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吐芳 豈止繁華-之貳

青春吐芳 豈止繁華-之貳

02 田間地頭

農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村的娃娃除了學校、家裡、村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陣地就是田間地頭,這個地方在我們的身心上留下了太多痕迹,有攜簍子時在胳膊上留下的壓痕,有收玉米時葉兒在身上留下的劃痕,有灌溉田地時滲進腳心的透心涼勁兒,有夜裡睡在碾穀場里的閃閃星光,有房頂曬糧食時光芒刺眼的烈日普照,更有那豐收時的喜悅和真誠的滿足……付出和收穫,本來就是樸實的農耕哲學,打小開始我們就接受著這個信條的熏陶教育。上小學的時候除了正常的寒暑假,農忙時節還有「忙假」,其實就是幫助家裡幹活兒,夏季「拾麥子」「碾場」,秋天帶著簍子「搬玉米」,收完玉米用鐵矬「矬粒兒」,有時候還能在田間地頭開一開家裡的古城牌「三馬子」。「撒肥料」「澆地」「割草」「放羊」「擠牛奶」更是每個泥腿子娃娃干過的農活,但那時除了有時貪玩不想幹活,大家對於農活兒並沒有什麼抵觸情緒,反而打鬧間覺得很有意思。

能治療眼淚的芝麻

四歲以前的記憶都是模糊不清、如夢似幻的,孩童時期記得比較清楚的就是95年的秋天,那時候家裡有幾分地在村裡的一條排水渠旁,由於機械化還不發達,種地、收割主要是靠人力,父親待我和母親從學校下學後,一家人就來到田裡,父母前日割完的芝麻還堆在地旁,兩個人就一邊犁地、一邊拔根桿。那時候用的是「拉耩子」,父親在前面拉著耩子,母親在後面拾著根稈,我就在田間地頭無憂無慮的玩耍著。聽母親說,每次收芝麻的時候,要是我哭了就會給我幾顆芝麻豆,教我從裡面倒芝麻,每次看到小芝麻從裡面神奇地倒出來的時候,我就填在嘴裡,一邊嚼一邊開心地笑……每次想起這個片段,溫暖就湧上心頭,兒時的幸福就是一粒芝麻,一個有說有笑、有爸有媽的家!

「場」的故事

我印象非常深刻,打小的時候還是靠鐮刀割麥,就像小說中「麥客」「刈麥人」那樣,那種「7」字形鐮刀家家戶戶都有幾把,割完之後還要開著三馬子從地里把麥子拉出來,麥子帶著麥秸、麥糠,脫粒工作非常複雜但很必要,所以收完麥子就要攆「場」——就是在自家地頭把收割後的麥地壓成一片平整的開闊地,把收好的麥子鋪在場里攆出麥粒。

每逢收麥後大伯、三爸和我們家一大家子就合起來把自家的一片田地清理乾淨、潑上水,用三輪車掛著轆軸(碾子)把地碾平,隨後一大家族依次合力輾自家麥子。整個「工程」要按照「輾場」「叉場」「揚場」「曬場」「看場」「犁場」的順序完成,輾場就是把麥子從殼裡輾出來,叉場就是把麥秸挑出來,揚場就是把麥糠和麥粒揚起來靠風把粒糠分開,曬場就是把麥子晒乾,看場就是晚上睡著看守麥子,犁場就是恢復土地原貌,因為之後還要繼續種地啊。後來,隨著農用機具陸續更新換代,農業機械化進程中出現了「新疆2」等一系列收割機,現在,人們站在自家地頭就可以看到成熟的麥子被機器脫粒運回家,「場」這個帶給我們一大家族辛苦汗水和簡單快樂的歷史產物已經隨著時間流逝消失了。用發展的眼光看就會清楚發現,歷史創造事物,同時也消逝事物,曇花一現的特定產物就是屬於那代人的獨特回憶和芳華。

帶上大茶壺和辣子夾饃

餓肚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也時常討論去哪一家享受美食,這讓我想起小時候餓在腹中、渴在心頭地幹活時刻,那會兒喝什麼都是玉露瓊漿、吃什麼都是饕餮大餐。下地幹活一般都會帶水,這家拿著老軍用鋁水壺,那家帶一個大的塑料杯子,用白開水泡上一壺幾塊錢一斤的茉莉花茶,農忙時候渴了牛飲一下,比什麼都攢勁。為什麼?可能人就是這樣,苦難中的一點甜頭,其神經之興奮度比安樂中的一大顆糖豆要強百倍。有時父親下地幹活,我飯點就去送飯,帶上母親包的包子、菜盒子或是辣子夾饃,偶爾再加上冰棍兒帶上西瓜,坐在田間地頭——那感覺……哈哈,美極了。農活之辛苦滋味,現在想來已忘卻大半,唯留下簡單和純真。

拾麥子

收麥一般都在暑假,因為那時候整個農村的家庭收入都不是很高,玩伴們從小都知道過日子,我們除了寫寫作業,還要賺一賺自己的外塊,幾乎每人都會在午後太陽不那麼刺眼毒熱的時候,穿著母親、奶奶做的布鞋,帶上一個蛋蛋簍,走在麥茬地里,尋找割篩機或是人工割麥子留在田裡的麥穗,手裡拿著剪子把穗子剪了放在簍里。我們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撿的麥子碾一碾要曬在自己的一小片,和家裡的那一堆區分開,只是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戰績,等到門前賣西瓜的來了的時候,還會時不時用自己的麥子換個西瓜吃。

收玉米就讓我想起生日

我出生在八月初九,臨近中秋,正是玉米豐收的時節,搬玉米是最累的,我家裡人手不夠,有時候大姨、小姨、姨夫們都來給我家幫忙,一大家子一起幹活,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其樂融融。於我而言,最難忘的還是八、九歲時的生日,那天是一個秋收完後的蒙蒙雨天,我和爸媽坐在自家門口一起剝玉米,媽媽問我過生日了想吃什麼,當時自己比較喜歡吃村裡商店的牛舌餅,媽就給了我3元錢讓我去買。到商店裡買了兩斤牛舌餅,用那時的紅色食品塑料袋提了滿滿一兜,路上自己還忍著饞沒吃,想著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就這樣,一家人剝著玉米、聊著往事,我吃著自己喜歡的牛舌餅,在收穫的季節里,我過了一個完美的秋收生日,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開心啊。

我生在黃土地、長在大西北、玩在田地間,對土地有別樣的感情,孔子在《禮記》中書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是啊,土地是最淳樸最無私的,他承載的是祖祖輩輩、一代代人的滿滿回憶。古時在外漂泊的遊子,總是帶一抷黃土攜於身上以寄鄉思,如今大樓林立,我也是多麼懷念兒時在黃土地上奔走玩耍的歲月……想念你、更感謝你,兒時的田間地頭、故鄉的那片黃土。

(完)

???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行悟傳錄 的精彩文章:

TAG:讀行悟傳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