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成化時期最早的一批青花瓷片,美!

明代成化時期最早的一批青花瓷片,美!

一、青花團鳳吊墜

鳳,這種美麗而又神奇的鳥兒,幾千年來,一直被人民看作是美麗和幸福的化身。人們認為她能帶來光明,讓祥瑞降臨於世。她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能生活得更加美滿幸福。

汲古齋藏品-青花團鳳吊墜

作為吉祥神聖的象徵,鳳鳥題材常常應用於宮廷、民間的各種各樣的工藝美術品上;歷代工匠畫師、民間藝人以極其豐富的想像力和藝術刻畫力,創造性地描繪出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鳳鳥紋樣。藝術家集天下鳥類之美麗於鳳鳥一身,遂使她的形象更加完美無瑕。在中國裝飾藝術史上,鳳紋以其獨特的民族形式和藝術魅力,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之一,當之無愧。

汲古齋藏品-青花團鳳吊墜

明清的「團鳳」圖案,最是獨具一格的飾模式,它與織物上的「團花」。器物上的「開圓」相配適,表現出特有的裝飾風格。團鳳多以鳳自身構成一個圓團,通常雙翅展開,尾翼飄拂適合於圓形之中。舊時多用作器物服飾上的花紋圖案。

汲古齋的此藏品正是明代成化時期最早的一批青花瓷片《青花團鳳吊墜》。畫工精湛,鳳凰姿態自然,筆觸靈動不死,發色精美,釉面光澤圓潤,乃上乘之作,實屬難得!

二、哥窯青瓷勒子吊墜

汲古齋藏品-哥窯青瓷勒子吊墜

勒子,古老讀音為lēizi,源於初始並非玉石瑪瑙,結繩後的繩子於生產勞動中的應用附件,將獸皮包卷繩上兩端用細繩繫緊,成為提握功能,後發展為更加耐用的石玉材料,直至成為飾品等等。也稱「蠟子」,文記主用「勒」字底下加個「玉」字旁,即「勒玉」,有圓柱形、扁圓柱形、束腰形、橄欖形等等,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單獨掛,也可與其他玉飾組合掛。 其讀音在後來,就有地方發音差異了。

汲古齋藏品-哥窯青瓷勒子吊墜

常見型制:一般有圓柱形、扁圓柱形、紡錘形、束腰形、腰鼓形、方柱形、扁方柱形、三角柱形、六角柱形等。

汲古齋藏品-哥窯青瓷勒子吊墜

汲古齋收藏的此勒子吊墜為很是少見的哥窯材質,釉水飽滿,紋路清晰,堪稱瓷中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汲氏陶藝 的精彩文章:

汲古齋 李申盛與高溫顏色釉

TAG:汲氏陶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