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光義駕崩,太子繼位,而趙匡胤駕崩,為何卻把皇位給其弟趙光義

趙光義駕崩,太子繼位,而趙匡胤駕崩,為何卻把皇位給其弟趙光義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大軍出征後不久,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嘩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謚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謚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趙匡胤死時50歲,對比整個趙宋王朝15帝(最後三個小孩不算),除了生育有問題後來一心養生的宋高宗趙構(活到80歲)之外,趙宋319年,14位皇帝竟然沒有一個活過60歲!50來歲去世的趙宋帝王比比皆是。可見,是當時的醫療水平,趙家的家族遺傳病,以及趙匡胤極其糟糕的生活習慣(瘋狂酗酒)導致其英年早逝。

另有引用清末光緒時期的野史《燼餘錄》認為「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 然而此書各種荒謬不堪,且於歷史相悖的記載,早已被史學界認定為不可信。而且歷史上有無「花蕊夫人」,這個人是不是「費氏」都有爭議。可見這種說法比「斧聲燭影」更不可取。

此外,據吳蔚所著《宋史疑雲》里之考證,「燭影斧聲」之「斧」不指「斧頭」,而是指「紙鎮」,是不可能殺人的。

相傳宋太祖之所以沒有把他的皇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是因為宋太祖曾經答應過自己的母親杜太后,在自己死後會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不管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總之趙光義確實在宋太祖死後繼承了帝位。趙光義一共有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的結局有喜有憂,不盡相同。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對此事件後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問。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當夜,太祖駕崩,宋皇后讓王繼恩去叫秦王趙德芳來。但在這時,王繼恩忽然叫道「晉王來了!」宋皇后見趙光義,大吃一驚!對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1

弒兄奪位」說

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這兩部野史小說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後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於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並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

宋太宗趙光義死後宋真宗趙恆繼位,他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為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謚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宋真宗趙恆(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趙德昌,後改趙元休、趙元侃。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繼位,改名趙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五代十國篇 後晉 石重貴(8)昏庸荒唐的帝王
為奪皇帝寶座,此人相繼殺害十五個兄弟,堪稱史上第一暴君!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