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還需要更多蘇35嗎?性能有限技術過時,已毫無必要

中國還需要更多蘇35嗎?性能有限技術過時,已毫無必要

中國需要更多的蘇35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蘇35的採購過程中,中國對蘇35的重視程度是在不斷降低的;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原本一直在開發的蘇35座艙界面中文化的項目被徹底放棄。

這意味著蘇35的駕駛員,將被限定在此前駕駛進口以及國內組裝的蘇27sk/ubk和蘇30mkk的老飛行員中;因為只有這些飛行員,才能熟練的掌握俄語,完成對蘇35的掌握。

而從技術規律上講,蘇35確實是27sk家族的完善階段改型;但是其技術層面上相對於中國戰機的優勢,只有兩個方面多一點:其一是新型號K36彈射座椅的救生性能,其二是117S發動機的採用。

再剩下的性能優勢,就只是相對於國內的殲11B、殲15、殲16等同屬於蘇27家族的機種,擁有結構壽命和飛行性能、操縱性上的優勢——這高度依賴於蘇35全新的綜合化數字電傳飛控系統。

比如傳統上蘇27家族由於是半電傳(縱向)半機械(橫向和航向)飛控混合的產物,無法實現解耦飛行控制——飛機要升高,必須先把機頭拉起來向上。

減速板在蘇27家族中,是飛控落後的特徵

而後期的三代機種——比如殲10,都可以實現解耦飛行控制,前後的翼面在電傳計算機的控制下,能夠相互組合協同工作——比如鴨翼與襟、副翼一起偏轉,或者襟、副翼與尾翼一起偏轉,控制戰機不需要把機頭翹起或者下俯,就能在姿態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或者降低。

這個功能的另一面,就是突風抑制能力;可以保證戰機在突來的陣風中保持飛行穩定,對於低空突防、空中加油、著艦(艦載機上)等意義重大。蘇35上最明顯的一個氣動改進,就是取消了背部的減速板;其減速功能顯然是由襟副翼、平尾、垂尾方向舵聯合控制實現,這是其飛控功能巨大進步的體現。

蘇35背部取消了減速板

但問題是,蘇35平台改的再好,也只是一架開起來更輕鬆、更安全、壽命更長的蘇27。特別是在關鍵的航電設備上,蘇35的航電構架和殲10B/C是有代差的,其被動相控陣雷達的性能也令人失望。

而最為致命的一點是,由於政治和技術上的多重因素影響,蘇35的俄系火控並不能整合國內現在自主研製的多種武器——特別是在中國商談引進蘇35之前,尚未研發成功的霹靂10、霹靂15和多種對地對海精確制導武器。

這使得無論是制空還是執行攻擊任務,蘇35的作戰能力發揮比其它國產機種都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陷,而且在未來隨著更多新型武器的服役,這個差距還將越來越大。

殲20

僅從蘇35自身來說,它的作戰性能對於已經批產殲20併入列服役的中國,吸引力已經降低到了谷底的位置。

何況蘇35最大的優勢:結構和飛控都是可以抄過來的,國內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了。這種飛機對於中國的最大吸引力,實際上還沒有它的兩台117S發動機來的高。

中國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再去增購蘇3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中國搞不得六百噸大飛機:全球最大就是全球最賠,歐洲人已經失敗
俄新超聲速戰略轟炸機上天,美中不屑:飛的太慢死路一條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