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僅僅是一部倫理學著作嗎?

《論語》僅僅是一部倫理學著作嗎?

最初接觸《論語》時,老師說:「《論語》是一部倫理學書」,我也這樣認為,這個觀念持續十多年。後來發現這個觀點存在問題。這不僅僅是倫理著作,更全面來講,《論語》是一部人學著作,是一部如何成人的著作,是關於成人的方法的最早的最權威的著述。

其實我們任何人生下來,只是個人樣子,與動物差不多,離開了文化,是不可能成為人的。人一生下來,在人中有人權,正如動物一出世,在動物世界也有動物權一樣,動物權是否實現,那是生成鬥爭法則。人權的實現是不能按動物的生成鬥爭法則的,而是看是否成人。人形樣子,並不是就一定是能成人的。希特勒是一個人形的人,可按孔子的觀點,他並沒成人,算不得人。事實上我們也不把希特勒當人看,一個魔王!這個如何成人?《論語》給我們提供料一整套完整的成人方法。西方為糾其文化之偏,產生了人學。什麼是人學?什麼是人性?這都是一個人的問題,而不是動物性問題。現實是二則混淆不清。人學,面向個體和世界,反思自我並提升自身,最後才能成人。它關注人的心靈世界,追尋生命的意義,要為個體找到最適合的存在方式。它是關於人的存在、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學問。人學是通過反思人自身,通過思維邊界來反求諸己進而重新認識內外的一種學問。而《論語》正是這樣一部著述。

人的起點是什麼?在孔子看來就是家庭,從孝悌做起。這本質看也是人學的起點,個人的起點。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此更以孝悌解本。以仁釋道也。言孝是仁之本。若以孝為本則仁乃生也。仁是五德之初。舉仁則余從可知也。故孝經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如何由家庭而達人生,由人生而達社會,再由社會而達政治?這一點在《論語》中敘述的很多。可以說:孔子以《論語》為萬世立極,這一點其現實意義和作用超過了西方的宗教。難怪中國沒有西方式的宗教。而後來的佛教,道教不得不與孔子的思想合流,在此基礎上才立住腳。為什麼如此說?關鍵在於論語抓住了人之為人的根本,不是人,談什麼成仙成佛,也談不上基督的天堂。這些全是人的世界,而非動物世界。如果說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關注人,人為起點,人為歸宿,那麼後之道教、佛教大而化之,認為萬物含靈,經過修鍊即修行也可一步步為人。

後來的曾參作《大學》,進一步把《論語》的內容體系化,明確提出如何把《論語》的內容落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從而個人到天下,天下到個人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路徑,這成為後之世落實為己之學的核心,這是東方的個人主義,有效地把個人與社會結合起來,既讓個人成為自己,成就自己,也讓個人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融入社會,形成中國文化的基礎。其極端是個人的專制。這不同於西方的原子式個人主義,獨立於世,其極端在社會形成叢林文化。

從這些分析可以看出,《論語》關注不僅僅是倫理問題,而是以倫理為起點,如何形成一個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問題。雖有其歷史局限性,但是其基本論點卻值得我們弘揚和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在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德在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