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形意拳三體式練習要點

形意拳三體式練習要點

凡練形意,入門首須站樁,或為混元樁,或為三體式不拘。三體式是基本之基本,三體式練得好,人就等同一座會走的山,推之不動,渾元一體,身法靈動又是另一種功夫,是練十二形及以猴形為主才能顯現的靈活身法。初習三體式亦以雙重為宜,蓋單重較為吃力,初學習之易憋氣。一憋氣,則氣血必有失松和。真正練明勁之法,先站三體式片刻乃至半個時辰自感神氣圓滿,勁力通達,然後開架練拳。練時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氣,不使用拙力為要。初習者更不能求快,應一式一式地練,力求步穩身正周身不失松和均勻,呼吸不失自然,胸腔不能緊張,發力要求鬆緊得當。練後散步拍打以消火氣。樁功站得好,不僅拳術基礎紮實,而且一站氣沛周身,掌指、勞宮穴的熱流、氣感,雖處於靜態,卻有抻筋撥骨、調整五內、驚起四梢之效。站樁要松、靜、自然,四肢百骸要放鬆,內心要安靜,盡量去除雜念,不要刻意追求,也不要稍有感覺就覺得是否得氣、得內勁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可能過兩天,這些感覺就消失了。養氣、練功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成的,臻極境者,一由虛心,一由恆性。要避免三害,即挺胸、努氣、拙力。內氣不是有形有象的,看不見摸不著,初學者往往努氣拙力,而自以為是,越是這樣,反而背道而馳,越走越遠了。所以要保持自然,以舒適為度。開始會覺得很累,堅持就能體會到這就是氣功,站樁就是養氣。

樁功最根本的作用是強體增力。站樁時,目光要遠大,眼神放出去。打拳時,目光盯著指尖或拳根,隨著拳勢而盼顧,但餘光仍要照著遠方,這都是將意發之於外的訓練法。形意拳練神不練力,有了神也就有了力。三體式是最重要的技擊樁,不要一開始就按八字訣、九歌以及脈絡、氣路等要求,樣樣都求,什麼也求不了。上肢關鍵在於拔背,裹、墜肘、伸、頂手;下肢及腰關鍵在於夾剪步和三七勁上;加上周身橫豎,背順勁擰成一體。經過手抖、腿顫、氣浮的肌肉酸痛關,就會進入心靜、意氣貫四梢的境界,再求外型、內意的規範。隨著樁功的深入,要在樁中找勁,追求形意的整體勁。練出整勁,一個上步,脊柱帶動,就不僅僅是撞勁了。要內練須從樁功入手深入。想把握形意精華,得在樁功上下苦功夫。作為搏擊入門,樁功站到心清氣爽,內外舒適,就可進行五行單操,並在單操中練樁,交替進行。

第一部分

初學者練習三體式的目的,一方面在於熟悉形意五行拳拳架,另一方面在於提高人體頂項胸腹四肢骨節各方面的素質。因此,初學者主要是在保持正確的身架方面下工夫。可用力可不用力(主觀),時不時地會使上僵力(客觀),無所謂,這是必經之過程。力必由僵至順,否則無法知道僵與不僵。主要是耐受,耐受身架之不適,肌肉骨節之酸痛及發熱出汗膚癢等不適。一旦能保持正確的身架30--60分鐘不散而無任何不適之時,再持之半月即可適應打拳之需要了,進而可以學習五行拳矣。

第二部分

進而習五行拳,練習重點三體式比五行拳約七:三,練習三體式時仍以耐受為主,而打五行拳則重在發力,不管有無整力,勁順與不順,均鬚髮勁,因為勁必由不順而至順,持之數日(長者可以一兩年,短者三個月足矣)改三體式比五行拳約五:五,此時則需練勁。

第三部分

行家練法:對於練形意有成、功力高深者,練習三體式重在神的修為。可以用靈字形容,即站三體式練靈勁活勁。

站三體式36口氣就可以,不要太累,但要勤站。自然呼吸在大約2個月左右自然就成了腹式呼吸了。站樁的目的是增加腿力,更重要的是放鬆身心的目的,在保持動作要領的情況下,盡量放鬆。松胯不是蹲得低,而是感覺髖關節松沉的坐在腿上,要注意體會這種感覺。放鬆了,有了基礎,再慢慢放低架子。要體會放鬆,也很不容易的。年輕時應有一些輔助功法,讓肌肉發開來。這樣有利於為以後的內勁訓練打下基礎。俯掌為督脈勁(陽面勁),而立掌為任脈勁(陰面勁),兩者都有側重,陽面即背面,陰面即胸腹面。俯掌容易得氣,立掌容易得勁,想早得氣感,立掌較快較強烈。

並步,上左步一膝半(前後腳距離一膝加一拳),雙膝曲,前膝關節夾角165度左右,後膝關節夾角145度左右,前足微內扣(約15度),後足掌與兩足軸連線夾角約45度,前膝內扣,後膝內裹(轉後胯使後膝裹向內側),上身與後大腿於一垂線上(即垂直於地面),後小腿與地面夾角約45度,(前三後七,即為重力分配於前腿三分分配於後腿七分)兩胯內收,斂臀勿使後撅(即所謂提肛撮谷、穀道內收也)腹式呼吸,右手掌根貼於臍下丹田處(臍下二寸)肘與肋貼,左手前伸,食指挑起與鼻尖相對(三尖相對:前手食指尖、鼻尖、前腳尖相對)(前挺後蹋是指前手掌挺勁五指順向前挺,後手掌蹋勁五指皆翹,前手腕順後手腕儘力曲)肘內扣,沉肩順勁,墜肘護腋,含胸拔背,頜收項順頂懸。

三體式前足可虛可實,著重在於後足。以後練各形式亦有雙重之式。以至極高、極俯、極矮、極仰之形式,亦總不離三體式單重之中心。單重得其中和之起點,動作靈活,形式一氣,無有間斷耳。雙重三體式者,形式沉重,力氣極大。惟是陰陽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顯,剛柔不判,虛實不明,內開外合不清,進退起落動作不靈活。三體式不得其單重之中和,先後天亦不交,剛多柔少,失卻中和,道理亦不明,變化亦不通,自被血氣所拘,拙勁所捆。若得著單重三體式中和之道理以後行之,無論單重雙重各形之式,無可無不可。兩足要前虛後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於其內,要純任自然虛靈之本體,是為拳中純任自然之真勁。是用規矩之法則,縮回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於內,正氣復初,血氣自然不加於其內,心中虛空。初學入門,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手足動作合於規矩,謂之調息。練時口要似開非開,似合非合,純任自然。舌頂上齶,要鼻孔出氣。平常不練時,以至方練完收勢時,口要閉,不可開,要時時令鼻孔出氣。說話、吃飯、喝茶時,可開口,除此之外,總要舌頂上齶,閉口,令鼻孔出氣,至於睡卧時,亦是如此。練至手足相合,起落進退如一,謂之息調。練武藝者,是雙重之姿勢,重心在於兩腿之間,全身用力,清濁不分,先後天不辨,用後天之意,引呼吸之氣,積蓄于丹田之內,其堅如鐵石,周身沉重,站立如同泰山一般。若與他人相較,不怕足踢、手擊。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若練到至善處,亦可以無敵於天下也。練道藝者,是三體式單重姿勢,前虛後實,重心在於後足,前足亦可虛、亦可實,心中不用力,先要虛其心。用勁者,非用後天之拙力,皆是規矩中之用力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術天地 的精彩文章:

形意拳的核心

TAG:武術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