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手筆,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古訓《增廣賢文》中也收錄有此句。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明代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是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途徑。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有趣的是在古代,我國真有一個叫「書山府」的地方,它就是今天吉林省的首府長春。原來,在唐朝開元時期,長春作為唐朝安北都護府的一部分,當時被中原人士稱為「書山府」,據說它是唐朝發配文字獄犯人的地方,當時書山城被冤枉發配的文人很多,也使這裡成為文化之城,是許多中原學子嚮往的學習之地。

長春地處中國東北平原腹地松遼平原,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長春古代建城史始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族之第二個王都,稱「茶啊沖」。茶啊沖是長春最早的歷史稱謂。時為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後肅慎王國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喜都」。此時有人口約千戶,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此後的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地區古代王國的王都。

秦漢時期,挹婁族居於此。西漢至西晉時期,為扶餘國國都,漸與中原文化交流。東晉南北朝及隋唐初期,為高句麗境地;唐開元時期,隸屬安北都護府,時被中原人士稱為「書山府」,此時長春人口已近十萬,城池面積擴大了數十倍。這一時期中原文化經長春廣泛傳入東北亞地區,此後千年一直影響東北民族文化發展方向。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領袖大祚榮建立中原王朝屬國渤海國,改「書山府」為「隆州府」,定為國都。五代及北宋時期,遼國建立,改為「黃龍府」(即「直搗黃龍」之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屬遼東京道。北宋末年,女真人崛起,金國建立,改為「隆安府」,遷都中都北京後,改稱「寬城府」(寬城子),屬隆州,為北方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寬城子成為東北亞最大的基督教(時稱景教)聖地。後蒙古日益強大,佔領寬城子後,蒙元由於信仰藏傳佛教,以信仰景教的寬城子為不詳之地,遂逼迫百姓遷移以徹底毀城。

明代在此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清初,朝廷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後,土地被大面積開發,人口劇增。

清嘉慶五年(1800年7月),設置長春廳,治所設在長春堡境內的新立城,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長春之名由此而來。傳聞:乾隆皇帝夏季去長白山祭祖,路過此城留下詩句「長白千載古喜州,春光無限在寬城」,嘉慶皇帝則取每句頭字命名此城為「長春」。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不過有專家指出,韓愈的詩句跟「書山府」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為「文字獄」作為一個專屬概念,是指因文字犯禁或統治者借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是指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史家們認為:中國文字獄始發於宋,濫於明,至清代最為酷烈。唐代,雖然有不少因政見、官責或詩文遭貶謫、罷官、降級的事件發生,但是卻沒有明清時因文字而獲罪、並且動輒就是抄家、殺頭、流放、甚至誅滅九族、剖棺剁屍之類慘不忍睹的血腥案件。對此,有史家解釋:唐與宋明清雖然都是專制政治體制,但唐代處於封建盛世.在統治者的信心胸懷氣度、法制原則設施程序、官僚集團關係及民族關係等方面,存在著時代的差異,因而文字獄僅處於醞釀階段,不象後世那樣酷烈。不但安史之亂前的唐初至開元鼎盛時期,文人僅僅因文字語言遭打擊迫害的現象極為罕見,即使到中晚唐,最高統治者心胸漸狹,由於政見不合上意、官員個人失責等原因被貶謫現象漸多,像韓愈、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這些著名人士都遭到了貶謫外放,但仍未見典型的文字獄案件。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哪位史家將他們的案件稱為「文字獄」。

我們可以借白居易的名篇《長恨歌》為例,詩篇主要是感嘆於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但其中卻直呼明指玄宗皇帝貪色誤國,這若是在清代,一定是要被殺頭的。再如李白,一貫狂傲恣肆,斥罵權貴,屢屢得罪皇上身邊人,朝廷對其也只是棄而不用,並未加害於他;更為突出的是安史之亂時,李白參加永王李璘幕府,牽連獲罪,流放夜郎,行至巫山就遇赦得還。所以,如果說唐代文字獄已經盛行,看來是缺乏根據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跟「書山府」有關係嗎?書山府又在哪?

唐代文人流貶都去哪些地方呢?有到長春的嗎?據學者康粟豐專著《唐代文人流貶研究》,他對唐代近300年中的文人流貶逐一進行檢視,得出的結論:唐代文人流貶呈點狀分布,相對集中,以嶺南道和江南道最多;而且他特別指出,唐代文人流貶地幾乎都在南方,北方很少,東北和西北幾乎沒有。

作為中晚唐文學家、政治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之稱的韓愈,在仕途上卻屢受挫折,一生中曾三次被貶謫,33歲時由監察御史貶為陽山令(今廣東陽山縣),41歲時由國子博士員外郎貶謫為河南令,51歲時因反對憲宗迎佛骨差點被處以極刑,免死貶為潮州刺史。雖是三起三落,但每次都是降職使用,而不是罷官,也不是發配流放,所去之地,在嶺南與河南,沒有去過東北長春。所以,看不出長春與「書山學海」有什麼關係。

(摘自天山子玉的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長生不老的聖日爾曼伯爵,年齡超過2000歲
鴉片戰爭時,此人帶領弟兄砍殺侵略者卻險遭冒頂戰功的清軍的毒手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