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德國、日本,為何選擇投降,而不是魚死網破?

二戰德國、日本,為何選擇投降,而不是魚死網破?

申明:筆者是和平愛好者,撰寫該文純粹是從學術角度出發討論這個話題。

1945年是一個有特殊紀念意義的一個年份,這一年席捲全球近20億人口參戰的戰爭,隨著法西斯德國、日本相繼投降而宣告結果,距今70多年,二戰時期慘烈的陰影,仍然是老一輩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同時對於喜歡研究二戰的朋友來說,也有一定的疑問,諸如,德國、日本在投降之前,均有數百萬的軍隊,為何兩者都選擇了投降,而沒有選擇與盟國魚死網破?

先探討德國二戰投降之後還有多少兵力,據資料記載,德國投降之前,殘餘的兵力接近200餘萬人,200萬人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為何沒有選擇與盟國遠征軍或者蘇聯紅軍博一下?

原因是多方面,在筆者看來,第一:大環境影響。1945年軸心國集團已經兵敗如山倒,看不到任何翻盤的希望,早在一年之前,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已經撕毀軸心國條約,投靠盟國。

至於其他的僕從國,如: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等國早已倒戈陣營,可以說當時的德軍,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

第二:德軍戰鬥力。二戰打響之前,希特勒勵精圖治,一心只想把德國發展成世界強國,在希特勒的洗腦下,無數德國人獻身國防,致使德國的國力從1930-1940年翻倍十倍,一躍成為當時最發達國家。

二戰打響後,號稱是列強之一的法國,面對德國進攻,如秋風掃葉一般,輕而易舉的佔領法國全境,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在德軍的攻擊下,沒有還手的能力,最終還是在美國的幫助下,開始與德國形成對峙局面。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入侵蘇聯失敗,情況開始下降,為了擬補兵力,德國號召全民皆兵,上到60餘歲的老人下到10歲的孩子,全部分配武器,上戰場殺敵。

所以在二戰後期,德軍戰鬥力直線下滑,最後一個,戰場上不斷傳來失利的消息,包括希特勒在內的絕大多數高層基本自殺乾淨,而那些士兵在為誰打仗呢?

種種因素下,德國陸軍元帥凱特爾最終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或許這些人還存在一絲期盼,一戰都挺過來了,二戰結束之後,再一次厲兵秣馬或許可以翻身呢。

而日本情況與德國基本無異,但也有區別,第一個當時的日本是君主制國家,加上軍國主義的推波助瀾,使得民間對日本天皇十分狂熱,為了天皇犧牲敢犧牲自己,擁有這種思想的人不再少數。

老百姓雖然狂熱,但天皇怕死,即使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前,日本擁有近500萬的軍隊,(戰鬥力與德國無異,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加上美國原子彈的威脅,日本天皇最終取消了「一億玉碎」計劃,並宣布投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成為日軍俘虜有多慘?女性慘遭侮辱,連自殺都成奢望!
二戰此人四個月殺了五百多蘇聯士兵,卻活到97歲壽終正寢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