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發財:被潑髒水的尹志平

張發財:被潑髒水的尹志平

原標題:張發財:被潑髒水的尹志平



筆者上高中時看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特別不喜歡小龍女,覺得她裝得有點過,純潔得好像雞蛋清一樣。直到尹志平出場,冰清玉潔的雞蛋終於變成了滷蛋。心驚肉跳、漪念叢生後,竟有了一絲莫名快感,滿足了破壞欲,滿足了荷爾蒙。

很遺憾,這件事只是意淫而已,真實的尹志平純潔得比小龍女還像雞蛋清。


關於尹志平的事迹,集中在其徒弟編撰的《清和真人北游語錄》一書中。據記載,尹志平祖籍河北滄州,宋朝時其先祖遷徙至山東萊州,為書香門第,祖上「皆讀書登進士第,仕至刺史者蓋七人」。尹志平本人也是個讀書種子,幼年時便是神童,記憶力超群,據《清和真人北游語錄》一書紀載,他自述說:「吾生三歲,其見聞之事,耿耿不忘於懷,五歲入學,不出冬三月,能記《孝經》《論語》二經,雖使日記千餘言,猶有餘力。」這是艷羨死金魚的恐怖記憶力,灌孟婆湯都沒用,萬事都記得一清二楚,除了欠別人錢。尹志平讀書背書之餘,亦勤于思考,5歲時就跟小區看門老大爺一樣,不斷追問自己:「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很遺憾,這次終極追問到最後,什麼也沒追問出來。估計和尹志平俟考問題的環境有關,尹志平當時「心思惘然,坐於大桑之下」,如果把桑樹換成蘋果樹,可能「萬有引力」就被他發現了。


按照這聰慧的資質,尹志平本可以當刺史的,但他無心學業,卻對玄幻陰陽學說興趣頗濃。他7歲時遇關西王大師,一語相契;14歲再遇「全真七子」中的馬鈺,決定棄家入道,然而他爹堅決不允許,將其反鎖於家中。尹志平對這個封建家庭的抗議行為主要是「默禱於北辰之下,每至千拜」,腦袋磕得又紅又腫又大,彷彿小龍蝦。除了抗議,求道心切的尹志平如同被拐賣的婦女一樣,只要逮著機會就跑,跑了就抓,抓了再跑,鞋底越跑越薄,速度越來越快。五次三番之後,他爹萬般無奈,同意他離家,尹志平臨行前,他爹嘆息道:「可惜了一棵田徑好苗子。」

出塵離俗的尹志平先是在昌邑縣修道。大約是幼年時在桑樹下想問題沒想通,所以這次他改在桃樹下思考,很認真也很勤奮,「每過半夜,有時不知天曉」。


夜長夢多,不睡事多,莫名其妙的怪事出現了。據《清和真人北游語錄》一書紀載,某晚四更,尹志平正打坐時,忽然來了個非塵世人,道骨仙風,金光玉澤,瑩然相照,定睛細看,原來是「全真七子」中的「長生子」劉處玄。劉真人走到尹志平面前,一刀就把他的腦袋卡砍掉了,想了想,又把他安上了。十天後,劉真人又來了,這次他把尹志平的心挖出來,又安回去了。再過了十天,劉真人帶了一堆吃的來,尹志平剛吃完,他又開膛破肚給摳了出來。被劉處玄當成樂高玩具拆拆裝裝的尹志平認為這是「易吾之俗頭面」「去吾之俗面」「去其所損」,經過「開膛手傑克處玄·劉」的開膛破肚,尹志平脫胎換骨悟道了。


金明昌二年(1191),尹志平正式拜丘處機為師,遂執弟子禮,久之,盡得丘之教化,此後,又問《易》於郝大通,受籙法於王處一。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尹志平,應該就是在這期間認識了小龍女,並展開了後續的故事情節。


然而,真實的尹志平不可能做這類事。全真道「內修心性、外修功行」的修鍊,是以極端的禁欲主義為基礎的,七情六慾是成仙證真的大障,需要把生活欲求降到最低限度。全真道的教徒以頭陀式苦行著稱於世,倡修苦行,不準有妻室。尹志平更甚,除了清修,還要求自己減食、省睡、斷色慾,自少年入道,一生不近女色,他宣稱「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為重,多食則多睡,睡多,情慾所由生」。


尹志平生平事迹與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唯一吻合的情節是見成吉思汗。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派使臣劉仲祿徵召丘處機,通過尹志平的運作,促成了著名的跨雪山過草地的「西遊記」。尹志平作為隨行大弟子,與丘處機西覲成吉思汗於大雪山。

這次返城,途經山東,聽聞太行山戰亂,尹志平南下招降,平息叛亂,「道經太行山間,群盜羅拜受教,悉為良民」。經過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並通過平叛事件的渲染,尹志平由此道名四播,遠近尊禮,參道者不絕。


1227年,丘處機仙逝後,尹志平繼任全真道掌教。《元史》中特地記了一筆:「尹志平等世奉璽書襲掌其教,至大間加賜金印。」由此可知,尹志平是一位受國家認可的宗教領袖和受信徒愛戴的慈祥長者。此外,尹掌門文藝修養很高,所作詠懷、遣興的詩詞甚多,結為《葆光集》三卷。

所以,德高望重、積行累功、克己濟人、勤於誨人、嚴於律己、行善遠惡、清心寡欲、不慕榮利、甘居淡泊,才是真實的尹志平,其一生君子行徑,如果不怕緝毒警察,是可以改名叫「尹君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尋祖記:進行半月已陷入停滯!
鄭邪:極品女書痴錢綉芸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