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渡大渡河18勇士,走出一開國中將,為一任務毛主席派他駐進戈壁

強渡大渡河18勇士,走出一開國中將,為一任務毛主席派他駐進戈壁

強渡大渡河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進行的一次著名戰鬥,蔣介石夢想以大渡河天險阻止紅軍前進,讓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沒想到紅軍中的18名勇士強渡了大渡河,為紅軍北上開闢了一條通道。

這十八位勇士中,後來走出了一位開國中將,解放後駐守戈壁灘,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幹什麼。此人名叫孫繼先,當時是紅軍第1軍團1師1團1營營長,他帶領其他17名紅軍強渡大渡河,從而為黨中央領導所熟悉。

1935年5月紅軍先頭部隊來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1個營築堡防守。當晚,紅一團團長楊得志率第一營冒雨分三路悄悄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佔領安順場。

安順場一帶大渡河寬一百多米,水深流急,對岸高山聳立,川軍已構築工事,憑險防守。紅一團決定強渡大渡河。劉伯承、聶榮臻親自指揮,孫繼先從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

炮手趙章成用僅有的2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熊尚林第一批九人先渡河,孫繼先第二批九人再渡河,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從而使紅軍渡過了被蔣介石認為不可逾越的大渡河。

抗日戰爭中,孫繼先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參謀長,後來擔任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參加了常生口、黃底崖等戰鬥。後來他又擔任過旅長、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

解放戰爭中,孫繼先任山東野戰軍第四師師長,率部參加了萊蕪戰役。後又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副司令員、第三縱隊代司令員,1949年任第三野戰軍22軍軍長,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1957年身為志願軍第20兵團代司令的孫繼先突然被調回國,總政治部肖華同志告訴他:毛主席親自批准,給你一個新任務,籌建一個導彈試驗靶場。為了儘快製造出我國的導彈和原子彈,打破美國的核壟斷,孫繼先被任命為解放軍第二十訓練基地司令員,駐進戈壁灘,為了保密,連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1960年11月5日我國自己生產的導彈東風1號成功發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她的父親母親是皇帝,兩個哥哥是皇帝,最後被侄子皇帝賜死
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我國提出16字應對方針,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戰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