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史以來影響力最大的自行車top25

有史以來影響力最大的自行車top25

在《史上最有影響力的25輛自行車(上)》一文中很多小夥伴都好奇為什麼沒有我們的二八大杠,別急,今天這篇包你們滿意。

13. 鮑登的Spacelander

圖片源自Wikimedia

英國工業工程師本傑明·鮑登為參加1946年的「不列顛能做」(Britain Can Make It)工業設計展而設計了一款充滿未來風格的自行車。鮑登的自行車追求空氣動力學效果,使用了包覆的遮罩系統來覆蓋所有活動部件,還擁有獨特的軸傳動系統。

鮑登的設計後來命名為Spacelander(太空登陸者),原本計劃在英格蘭和南非同時投產。不過最終都失敗了。直到1960年才在美國生產了不到600輛,如今已經是收藏價值不菲的珍稀品,售價高達15,000美元。

14. 施文-Sting Ray

圖片源自Schwinn

世文出品的Sting-Ray(魔鬼魚)是一輛「擁有跑車外觀的自行車」,1963年-1981年間上市銷售,是歷史上最暢銷的自行車之一。它配備了小巧的車架和非常高的車把,操縱方便、轉彎靈活,上手也快,推動了後來的BMX運動。

15. 標緻PX10

圖片源自flickr

「讓我回到自行車上」(Put me back on my bike)是1967年環法自行車賽上,英國車手湯米·辛普森在馮杜山離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他說的那輛自行車就是標緻PX-10。法國車手伯納德·泰維內也曾騎著它在1975年和1977年的環法上贏取過勝利。

但標緻PX-10最初並不是專為頂級職業車手設計的。事實上它的設計初衷是成為經濟實惠的高性能車款,但漸漸被大眾視為競速自行車。如今標緻PX-10是最有代表性的六七十年代自行車藏品之一。

16. Teledyne Titan

圖片源自flickr

這是自行車設計史上第一款鈦合金車架,於1974-1976年間上市銷售。品牌商聲稱車架重量僅為鋼架的2/3,重約2kg。不過,這款車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容易彎折和斷裂,因此當時的產量不超過2000隻。 它開啟了一個追求「更輕、更舒適的自行車」的新時代。

17. Breezer 元初系列

圖片源自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在公路車賽事的淡季,車手越來越喜歡騎車去越野、探索不同地形,因此也希望車子能夠適合非鋪裝路面的騎行。於是就有美國加利福尼亞車手給車子裝配了僅用拇指就能操作換擋的變速器和更寬的輪胎,以方便穿山越林。這樣的改裝大大改善了騎行體驗,不過直到1977年,加利福尼亞人喬·布里茲(Joe Breeze)才製作出第一輛專用于山地騎行的自行車。以布里茲命名的Breezer系列推動了山地自行車運動的發展。

18. Stumpjumper

圖片源自flickr

1981年,Specialized發布了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山地自行車Stumpjumper。最早的Stumpjumper為鋼架,重約13.6kg。雖然很重,但它依然大受歡迎,成為當時用途最廣的車款。Stumpjumper的面世為山地自行車的興起作出了重大貢獻,並成為80年代的標誌性車款。

這些年來Specialized仍然在生產Stumpjumper,只是設計上已經大為不同了。

19. 斯伯丁軍用特別款

圖片源自Wikimedia

1896年(譯註:外媒原文此處為1986年,經查實有誤),美國蒙大拿州米蘇拉堡軍營,少尉詹姆斯·莫斯獲准組建第25步兵團自行車隊,這是美國首支自行車部隊。A.G.斯伯丁自行車公司同意與莫斯共同設計推出專門的軍用車款。這支小隊由八名黑人士兵組成,接受了在各種地形條件下騎行的訓練。

斯伯丁軍用特別款的輪距為68英寸,滿載士兵裝備後重約59磅(約26.8kg)。 士兵們需要攜帶步槍和50發子彈騎車行進,最長行軍紀錄是從米蘇拉堡騎到聖路易斯,共1900英里(約3058km),耗時41天。

20. 飛鴿自行車Flying Pigeon

圖片源自flickr

在上世紀90年代,飛鴿PA-02可以說是風靡全球的「爆款產品」,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甚至將這種繁榮場面形容為「家家戶戶有飛鴿」。

經典款飛鴿為28英寸輪徑、鏈條全遮罩、帶後貨架、採用老式推桿剎車的單速車。自1950年以來,坐落於中國東北地區(原作者可能是對東北地區有什麼誤解,實際為天津)的飛鴿自行車廠製造了超過5億輛PA-02。不過它們從未進口到美國(除了在加利福尼亞展示過的一小部分)。

21. 蓮花108

圖片源自flickr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英格蘭諾福克市的邁克·布羅斯成為第一個探索自行車空氣動力學性能的人。在UCI(國際自行車聯盟)解除對一體化車架的禁令後,著名的蓮花賽車公司與布羅斯合作開發了一款新型超級自行車。

1992年,他們生產出了能將風阻減至最小的競速自行車「蓮花108」(Lotus108)。英國車手克里斯·博德曼騎著它在巴塞羅那奧運會4000米個人追逐賽上創下新的世界紀錄。1996年UCI決定進行干預,禁止了像蓮花這樣採用一體化車架的超級自行車,車手騎乘時的「超人坐姿」也被禁止。

22. 崔克 Oclv

圖片源自flickr

1992年崔克推出第一款全碳纖維設計的公路車架OCLV。OCLV的意思是「最優壓緊度、低空隙」(Optimum Compaction, Low Void),其碳結構工藝標準甚至超過了當時的航空航天製造標準。這款車架具備減震與舒適的優點,是碳產業的巨大飛躍,可以說引領了整個碳纖維自行車產業的飛速發展。

後來崔克還推出了OCLV山地車架,僅重1.29kg,是當時世界上最輕的山地車架。2004年,崔克推出新型OCLV,進一步優化了性能且更加輕量。

相關閱讀:《TREK自行車公司沃特魯總部:美國本土的OCLV碳纖自行車生產》

23. Specialized FSR

圖片源自Citrus Lime

Specialized在20世紀80年代生產大量山地車後,開始涉及全避震設計,與美國AMP研究公司的霍斯特·萊特納合作研發,在1991年推出了FSR(future shock rear)避震系統。FSR四連桿結構使得後輪與前三角分離,從而後避震能夠獨立運作。

自從山地車上應用了FSR設計,便從根本上改變了速降運動的面貌。時至今日,FSR仍然是世界上最成功並被廣為模仿的後避震系統。

24. Colnago C40

圖片源自flickr

1954年,因傷退役的義大利自行車手埃內斯托·可納哥(Ernesto Colnago)在米蘭附近開始了他的自行車製造業務。

憑藉表現出色的高端定製自行車業務,Colnago很快聲名鵲起,並上世六七十年代與傳奇車手艾迪·默克斯合作造車。

1994年,瑞士車手托尼·羅明格騎著鋼架Colnago打破了世界一小時的騎行紀錄。

Colnago再接再厲,不斷嘗試不同的材質來提升車架剛性。1996年,Colnago證明了碳纖維自行車才是未來的代表。那年比利時車手約翰·穆索騎著Colnago C40拿下了巴黎-魯貝古典賽。

25. Surly Pugsly

圖片源自flickr

Surly於2005年生產的Pugsley胖胎車因為多用途、易騎乘而廣受青睞,完全改變了胖胎車的市場前景。最早的Pugsley採用紫色車架、65mm寬輪轂和3.7英寸輪胎。這是第一款專為雪地/沙地騎行而設計並大規模量產的胖胎車,在大獲成功之後,又有多個品牌加入,才造就了如今胖胎車風靡全球的盛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系古天落 的精彩文章:

TAG:我系古天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