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推己及人難又難,無愧平生事大難
推己及人難又難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這是子貢很得意地講自己學問修養的心得。他說,我不喜歡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樣的情形加到別人身上。譬如有人罵我,我會覺得不高興,因此我也不罵任何人。換句話說,別人給我的痛苦、煩惱,我不喜歡,因此我也不願加給任何一個人痛苦、煩惱。
你說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的修養,多了不起!他向孔子報告了自己這個做學問的可貴心得。「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子聽了便說:子貢呀!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雖然沒有寫出來,但隱約中包含有孔子自謙的意味,等於說,就算我為師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為什麼呢?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只要是活著,一定煩惱了別人,這是必然的道理。譬如我們大家在這裡研究《論語》,蠻輕鬆的,等會兒回家一看:「太太!你怎麼搞的?飯沒做好!」我們在這裡享受,那個煩惱是加在太太身上的。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然後自己得到一點所謂「享受」,所謂「幸福」。所以子貢說了這些話以後,孔子說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們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賴於人,甚至妨礙了別人。不過,如能常生警覺,想到妨礙了別人時,盡量少妨礙一點,已經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說,絕對無私,絕對無欲,是做不到的。
老子也認為絕對無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慾」,已經很了不起。少私就公了;絕對無私行不通;絕對無欲做不到;少欲就是了不起。
所以替自己想時也能替別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當我想到需要拿扇子的時候,也問問他:「你要不要?」就了不起。假如說當我拿扇子的時候,我買扇子送給天下所有需要扇子的人,是做不到的,不但沒有這個財力,而且也缺乏這種能力。況且世界上有些人,你給他扇子,他拿了丟掉,為什麼?他有病還吹不得風呢!由此可知做人之難,道德修養之難。
有人說,我們後世的人景仰孔子,知道他了不起,那都是子貢的功勞。為什麼?孔子晚年的生活,很可能都靠子貢維持的。乃至揚名天下,子貢也大有功。
當時國際之間,不論外交策劃,工商界的聲望,戰略政略的顧問,子貢樣樣都行。而且子貢對孔子的認識非常夠,孔子死後,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大多都服心喪三年——就是對老師像對父母一樣,內心服孝三年。只有子貢廬墓三年——守孔子的墳墓守了三年。
中國人講究看風水的「堪輿」學中,相傳孔子在曲阜的墳墓也是子貢勘定的。起先孔子死後,同學們先看中了一個墳地,便是後來葬漢高祖的地方,但是子貢認為這個地方用來葬我們的夫子,是不夠的,因為那隻能算是一個帝王之地,我們夫子是千古聖人,這個地方是不夠格的。因此子貢決定葬在曲阜,這是風水家的相傳,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無愧平生事大難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這一節最後的「小子」,現在是罵人的——你這個小子——過去的意思就是「年輕人」。等於現在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這是他對學生的稱呼。
這一節話,為什麼加在《論語·泰伯》篇里?這是顏回死後,傳承孔子道統的曾子,對學問修養的經驗談。我們都讀過曾子所提出的,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己的學養——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他有病快要死的時候,「召門弟子」,這裡門人與弟子連起來用,就是曾子把學生乃至他的徒孫們,叫到前面來,吩咐後事。他說:「啟予足,啟予手。」根據這六個字,就知道曾子已經病得手腳都麻痹了。
說到這裡,我們要曉得,通常一個人生機的消逝,往往從腳部開始。試看嬰兒,躺在小床上玩,最早期是用兩腳蹬著玩,手不大動,這時候生命力在腳部,腳就是根。
到了幼兒時期,小孩子是坐不住的,兩隻腳總要跑,因為他生命的活力,在不斷的生長。到中年以上,漸漸腳不想動,而動手、動腦筋。年紀再大一點,一坐下,「二郎腿」翹起來了。再到晚年,「二郎腳」都不翹,最好是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兩隻腳架到寫字檯上去了,因為腳上沒有力氣了。
所以中國以前看相的說,老年人到冬天而腳心還發熱的,是長壽之相,其實是生理上兩腳還有生命的活力。且看老人,腳活動不靈活,走路吃力,腳已近死亡。越老下面越僵化,生命力沒有了,最後手也懶得動,只用腦筋。到了臨死的時候,除了少數的例外,一般正常的情形,是腳先失去知覺。現在西方正在研究「死亡的科學」,死亡成為了一種專門學問。這也是受了東方古老文化的影響之一。
所以曾子說「啟予足,啟予手。」因為他的病嚴重到快要死了。連自己的手腳在哪裡,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揮了。只有叫學生們,替他把手腳擺擺好,他這時只有用頭腦。
等學生們替他把手腳放端正了,然後他引用《詩經·小雅·小旻篇》的句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意思是做人做一輩子,常常提心弔膽,尤其是注重道德修養的人更難。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蓋棺論定」,一個人好與壞,要在棺材蓋下去的時候才可以做結論。不過我經常告訴朋友,據我的經驗,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蓋棺並不能論定。我就發現許多人,帶著冤枉進到棺材裡走了。絕對的好人,行善一生,到進棺材做結論的時候,人們對他的評論並不見得好。或者做某一件事,在蓋棺的時候覺得他錯了,將來也許又發現他並沒有錯,但已經太晚了。所以在我的看法,「蓋棺論定」這句話有時候也值得懷疑,有時蓋棺還不能論定。
本文摘自南懷瑾《論語別裁》,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臘八丨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貓來貴」,古人與貓的那些事兒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