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智與情感,今天說說東野圭吾

理智與情感,今天說說東野圭吾

REBORN

 REBORN

門脅麥 

00:00/05:33

*作者按:今天的配樂是根據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改編的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主題曲。

很小的時候,迷上了偵探小說,我以為,除了福爾摩斯之外,我不會對這類型的其他作品著迷。而現在,kindle中竟然有一個「東野圭吾」的文件夾,我才發現,問題嚴重了。

第一次看東野圭吾,是幾年前的《解憂雜貨店》,那個時候書店裡進門的櫃檯都會有這本書,讀完覺得,真是溫馨可愛啊,一個人成就人的溫馨故事,夾雜著一些穿越與推理,很精緻。寒假看了這部電影,節奏很慢,卻很細緻,一如日本人的風格。又一次,好奇,這些年書店進門的主推櫃檯東野圭吾的作品是越來越多了。那麼,就從《嫌疑人X的獻身》開始吧……

意外的,已經很少看小說的我,一部接一部,開始就不願停下。先後看過《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聖女的救濟》《惡意》《新參者》,不一樣的感受,一樣的吸引人,於是,今天說說東野圭吾,說說他的作品為什麼吸引人。

作為推理小說的視角:

不一樣的偵探,不一樣的味道

一般,同一個作者的推理小說會有一個固定的班底,比如,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連同他的可愛搭檔華生醫生和他們居住的倫敦貝克街221號B及房東太太,是廣大書迷太熟悉的組合;再比如,阿加莎筆下經常有那個特別能叨叨、特別能聊天的大偵探波洛。

而在我看過的東野圭吾作品中,卻沒有多次反覆出現的「固定班底」,核心的「偵探」角色經常變換,這樣推理的重點和分析方式就會有所不同,不會產生審美疲勞。比如,刑警草薙和物理學教授湯川這個組合就會涉及到科學領域的問題,警察加賀恭一郎擔當「偵探」的作品中就會通過抽絲剝繭的觀察產生一個又一個反轉。

除了角色設定,推理過程鋪陳的過程也是比較細緻的,雖然結果總是意外的,可是回顧一下,還能嚴絲合縫。一個讀者初次閱讀時沒有發現的細節往往成為最後扭轉乾坤的關鍵,這可能是因為作者對於同一個角色的邏輯感情線貫徹比較徹底。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中的數學家石神本來是一個醉心於數學推理,對於個人形象生活瑣事完全不在意的角色,可是就因為有一次和物理學教授湯川外出時,對著玻璃門就個人形象叨叨了幾句(大致是說自己不夠帥),就被湯川抓住了這個不合邏輯的點,最終發現他為了幫助自己暗戀的對象,用一場犯罪來掩蓋另一場犯罪。

作為社會縮影的視角:

理智與情感的衝突,合情又合理

我認為,最成功的小說就是「大時代,小人物」,經典的文學作品總是和時代背景合拍的,裡面的人物雖小,其命運一定是在時代大環境作用下發展變化的。東野圭吾的小說不僅僅是一個一個精緻的推理過程,更重要的是,每部作品都揭露了一個或幾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挖掘了人性中理智與情感的衝突。

正如作者在《新參者》最後通過警察加賀恭一郎說的,查找犯罪的原因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預防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東野作品中的犯罪、每個角色,都不是簡單的對與錯,兇手也不能簡單的判定為好人或壞人,如果讀者換位思考,未必會作出更好的選擇。

《白夜行》的時間跨度很大,涉及不同年代的不同犯罪,比如偽造銀行卡盜取、盜版遊戲等,是時代的縮影,而誘發一系列悲劇的引子則是令人髮指的孌童事件。《惡意》裡面揭示了文學圈兒的「影子作家」問題和校園暴力問題。《新參者》的犯罪則產生於父親對孩子的無限制溺愛。《聖女的救濟》中妻子設局殺死了丈夫,是因為丈夫僅僅把妻子當成生育的工具,一發現妻子不能懷孕就選擇拋棄。

除了精緻的推理,讓讀者回味的應該就是這些黑色卻又現實的問題了。看似很遠,實則很近,如果每個人都選擇性失明或逃避,問題非但不會解決,反而會釀成一個又一個悲劇。

而那些兇手呢?《白夜行》中的雪穗,是大家所說的「惡女」形象,任何可能阻擋她或者暴露往事的人都會遭到無情的襲擊或報復,她和亮司如兩個永在黑夜行走的人,將真實的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可是那一切罪惡的源頭是自己很小的時候被自己的母親推出去做交易,那麼誰是真正的「惡」呢?

《新參者》中的兇手岸田先生是稅務事務所的主任,他為了幫助兒子還賭債,維持兒子兒媳奢侈生活的花銷,挪用數額巨大的公款,在擔心事情敗露時,無情的勒死了無辜的三井女士。直到自己被查明為兇手,他還在和警察說是因為自己賭博成癮,為了還賭債才挪用公款。而他的兒子,則天真的以為,父親給的幾千萬都是合法收入。那麼,這又該怪誰呢?

《惡意》在查明兇手的過程中,對於誰是懷有惡意的那一方,出現了幾次反轉。如果不是加賀恭一郎的敏銳,不放過一個疑點,誰又會想到,這個殺人事件竟然是幾十年前校園暴力的延伸。這種惡意,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可如果沒有妥善的遏止,悲劇的殺傷力是沒有上限的。正如那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從這個視角出發,東野圭吾的作品格局還是相當高的。竊以為,這是他的作品吸引人的最重要的因素。

作為文學作品的形式視角:

敘述方式與結構

除了角色、情節內容,文學作品在形式上的創新也能錦上添花。以前我對這方面沒有特別感覺,直到春節期間讀了那本《我的名字叫紅》,意識到,不同的敘述方式與結構是能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的。全書每一章換一個視角,但全部都採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就這樣,接力的講完一個故事。

東野圭吾的作品中經常轉換切入視角,好似有幾個分組導演各自負責拍自己的視角,然後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這樣的好處是:易於設置懸念,這個角色無法解決的疑問將在下個角色的故事中得到解答,不了解「曾經的故事」就無法破解案件。此外,也不會讓讀者產生厭煩,始終集中精神,生怕遺漏了重要線索。

最開始的引子往往埋到最後才挖出來,於是閱讀的過程中即使發現了兇手也總是在問為什麼為什麼,直到最後一章,也許就那麼幾句話,一切迎刃而解。

充滿反轉,如同看諜戰片,不到最後都不敢百分百確定究竟該歸咎於誰。比如《惡意》到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真兇已經落網了,那麼後面講什麼?就圍繞為什麼殺人去探尋那過去的故事,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反轉,最後歸結於校園暴力。

就是這樣,誠意向大家推薦東野圭吾的作品,除了《白夜行》,篇幅都不長,不費時間,又是很好的頭腦鍛煉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小姐和溜溜球 的精彩文章:

TAG:橙小姐和溜溜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