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展翅欲飛的史前陶鬶

展翅欲飛的史前陶鬶

圖1

圖2

圖3

陶器的形成,源於對火的應用和對黏土的認識。火在生產活動中的長期使用,使古人逐漸發現成型的黏土經火燒後異常堅硬,不易損壞而且耐水,從此,經火燒制的各種陶器便成為古代先民數千年生活必需品。陶器長期廣泛應用於古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凝聚了古代先民最樸素的審美情趣和愛好,是先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鬶(guī)是原始先民用來燒水的容器,古人運用形象誇張的藝術手法,以三足鼎立的穩定性原則為基礎,創出三個袋形錐足,具有增加受熱面積以縮短烹煮時間的作用。鬶是史前東夷人創造的一種造型別緻的器物,既實用又美觀。東夷人崇尚鳥圖騰,把自己喜愛的鬶做成各種各樣的禽鳥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飛的鳥,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雞,造型獨特,姿態生動,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紅陶鬶(圖1):炊煮器,夾砂陶,呈橙紅色。通高30.6、口徑10.6厘米。橢圓形侈口,敞口流的根部明顯收斂,上粗下細的高頸向前傾斜,腹體呈三角形,低襠,襠頂較寬平,足尖里加泥球,三足尖的間距大體相等,有仿索狀和寬頻狀兩種把手,表面修磨得較光滑,腹間加一周繩索狀附加堆紋,面及頸下都裝飾方形泥突或泥餅。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鬶(圖2):炊煮器,泥質白陶。通高36、口徑11.2厘米。圓口圓唇,流上翹,流與口部飾對稱乳釘紋,頸直筒式飾兩條凸紋,三個乳狀腹袋,袋下有錐狀足,頸部與乳袋後部飾一寬頻橋形手鋬,兩側飾有對稱乳釘。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紅陶鬹(圖3):炊煮器,夾砂紅陶,質地堅硬,表面飾紅色陶衣並抹光,通高30、口徑10.8厘米。流作鳥喙形,微上仰,頸作圓筒形,頸腹相接處分界明顯,腹為扁圓形,腹背裝有弧形仿索狀鋬手,三個袋形足,為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山東地區最早發現的陶器距今已有八千餘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後李文化時期,這個時期制陶業尚不成熟。到北辛文化時期,陶器仍以手製成型為主,故製造的陶器也不太規整。陶器製造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製作方法、器皿造型、紋飾圖案,還是色彩的運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現了新的器型。龍山文化陶器製作已多採用輪制技術,部分器物採用模製,是古代陶器製作工藝發展的巔峰期。

商周秦漢時期陶器的製作使用受青銅器、瓷器的影響,漸漸失去往日一枝獨秀的輝煌,但一些精美的日用陶器和雕塑藝術品,由於具有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無法替代的歷史價值,仍然為今日收藏研究的重要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藝術城市」之一:發展浪潮中的上海灘
如何估值中國的藝術品?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