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澤遜:近代著名藏書家

杜澤遜:近代著名藏書家

原標題:杜澤遜:近代著名藏書家



李盛鐸,字嶬樵,一字椒微,號木齋,晚號麟嘉居士,江西德化人,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山西巡撫。入民國,任北洋政府大總統顧問、參政院參政、國政商榷會會長等職,晚年寓居天津。藏書處曰木犀軒、麟嘉館等。倫明《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德化李木齋盛鐸,早年購得湘潭袁漱六卧雪廬書。聊城楊氏書最先散出者,如《孟浩然集》《孟東野集》《山谷大全集》等,皆百宋一廛故物,君皆得之。所蓄亦不限於古本,吾國今日惟一大藏書家也。」李盛鐸1934年去世,1940年其子李滂將藏書售歸北京大學圖書館,該館編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李氏書目》於1956年印行。李氏售歸北大的藏書共9309種59691冊。其中善本書五千餘種,宋元本達301種,舊抄本、稿本、批校本為數眾多。日本古刻本、活字本、舊抄本及朝鮮銅活字本等達一千餘種。傅增湘評論李氏藏書說:「量數之豐,部帙之富,門類之賅廣,為近來國內藏書家所罕有。」又說:「其可貴,要以舊抄、名刻之名品豐富、包羅萬象為最。」(《藏園群書題記》附《審閱德化李氏藏書說帖》)李盛鐸生前除編有《木犀軒收藏舊本書目》《木犀軒宋本書目》《木犀軒元板書目》外,還撰有《木犀軒藏書書錄》稿本二十冊,著錄一千四百六十四種。李盛鐸還喜校書,並撰題跋。近年北大圖書館古籍部張玉范主任已將李氏題跋輯錄成集,共173篇,又將《書錄》稿本加以訂補,合為《木犀軒藏書題記及書錄》,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又張玉范、沈乃文主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錄》,收入174種精品的圖版,大半為木犀軒故物,可以參閱。

傅增湘,字潤沅,號沅叔,四川省江安人,光緒二十四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直隸提學使等職。北洋政府時期曾任教育總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長等職。1949年10月20日去世,年七十八歲。傅氏收集善本始於辛亥,自謂「逮辛亥解組,旅居滬瀆,得交沈寐叟、楊鄰蘇、繆藝風諸前輩,飫聞緒論,始知版本讎校之相資,而舊刻名鈔之足貴,遂乃刻意搜羅」(《雙鑒樓善本書目序》)。二十年間,孜孜以求,成為藏書大家、校勘名家。傅氏先人收有元刊《資治通鑒音注》,1916年傅增湘收得百衲宋本《資治通鑒》,遂名藏書處為「雙鑒樓」。1928年又收得南宋內府寫本《洪範政鑒》,遂取代元本《通鑒音注》,仍稱「雙鑒」。三十年代傅增湘年近六十時,已校書萬卷,並編成《雙鑒樓藏書目錄》四卷、《雙鑒樓藏書續記》二卷,著錄善本1238種。又編普通書為《藏園外庫書目》,著錄3347種,十餘萬卷。七十歲時又將六十歲以後所收善本249種編為《藏園續收善本書目》一卷。傅氏晚年曾將生平所收宋元善本重加審訂,命其子忠謨編為《雙鑒樓珍藏宋金元秘本書目》四卷,計收錄宋刻本108種,宋寫本1種,金刊本1種,元刻本59種,都169種。又總括平生校書797種16301卷為《藏園校書錄》四卷。傅氏六十歲以後生計漸窘,早在庚午(1930)小除夕作《雙鑒樓藏書續記序》時已自雲:「偶自檢視,則目存而書去者,十已二三。」知六十歲以前已多有出讓。1933年又讓出宋元抄校本120種給王綬珊九峰舊廬,1939年出讓《周易正義》給陳清華(澄中),1942年出讓宋元抄校100種,經上海書商轉歸陳群澤存書庫。後又出讓北宋本《史記集解》、宋蜀本《南華真經》給史語所。其餘善本及手校本則或捐或讓,大都歸北京圖書館(參傅熹年《記先祖藏園老人與北京圖書館的淵源》,載《北京圖書館館刊》1997年第3期)。傅氏一生獲見宋元刻本、名家抄校極其豐富,皆有記錄,經文孫熹年先生整理為《藏園群書經眼錄》《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出版。又所撰善本書跋,生前大都發表,晚年曾作修訂,亦經熹年先生匯為《藏園群書題記》二十卷出版,計收580篇。至於散見各書首尾之題識,數量尚夥,不在其中。以上三大著作均可信今而傳後,足以說明傅增湘為民國間第一版本大家。


張鈞衡,字石銘,號適園主人,浙江烏程人,光緒二十年舉人。家世從商,以經營絲綢及鹽業致富。平生喜藏書,所收多宋元舊刊、名家抄校。1916年請繆荃孫代撰《適園藏書志》,收宋本45部,元本57部,黃蕘圃校跋本26部,名家抄校及罕傳之書近百種。鈞衡1927年去世,其子乃熊,字芹伯,一字莛圃,承其父業,益加收集。1941年編《菦圃善本書目》,著錄宋本88部、元本74部、黃蕘圃跋本101部,共著錄善本1200部。這批書於1941年由張壽鏞、鄭振鐸等代中央圖書館收購,現藏台北。適園藏書鈐「張鈞衡印」「石銘秘笈」「擇是居」「石銘收藏」「烏程張氏適園藏書印」「菦圃收藏」等印記。


劉承干,字貞一,號翰怡,別號求恕居士,浙江吳興南潯鎮人,生於光緒八年(1882),卒於1963年。祖父劉鏞,以營蠶絲致富。父劉錦藻,光緒二十年進士,撰《皇朝續文獻通考》著名於世。承干出生書香門第,復饒於資,性喜藏書,藏書處曰嘉業堂,馳名海內外,至今保存完好。劉承干《嘉業藏書樓記》:「溯自宣統庚戌,開南洋勸業會於金陵,瑰貨駢集,人爭趨之。余獨徒步狀元境各書肆,遍覽群書,兼兩載歸。越日,書賈攜書來售者踵至,自是即有志聚書。逾年辛亥,武漢告警,烽燧達於江左,余避居淞濱。四方衣冠舊族,避兵而來者日益多,遂為中原文獻所聚。如甬東盧氏之抱經樓、獨山莫氏之影山草堂、仁和朱氏之結一廬、豐順丁氏之持靜齋、太倉繆氏之東倉書庫,皆積累世之甄錄,為精英所鍾聚,以世變之日亟,人方馳騖於所謂新說者,而土苴舊學,慮倉卒不可保,為余之好之也,遂舉而委賈焉。而江陰繆藝風參議、諸暨孫問清太史,亦各以宋元精槧,取值畀余。論者或喜書之得所歸,余亦幸適會其時,如眾派之分流,而總匯於茲樓,以償夙願。都計得約六十萬卷,費逾三十萬。」劉氏書以明刊本、抄校稿本見長,均逾二千種,清人集部約五千種,亦蔚為巨觀。1941年以二十五萬元售給中央圖書館明刊本一千二百餘種、抄校本三十六種。經收者徐森玉、鄭振鐸,蓋拔其菁華以去。清人集部大都在建國後讓歸復旦大學圖書館。其《永樂大典》四十餘冊抗戰中售給大連滿鐵圖書館,後為蘇軍掠去,建國後璧還,現存北圖。南潯嘉業堂及所余圖書、書版均歸浙圖。劉氏於民國間曾刊刻圖書多種,「網羅前哲遺編,曰《嘉業堂叢書》;彙集近儒述作,曰《求恕齋叢書》;限鄉賢所著者,曰《吳興叢書》;闡性理微言者,曰《留余草堂叢書》。又精槧影宋《四史》《晉書斛注》《舊五代史注》及金石諸書」(《嘉業老人八十自敘》)。所刊皆孤本及罕傳之本,並延海內通人如繆荃孫、葉昌熾、王舟瑤、陳毅、孫德謙、楊鍾羲、況周頤、董康等主其事,多綴序跋,述其原委。計刻三千餘卷,為不朽盛業。劉氏又聘繆荃孫、董康、吳昌綬等為撰《藏書志》,近經復旦大學吳格先生精心整理為《嘉業堂藏書志》(附刻書序跋)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劉氏藏書印以「劉承干字貞一號翰怡」白文方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朱文方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朱文長方印較常見。


周叔弢,名暹,以字行,別署弢翁、老弢,安徽東至人,1891年生於揚州,1914年移居天津。1984年去世,年九十四歲。藏書以宋元舊刊及名家抄校本為主,藏書處曰自莊嚴堪。傅增湘《題周叔弢勘書圖》雲:「旅津二十年,殖業餘閑,無日不以訪書為事,廠肆之人,苕舟之估,麇集其門。內而天府館庫之舊儲,外而南北故家所散逸,珍異紛羅,供其採擇。由是頻歲所收宋元古槧殆百帙,名鈔精校亦稱是。聲光騰焯,崛起北方,與木犀軒、雙鑒樓鼎足而立。」又雲:「懸格特嚴,凡遇宋刻,卷帙必取其周完,楮墨必求其精湛,尤重昔賢之題識與傳授之源流,又其書必為經子古書、大家名著,可以裨學術、供循諷者。至鈔校之書,審為流傳之祖本,或名輩之手跡,必精心研考以定其真贗。」(《藏園群書題記》附)1952年周叔弢以藏書精品715種2672冊捐獻國家,藏於北京圖書館,後由冀淑英編為《自莊嚴堪善本書目》。1954年將中外文圖書、雜誌3521冊捐南開大學。1955年將清刻古籍3100餘種22000餘冊捐天津圖書館,1972年將善本書籍1800餘種9100餘冊捐天津圖書館。1981年將敦煌卷子200餘卷、秦漢古璽900餘方及字畫、古墨多件捐天津藝術博物館。其餘零星捐獻貴重圖書文物又有多次。周氏藏書多鈐「周暹」白文小方印,而校勘題識,字畫端謹,皆愛書之意。

鄭振鐸,筆名西諦,福建長樂人,1958年出訪阿富汗、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時飛機失事身亡,年僅六十歲。鄭振鐸為現代著名文學家和學者,又是著名藏書家。1937年鄭振鐸《西諦所藏善本戲曲目錄跋》雲:「余性喜聚書,二十年來節衣縮食所得盡耗於斯。於宋元以來歌詞、戲曲、小說搜求尤力。」葉聖陶《西諦書話序》:「振鐸講究版本,好像跟一般藏書家又不盡相同。他注重書版的款式和字體,尤其注重圖版——藏書家注重圖版的較少,振鐸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就書的類別而言,他的搜集注重戲曲和小說,凡是罕見的,不管印本抄本,殘的破的,他都當寶貝。」趙萬里《西諦書目序》:「《詩經》《楚辭》,到戲曲、小說、彈詞、寶卷,面面倶到,齊頭並進,四十年如一日。」鄭氏去世後,夫人高君箴把全部藏書捐獻國家,藏於北京圖書館。冀淑英《辛勤聚書的鄭西諦先生》:「他以畢生精力辛勤收集中外圖書17224部,94441冊,其中宋、元、明、清各代版刻都有,而以明清版居多數,手寫本次之,就數量和質量論,以一人之力搜集如此之富,在當代私家藏書中,可算是屈指可數的。」北京圖書館擇其精善古籍7740種編成《西諦書目》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書目》五卷,集部佔三卷,其中明別集306種,清別集762種,總集801種,小說682種,詞555種,曲667種,彈詞鼓詞299種,寶卷91種,均見專長。又史部傳記287種,地理199種,目錄295種,子部藝術334種,雜家313種,類書137種,叢書118種,亦富特色。鄭氏書不以宋元版見長,但罕見本特多,學術資料價值極高,為—般藏家所不及。鄭氏題跋有吳曉鈴輯《西諦書跋》二冊(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收640餘則,並有吳氏案語及注釋,頗為精善。鄭氏嘗代北京圖書館購《脈望館鈔校古今雜劇》,又代中央圖書館在上海收購古籍善本(其中劉氏嘉業堂、張氏適園兩家書為大宗)。嘗輯《玄覽堂叢書》初二三集、《古本戲曲叢刊》初二三四集,皆善本影印,又撰《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中國版畫史錄》等,均傳世之作。鄭氏藏書印以「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行書朱文方印、「長樂鄭氏藏書之印」篆書朱文長方印為常見。


摘自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123-128頁。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御容復原,一睹天人之姿!
實錘!@國家圖書館 你買了件贗品還當個寶……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