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素有塞外明珠之稱的承德市,舊稱「熱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內涵豐富,形成了承德市獨特的旅遊文化資源。本期我們為大家推介承德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德琉璃萬壽塔、永佑寺舍利塔、普樂寺壇城八塔、圍場半截塔;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寬城黃崖寺塔群。

琉璃萬壽塔

琉璃萬壽塔所在的須彌福壽之廟是乾隆皇帝七十壽辰,西藏政教領袖六世班禪長途跋涉二萬餘里來到承德祝壽,為了迎接六世班禪,仿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在承德修建供六世班禪居住的。琉璃萬壽塔作為須彌福壽之廟的一個重要部分起到了信仰與崇拜的作用。佛教認為"塔即是佛、佛即是塔",建塔的目的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而表達的信仰與崇拜。琉璃萬壽塔的建立增加了寺廟建築的佛教意義,增加了人們的信仰崇拜。清朝皇帝藉助宗教,"因俗利導","因俗習為治",達到使蒙、藏人民傾心向化、心向中央政權的目的。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琉璃萬壽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為291.73平方米,建於方形白台之上,下部是白台雕砌,塔身為八角形,高七層,底層有廣闊的大廊,頂覆黃琉璃瓦。塔身上雕刻有精美的佛像。

琉璃萬壽塔就是一座典型的樓閣式塔,上有天蓋,左右塑卷草紋樣,中間鑲嵌八寶、襯以山嶽、波濤、雲氣等,整個呈龕形。璧外為塔廊,檐柱每面四柱三開間。正中明間較寬,柱枋以上施五踩單昂鎏金斗拱。石璧與檐柱之間以穿插枋相連,懸掛重蓮柱。蓮柱之間置華板,支撐單檐黃琉璃坡頂。廊檐頂上為石制八角形平座,周圍設石欄杆,下掛滴珠板。正中八角須彌座上,置八角七層黃綠琉璃飾面樓閣式塔。每層塔身上都有壺門八個,每個壺門裡雕刻一無量壽佛,寓意祝乾隆皇帝萬壽無疆,故此塔也稱「萬壽塔」。在每層塔檐的八個角上都掛有塔鈴,塔鈴主要用於驚走飛鳥,起到保護塔的作用。

萬壽琉璃塔塔體和佛像受自然風化雖有部分脫落,但是它的整體保存完好,無不彰顯建造它工匠師的智慧。

永佑寺舍利塔

永佑寺舍利塔又稱六和塔,在避暑山莊萬樹園東北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見杭州六和塔和南京報恩寺挺撥秀麗,為報其母恩,於京師仿建兩塔,並於次年在山莊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於此仿建一塔。後京師兩塔一毀於火,一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責任,一面引以為戒,加固山莊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歷時十年。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永佑寺塔為八角九層密檐式,高66米,建於高台之上。山莊的萬千氣象盡入眼底。塔廊內塔身八面石壁上均有石刻浮雕佛像,正南正北兩面各開拱券門。拾級而上,可逐層登至九層。每一層都有御題匾額,供有佛像,依次為:初禪精進,主尊為彌勒佛;二諦超宗,主尊為燃燈佛;三乘臻上,主尊為阿彌陀佛;四花寶積,主尊為不動佛;五智會因,主尊為毗盧佛;六通普覺,主尊為獅吼佛;七果圓成,主尊為不動金剛佛;八部護持,主尊為集濟王佛;九天香果,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南妙寶勝佛,北開花慶佛,東趣思趣王佛,西釋迦木王佛。舍利塔俊秀挺拔,為磚石結構,外檐飾以琉璃,巍然屹立於藍天白雲之下。

此外塔身內部有密宗彩色壁畫。各層檐斗歌功頌德、梁枋皆為琉璃造。塔頂鎦金銅鑄,重約400公斤。此塔突破了萬樹園的橫野平空,是避暑山莊勝景之一。

普樂寺壇城八塔

普樂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寺建築為漢藏結合式,西部依照漢族寺廟樣式由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正殿組成。東部為藏式城建築。主體建築旭光閣,重檐圓頂,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閣內頂部置圓形藻井,龍鳳圖案,龍鳳藻井中心雕金龍戲珠。藻井採用層層收縮的三層重翹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細,金光閃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壇城八塔位於普樂寺東半部。「壇城」實際是一座「曼陀羅」實體。「曼陀羅」是梵文的音譯,翻譯為「壇」或「道場」。

壇城共分三層:最外一層是周邊呈正方形的群房。四面各有門。面西是正門,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門殿內建有乾隆御碑。上面刻有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撰寫的乾隆《普樂寺碑記》。 「普樂」是由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引申而來。在兩側原有一個正方形的院落,它有72間單層廊房,現已不存。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第二層正方形石台,上面磚牆上有雉堞,方台四周正中都建有石拱門,拱門與門殿之間有甬道相連。正西拱門正中嵌有乾隆御書「舍衛現祥」石匾,意思是和舍衛國一樣,呈現吉祥之景。第三層也是台頂。台頂四角和四面的中間建有八座形狀相同、色彩各異的喇嘛塔。塔分黃、黑、紫、青、白五色,這五色是表示喇嘛教地、水、火、風、空「五行」之說。五色塔象徵五色土(中國九州之土呈五色),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八座塔分置八個方位,作為釋迦牟尼「八大成就」(佛生,成道,轉 法 輪,現神通,從忉利天下界、化度眾僧,思無量,入涅)的功德塔。象徵著清朝廷對四面八方進行長期穩固的統治。

圍場半截塔

半截塔,位於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半截塔鎮半截塔村村東北角,半截塔小學內,半截塔中學教學樓旁邊。該塔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是中國尚存的為數很少的元塔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塔在清朝中期已剩一半,遂有"半截塔"之稱。民國19年(公元1930年)當地士紳捐資重修,方具塔之全貌。據考古工作者實地考察,元代白塔建於元朝年間(公元1264年至1294年),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塔前有寺廟遺址,至今基石尚存。據其寺廟遺址出土的瓷器、陶罐、陶瓶以及磚瓦等遺物考證,當時因連年戰爭,大批兵卒為國捐軀。這座元代白塔是為了祭祀疆場死者的亡靈而修建。因此,元代白塔又叫「祭骨塔」。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半截塔, 塔基佔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為正方形,邊長10米,高8米。該塔為空心圓形,系 單體建築,為磚、木、石結構。塔正面為圓形拱門,用青灰石精細加工,砌築而成。塔座上磚砌三層,橢圓形塔身。每層正面均留拱門。塔身上端置寶珠形塔頂。

從拱門進去,內裝三層樓板和樓梯,供遊人上下,該塔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寬城黃崖寺塔群

寬城黃崖寺塔群位於寬城縣寬城鎮黃崖村。遍布塔群,或懸於峭壁,或藏於松柏之中,無人知曉其塔數,且山崖均呈赫黃色,清代整個黃崖山被蒼松翠柏所履蓋,林木茂盛,當時萬塔黃崖寺是關內外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1711年清康熙皇帝出巡至此,觀此山景,感概萬千,曾賦詩一首:"過黃土崖:紫塞黃崖出,丹梯百尺懸。草香遮細路,樹老卧青煙。地為時巡到,山當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駐馬望層巔",口封「 萬塔黃崖」故有"萬塔黃崖"之稱;遼金時期在崖塔之下建有一座寺院,故稱"萬塔黃崖寺"。

萬塔黃崖寺歷經千餘年的歷史滄桑,遭到嚴重破壞。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歷史與內涵

目前該塔群現存小型磚塔24座、石塔3座、石窯4處、建築基質建築基址3處、殘塔基70餘處。石壁上還發現古棧道遺迹、石佛像、八角形石經幢、灰陶大瓮、罐及宋代貨幣、石造像、磚瓦等文物,1996年對外開放。

1993年,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後語:

佛教自東漢引進中國,隨著佛教的興起,佛塔也從此在我國廣為流傳,並在燕趙大地生根發芽。燕趙大地上遺存著眾多的古塔,歷經千年風雨,它們見證了中華文明史和建築史的發展歷程

。由於地震、戰亂、自然風化、人為破壞等原因導致古塔消失、毀壞,即便這樣保留下來的河北古塔數量之多令國內外專家驚嘆不已。文化河北、藝術互動圈持續兩年多的時間關注介紹河北古塔系列,至此已經結束,但我們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愛護文物保護古塔不僅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更是義務,保護古塔,任重道遠。(

蘇冬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