非數字貨幣區塊鏈都有強大技術背景基礎的公司做支撐。先不論區塊鏈「質量」如何,京東(金融及供應鏈)、百度(BaaS)、騰訊(多場景)、斐訊(IoT共享)、美圖(認證及電商)等背後原本就有著極為豐富的技術積累。

互聯網背景下,業務實踐要從雄心回到現實

新生事物發展早期,技術本身的實踐對業務實踐的影響最為直接。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中,區塊鏈業務層面的實踐可能沒有那麼多雄心可以施展。

1、在互聯網中孵化,區塊鏈成長仍需依賴舊有格局

巨頭被傾覆在互聯網創業浪潮下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也因此總有新進者抱著「偉大的願景」躍躍欲試。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經常有這樣的雄心,但處於起步階段的區塊鏈,可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一方面,上文所提技術限制仍然有高企的門檻,另一方面,區塊鏈的任何玩法都離不了大量的獨立參與者,讓合作夥伴或者用戶對區塊鏈項目本身取得一致是一件十分需要影響力和資源力的事,在互聯網環境中孵化的區塊鏈項目,商務上仍然需要依託舊有格局。

例如,騰訊相關區塊鏈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了供應鏈金融、物流信息、法務存證、公益尋人、騰訊微黃金等多個領域;京東去年6月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拉攏」眾多行業分布、不同大小及企業特性的合作夥伴;亞馬遜與Luxoft及另外五家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合作開發在亞馬遜AWS上運行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沃爾瑪2.2秒獲取全部食品信息要客服合作供應商忌諱的食品信息泄露顧慮,尤其是大型農業產品夥伴(農業食品競爭中充滿了秘密)……除卻技術因素,把這些資源聚攏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雖然不是全然沒有機會,但相對那些可以靠奇思妙想一夜崛起的互聯網玩法,創業企業在區塊鏈這裡更為艱難。

2、沒有彎道超車,不過也沒有贏家通吃

某種程度上,當下的區塊鏈起到的更多的還是對原有業務的鞏固、提升作用。京東金融的區塊鏈應用明確說是「提升現有場景信任基礎和風控水平」,而非一個新事物;斐訊天天鏈N1建立在已有的共享物聯網基石上,是加深共享的動作;美圖的區塊鏈建立統一的入口機制,全網共享用戶美妝數據但無人佔有,其目的在於保證私人數據不被掌控的同時增強美妝電商推薦機制的準確性。

所以,對於當前階段的區塊鏈而言,只有那些原本業務就非常優秀的企業,才能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結合原有業務優勢實現1+1>2的優勢放大作用,鞏固已有的、領先的行業競爭態勢,而本身業務沒有做好,區塊鏈技術優勢的發揮將十分有限。

                                                     圖:典型非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的原有業務基礎

除了表中列舉的項目,市場上已經很難再發現其他還算成功的案例,這進一步說明業務基礎的重要性。不過,這種非獨立存在的性質,也決定區塊鏈不存在贏家通吃的可能。那些互聯網大佬推出的區塊鏈服務(例如騰訊微眾銀行的商用區塊鏈開放平台及TrustSQL開放平台業務)也只是一個方便本身原有業務開展的新觸角,如果原有業務不是贏家通吃型的,區塊鏈的使用也不具備掌控一切的目的和條件。


脫離數字貨幣思維藩籬,區塊鏈才有未來精神

比特幣挖礦導致能源消耗猛增,一些研究者認為它每年消耗32TWh,相當于丹麥一個國家的消耗,每個比特幣交易消耗250kWh,足以為家庭供電九天。而「空氣幣」衍生出的各種XX鏈,更是出現了很多手機挖礦的現象,譏諷者戲稱空氣幣改變人與人冷漠的現實,以後朋友聚會都不低頭玩手機,改把手機棄置一邊自動挖礦了,大量無謂的資源被消耗。

                                     圖:比特幣挖礦用電量增長(來源:Bitcoin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據統計,比特幣挖礦用電量2018年10月將超過英國的用電量(309 TWh),2019年7月將超過美國的用電量(3,913 TWh),到2020年2月,更有可能消耗全世界的總電量(21,776 TWh)。這還只是比特幣一家的損耗,雖然可能有誇張成分,但無論如何,這樣的行為也不能稱之為價值互聯網的未來,不管是技術實踐還是業務實踐,區塊鏈都不能再走這樣的路徑。

只有整體上帶給社會正向效益的產業才能長久,對於真正想要有所作為的從業者來說,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用區塊鏈標籤賣出100萬斤橙子只是營銷噱頭的成功,畢竟,在當前質檢體系下,橙子這種單純來源、限定渠道的產品,增加區塊鏈並無太多意義,是無謂的技術資源消耗。

區塊鏈+IoT之所以被廣泛看好,根本原因還在於這種組合在資源效率方面想像空間充分。社會層面,IHS預測全球物聯網設備的安裝基數將在2020年達到207億,2025年達到754億;企業層面,IBM公司和三星公司聯合研製的ADEPT在大大提升採購、訂單確認、付款效率,斐訊用零元購的方式撒網終端,再用N1區塊鏈產品搞出所謂「無限容量」,帶去家庭、企業、社會的資源效能提升才是其自信的資本。

區塊鏈下巨大網路將帶來用戶、企業及社會層面十分可觀的資源效率,成事更加順理成章。毋庸置疑,用戶意義、企業意義及社會意義的價值統一,才是區塊鏈「價值互聯網」新未來。(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瀟湘Lee)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SpaceX預計本周四發射互聯網衛星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