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這個一隻耳朵的男人
梵高去世四十年後,當時的美國尚不知有這樣一位出色的荷蘭畫家。
年僅二十六歲的歐文斯通屆時正在巴黎被邀請參加盧森堡畫廊舉辦的一次畫展。就是這次很偶然的一次接觸,他為溫森特梵高筆下描繪出的騷動不安的世界驚詫不已,憑藉著滿腔熱血,他追隨著溫森特的蹤跡,尋覓他曾經居住和工作的每一處,並根據溫森特寫給弟弟提奧,又由提奧的遺孀翻譯出版的那些信件寫下了這篇打動人心的傳記體小說,《對生活的渴望——梵高傳》(常濤譯)。
這本書首印僅五千冊,曾一度被被美國十六家出版社拒絕,然而時至今日,它已被翻譯成至少八十種文字,銷出超過二千五百萬冊。
書中並沒有像往常的傳記一樣以人物的出生開頭,而是從溫森特在古比爾公司倫敦分店做畫商開始說起。
作者這樣的寫法突出了一個主題,即溫森特在尋找自己使命過程中經歷了怎樣悲慘的生活折磨,而他又是如何在迷茫、遲疑與各種考驗中發現與堅定了自己的能力,以及最後這些苦難又造就了怎樣的輝煌成就。
對溫森特的短暫的一生來說,從這裡開始,他將走向他最重要的十年,那也將是他最煎熬的十年。
出生於荷蘭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二十二歲的溫森特跟大部分我們這些年輕人一樣,不想繼承父親的職業,寧願到叔叔參股的畫廊里賣畫。一面不滿於自己的工作,一面又找不到自己人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就是在這裡,溫森特遇到自己的初戀,房東的女兒烏蘇拉,然而表白被拒後卻因為無法控制工作時的情緒又被調往布魯熱與幣拉姆書店。
溫森特這樣描述自己:
「臉和頭較英國人笨重,眼睛像深陷在石板道里一樣,鼻樑高高隆起,又寬又直,好像把小腿骨錯長到了臉上,突兀如山崖的額頭很高,和他濃重的眉毛與敏感的嘴巴之間的距離相等,寬而結實的大腮幫,有點短粗的脖頸,還有梵高家族共有伸出來顯得性格倔強的下巴」,
他從少年時代就有點兒怪癖偏執、鬱鬱寡歡,他的性格古怪從他愛上烏蘇拉可以看出。溫森特在準備對烏蘇拉表白之前的一天,曾有店員問他心情為何那麼愉快,他的回答是,「因為我很快就要結婚了!」,這顯然不像正常人幹得出來的事。
這段年輕時候的愛情來臨時,他只想一味地「給予」,隨時準備著全身心地奉獻出自己,在做書商期間,他仍然動不動一下班就走一夜的路程去看烏蘇拉的房子,看一眼又返程走回去。
儘管此時姑娘已經明確地拒絕了她,直到又一次他走到烏蘇拉家,親眼看到烏蘇拉與丈夫的離開溫森特才就此死心,至此收拾行裝,永遠地離開了英國。
離開英國的溫森特,來到博里納日與叔叔同住。同時他的姨夫,阿姆斯特丹的著名牧師,為他安排了教拉丁文、希臘文的老師,為他投考神學院積極攻讀做準備。
在這一年裡,溫森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讀聖經,吃完早餐讀七個小時的拉丁文與希臘文,直至太陽偏西,然後去老師那裡上課。然而一年以後,他又清醒了過來,意識到自己對正規教育的不適應,最終得吃敗仗。
在語文老師曼德斯的開導下,溫森特當即放棄了在阿姆斯特丹的學習,於8月進入一家福音傳道學校,而後被派往博里納日瓦姆村礦區作非正式傳教,直到他接到正式任命的這段時期,溫森特由父親每月寄來的資金維持生活。
人人都有一種正直的品格,如果他們保持這種品格,那麼無論做什麼,最終都會有好結果。……。你的一生中也許會時常覺得自己不行,然而你最終一定會表現出你內心的一切,而那就是你一生成就的證明。
然而正式任命並沒有多久,溫森特就被教會找借口解僱,加之在礦區生活期間的親眼所見與親身經歷使得上帝在他開始心裡退場。
這段悲慘的經歷讓他貧苦潦倒,連續的生病與飢餓讓他失去了健康的身體。
經歷了五次的失敗,溫森特失去了上帝,也失去了自己,生活失去信心的溫森特重新埋頭於書籍之中,他讀狄更斯、雨果和米詩萊,熟悉倫勃朗、米萊、德拉克羅瓦和朱爾迪普雷的畫作,慢慢地他拿起了畫筆開始畫矸石山上的煤黑子和黑金子女孩和婦人的素描。
「
「有關上帝的那些話其實全是孩子氣的借口和推脫,是一個下滑了的孤獨的人在寒冷、漫長的黑暗中,由於絕望而編造、散步的謊言,沒有什麼上帝,只有混亂——悲慘的、痛苦的、殘酷的、莫名其妙的、無盡無休的混亂。」
」
上帝雖然退場了,但弟弟提奧的登場使得溫森特漸漸恢復了精神。在虛度了許多歲月之後,溫森特如今可以肯定的說,他確定了今後他一生想要從事的事業,那就是畫畫。
從瓦姆村這裡開始,直到溫森特離開人世的十年間,弟弟提奧盡全力地、毫無怨言地給溫森特資助以幫助完成他的畫畫事業。
此後十年,溫森特開始過著流浪般的生活。
GIF
TAG:張家小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