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手下七名可獨當一面的大將,張郃第四顏良第二,第一是他
三國時期,曹魏是最大的割據勢力,令孫劉兩方非常忌憚。然而有雄才大略的曹操,並非從一開始就有如此成就,在天下三分之前,還有一方諸侯比他勢力更大,那就是袁紹。袁紹字本初,出身於汝南袁氏,一個四世三公之家。他少有才名,很早就被舉為孝廉,後來因守孝退出朝堂,直到漢室取消了黨禁才再次出仕為官。之後董卓把持朝政,他隻身一人出逃,也讓董卓忌憚不已。他起事之後,手下更是匯聚了不少英雄豪傑,僅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就足足有七人之多。
7、蔣義渠,東漢末年袁紹軍將軍,其名最早見於《後漢書》,後司馬光引入《資治通鑒》,或與蔣奇為一人。東漢末年袁紹麾下之武將,當袁紹在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後,將敗逃的袁紹接到了黎陽。從袁紹口中聽到官渡之戰的戰況後,找回四散各處的殘兵敗將,使袁紹的軍隊恢復到官渡之戰以前的氣勢。三國演義描寫袁紹幅巾單衣,引八百餘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紹以前事訴與義渠。義渠乃招諭離散之三國智原畫-蔣義渠眾,眾聞紹在,又皆蟻聚。軍勢復振,議還冀州。軍行之次,夜宿荒山。紹於帳中聞遠遠有哭聲,遂私往聽之。卻是敗軍相聚,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各各捶胸大哭,皆曰:"若聽田豐之言,我等怎遭此禍!"紹大悔曰:"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次日,上馬正行間,逢紀引軍來接。紹對逢紀曰:"吾不聽田豐之言,致有此敗。吾今歸去,羞見此人。"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遂命使者齎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
6、淳于瓊,興平二年(195年)冬天,漢獻帝在曹陽被李傕等人追逼,沮授勸說袁紹:"將軍世代擔任朝廷宰相,歷代以忠義輔助國家。現在天子四處流離,宗廟被破壞,但觀察各州郡,雖然外表打著義兵的招牌,內心實際打對方的主意,就沒有憂慮關注國家為百姓著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體平定,軍隊強大,士人歸附,去西邊迎接皇上,將鄴縣作為皇宮,挾制天子而號令諸侯,畜養兵馬來討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誰能夠抵禦呢?"袁紹準備聽從沮授的計策。淳于瓊和郭圖阻止說:"漢朝王室衰敗,為時很久了。現在想振興王室,不也太難了嗎?再說,英雄同時興起,各自佔領州郡,聯合聚集徒眾,動輒有上萬人,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為天子。現在接來天子,動不動就要上書奏聞皇上,服從則權力太小,不服從則違抗皇命,這不是一種好辦法。"沮授說:"現在接來天子,在道義上是合理的,在時機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決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權變不可失去時機,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您考慮。"漢獻帝的登基本來不合袁紹的意願,所以袁紹沒有採納。
5、高覽,三國演義中高覽是被趙雲刺死的,但三國志中並無記載。高覽與顏良文丑張郃並稱河北四將,顏良文丑死的早,張郃後來身居五子良將,但高覽就沒有記載了。官渡之戰,曹操率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請,僅以輕騎救援,而命高覽、張郃率重兵攻曹營,營堅不能下,糧谷被燔,郭圖慚其計失,復譖於紹,高覽等忿懼,遂焚工具,率眾降於曹操 。高覽投降曹操後就默默無聞了。
4、張郃,張郃是河間鄚縣人,在漢末屬於河北人士,黃巾起事時就已經出道,擔任軍司馬的官職,在州里也算有點名氣。相比於張遼、樂進等人的軍吏出身,張郃的起點要高多了,跟孫堅有點相似,在漢末社會平民—土豪—士大夫的結構中,應該屬於土豪一級。 後來袁紹佔據冀州,最大的敵人是勢力兼及青冀幽並四州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曹操縱橫捭闔,削平中原各勢力的同時,袁紹基本上都在打公孫瓚及其黨羽。消滅公孫瓚的戰鬥中,張郃居功至偉,嶄露頭角,成為袁紹軍重要將領。 官渡之戰中,張郃降曹,導致袁紹軍崩潰,被曹操比為商朝的微子、漢朝的韓信。曹操精通史籍,比人並不是隨口亂比的,像許褚忠勇可嘉,就被比為同樣忠勇的樊噲,徐晃軍容嚴整,就被比為同樣治軍嚴格的周亞夫。
3、文丑,河戰公孫瓚,文丑表現的更是無比生猛,打的北平太守公孫瓚狼狽不堪,公孫瓚手下四位戰將一擁而上,文丑一人獨戰四人!威風不減!甚至還殺死一人,真可乃猛將也!甚至趙雲出場單挑文丑的時候,文丑在擊破了公孫瓚,獨戰四位將領,殺死一位戰將的體力下還能和少年趙雲全盛時代大戰個五六十回合,尚且不分勝負!真可乃超神也!可要知道的,演義裡面能和趙雲打個幾十回合的人不多。文丑算得上是其中佼佼者。
2、顏良,白馬之戰,那可算得上是顏良為將生涯上的巔峰!作為袁紹進攻許都的先鋒,顏良不光是展現了他的單挑能力,更是發揮了他的統兵作戰指揮能力,曹操的統兵能力各位都沒的說吧,在魏太祖曹操見到顏良軍隊嚴整的軍容,威猛的陣勢之後尚且汗顏。這足以說明顏良的統兵能力了,論單挑能力,秒殺了呂布舊將魏續,三個回合斬了宋憲,曹操驚呆了,趕忙問手下還有誰敢去和顏良挑戰,當時不算有名但是武藝不差的徐晃上陣,不到三十個回合敗下陣來,曹操不得叫關羽上場,刺殺了顏良。
1、麴義,東漢末年人物,袁紹部下。原為韓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叛變,擊敗韓馥,投奔袁紹。又擊敗叛變袁紹的匈奴單于於夫羅。界橋之戰中,麴義以精兵大破公孫瓚大軍,斬殺嚴綱,又回救被圍的袁紹。興平二年(195年),麴義合兵烏桓峭王、劉和破公孫瓚於鮑丘,殺鄒丹等二萬餘人。《三國演義》中麴義在磐河之戰,袁紹令麴義引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列於陣中,自引馬步軍於後接應。公孫瓚遣大將嚴綱為先鋒,鼓噪前來,義軍一齊俱發,麴義拍馬舞刀,斬嚴綱於馬下,直殺過界橋,擊敗公孫瓚,斬將奪旗,復引軍沖瓚後軍,正撞著趙雲,戰不數合,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
TAG:安襄帶你看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