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生:資深韭菜的自我修養
作者:十三少 楊如是
來源:區間集
地點:中關村蘇園寫字樓
人物:王彬生
採訪王彬生的當天我們早到了一會兒,工作人員很禮貌地把我們引到他的辦公室坐等。前一天來訪的客人們用過的杯子擺了滿滿一桌,桌子一側放著一摞書,最上面一本是凱文·凱利的《技術元素》。
王彬生是誰?
區塊鏈火起來,王彬生這個名字開始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他不是「幣圈大佬」,卻是行業聚會的常見嘉賓,圈子裡的人都尊他為王教授,媒體報道中提到他最多的稱謂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區塊鏈聯合發展組織顧問」。
王彬生到底是誰?他做了什麼?
工作人員收拾杯盤的間隙,王彬生到了辦公室,寒暄了幾句,就忙活著給大家發煙倒茶。「昨天也有幾波人來找我聊,大家愛來聽我講無非是因為我有那麼一點學術背景。」他邊脫下一件舊舊的耐克羽絨服邊說。
採訪剛剛開始,恰巧遇見有媒體來邀請王彬生開專欄,他一併招呼入座。
王彬生是個60後,20年前人民大學的財金系碩士而後又讀了社科院經濟學博士。他那個年代的人,能讀到博士的寥寥無幾,還卷進了區塊鏈的風口,聽上去總有那麼點不可思議。2013年夏末他開始接觸比特幣,是圈裡少數堅持通過學術理論來研究比特幣的學術派。他親身經歷了比特幣的大漲大跌,有著源於實踐的結論和高於現狀的判斷。
(右一是王彬生老師)
從車庫咖啡的兩個光頭說起
2011年聚會一個叫初狀的同學問他有個比特幣買了點沒有,他以為和Q幣差不多,沒往心裡去。直到2013年,王彬生在給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班準備金融市場課的時候,意識到傳統匯率的按商品和勞務比價理論基礎在後互聯網時代可能不成立,突然想起了那個像Q幣一樣的比特幣。他開始在網上搜索有關信息,越看越興奮,打聽到車庫咖啡一個叫東叔的可以教怎麼買賣比特幣,便奔著中關村去了。
王彬生來到車庫咖啡,一間小屋子擠滿了年輕人,滿桌雜亂的快餐飯盒和玉溪煙頭,氣氛很熱烈。東叔忙著交易,門口一個抽熊貓煙的光頭主動過來搭訕,開始教他入行,一個叫趙國峰的小伙兒還幫他裝上了驗證器。屋子裡還有一個光頭,王彬生覺得挺有意思,他說自己原來賣牛肉的,手裡拿個小攝像機到處錄想法。
那時候,他們都在做一個夢,夢想著比特幣這玩意兒能改變世界。
車庫的小夥伴們熱情地擁抱了王彬生這棵大齡新韭菜,他在此「上車」,手裡終於有了第一批比特幣(7000人民幣/每個),到了15年7000多跌成900多。王彬生和區塊鏈扯上關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他說,之後的很多思考都離不開在車庫受到的啟發,「春江水暖鴨先知」,小學就朗朗上口的詩句,如今才悟出了大道理。
當年窩在車庫咖啡的那兩個光頭一個叫李笑來,一個叫郭宏才。
始於技術,失於認知
「真正意識到區塊鏈技術門檻低是2016年,能引起社會變革的東西必須是簡單的。區塊鏈的應用難度不在技術上,而在人們的認識上。」
按王彬生的觀點:2018年會是區塊鏈的認知元年,人們將認識到區塊鏈技術極強的延展性。「從社會協作的維度來看,技術應用門檻極低。有些項目打著區塊鏈的大旗宣稱搞技術開發,其實是在圈錢,沒那麼神。目前的氣氛是人傻錢多速來。」說這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種文質彬彬的江湖氣。
「區塊鏈技術讓人感到高深,是因為人們往往深陷於自己先入為主的固有思維,認為頂級科學家的發明才能改變世界。而實際上如果技術過於晦澀不能全民參與,根本無法引起變革。很多人期待殺手級的應用,方向是錯的,假如每瓶茅台酒綁定token上鏈交易,茅台股票9000億市值就不需要了,這不是殺手級應用?」
「就區塊鏈而言,如果放在30年前,無論這個技術多麼的簡單都很難展開,因為其中直接牽扯信息的傳遞成本。而現在信息的傳遞成本非常低,當信息的傳遞成本接近於零的時候,互聯網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由信息傳遞到價值傳遞的轉變。」
一棵資深「韭菜」的自我修養
只投看得懂、場景落地、邏輯清晰的項目。
「我最初也是以』韭菜』的身份進入到幣圈的。在幣圈大家都希望投那種能夠快速變現的,一天能翻上好幾倍的數字貨幣,但這種貨幣短期的價格變化很難把握。」
王彬生說,之前有個做美容項目的找他聊,他是真不理解這項目。他年輕時候喜歡的女孩子都是自然樸素型的,沒化妝也沒整過容。他自己只用過洗髮水和香皂這兩樣能起泡兒東西。「我對這類項目完全沒概念,實在聽不懂,當然也沒投。」
王彬生的投資邏輯:首先選擇自己的熟悉的、場景落地的、邏輯清晰的項目;其次是從宏觀處思考,把握髮展趨勢。
「在社交、美妝、直播方面我沒有天然的優勢,不是說這些項目不好,而是我作為一名60後,這些領域本身就和我的生活範圍很遠。讓一個60後理解90後、00後的社交和美妝,我覺得有代溝。要我對喜歡用各種香水、美妝的人的消費心理進行理解,基本是不理解。而90、80後的投資人可能一看到這類項目,立馬就能判定出結果來,因為他們有相似的生活基因在裡面。」
前幾天,大家把車庫咖啡的老群重新拉出來,5年前的屌絲今天已成為新土豪。「現在大家也都賺到錢了。我說,很幸運在車庫認識了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保持當年在車庫時的屌絲味道。」
「我跟他們不一樣,他們1美元的成本,我當時7000買相當於是他們的韭菜啊,他們侃大山喝啤酒擼串花的錢可能有我的啊。」說完,他就哈哈大笑起來。
賺錢靠的不是大佬,是大腦
王彬生去年去澳門參加一個幾千人的行業大會,作為學術派代表第一個演講,講認知、講行業現狀。演講結束,台下熱烈鼓掌,表示講得好,但又好像並不知道好在哪。而後,投資人和項目創始人一講完,場面就變得異常火爆起來。
王彬生意識到,區塊鏈終究是個聚熱錢的風口,大多數人,並不是來聽理論邏輯的,而是來「撈快錢」的。
「有些項目,我不好點名字,創始人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炫富段子,比如在歐洲名店定製西服,買買奢侈品,秀秀自己奢靡的生活。炫耀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呢?當然有,他調動了人性的無知和貪婪。而韭菜們就是願意吃這一套,一聽某個大佬發言了或者行動了,很多粉絲就跟著進場。區塊鏈這個概念一火,很多之前根本不懂區塊鏈生態的大佬們也紛紛站出來侃侃而談。我們沒法從法律上約束這些行為,有人願意出高價,畢竟割韭菜現在還不犯法,而且市場上存在一幫人願意被割韭菜。」說到這兒,王彬生表現出了一種無奈。畢竟在他看來,賺錢需要的不是大佬,是大腦。
「要投資,要賺錢,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把握宏觀趨勢。沒有所謂的一夜暴富。二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很早就看到了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嗅覺很靈敏。在幣圈堅守幾年後才賺了錢,來自社區的力量是區塊鏈項目的本質。」
他很想說清一個道理,沒有什麼錢是白來的,越是蜂擁而上想發財越容易被割韭菜。
然而,事實上,韭菜並不覺得自己是韭菜,而割韭菜的人卻已經富到有了一夜暴富的錯覺。
「實際上,幣圈裡掙到錢的還是少數人,符合二八定律。認知才是賺錢的前提。」
王彬生正了正身子,示意我們記錄了以下這段話:
「不要迷信任何權威,大家都是來割韭菜的,這是眼下市場的一個普遍狀態。所以,對於普通的投資者,面對區塊鏈這波浪潮,要提高自我認知能力,通過獨立思考回歸到項目本身的價值,不要盲目跟風。」
我們也且把這段話放在文末,作為我們本次採訪的總結綱要。
未來的生產關係趨勢是協作
王彬生行業觀點整理:
1、2018年將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結合在區塊鏈市場爆發的元年。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是一對孿生兄弟,物的智能是物聯網得以實現的基礎。物聯網和人工智慧不可能存在於一個中心化的網路狀態中,一定是分散化和局域化。物和物交易將預示著人類在資源層面展開協作,區塊鏈代碼是交易語言和結算工具。只有出現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項目的成功應用,才能更加堅定市場信心。
2、20年前的互聯網興起中國慢了一步,早期網站創辦者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中國本土了解互聯網的人才幾乎沒有。這場區塊鏈變革在信息獲取時間維度上中國和美國幾乎沒什麼差距,而且矽谷的很多重量級項目實際上大部分籌幣來自中國市場。區塊鏈價值互聯網時代的主要投資人可能中國人。中國人口眾多,傳統資金充裕,市場的力量在哪裡,項目就會向哪裡流動。中國概念的項目將繼續發力,破除本地姜不辣陳舊觀念,2018至關重要。
3、區塊鏈項目均是在全球範圍展開招募協作,本質是來自社區的力量,將打破公司制的運作要求。公司制是人類近現代工業化創造的一種組織形式,使投資金融行為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內容分離,區塊鏈價值互聯網將打破公司制的範疇,使股份、權益等概念模糊化和融合化。未來就環境消費收費和社區共識機制形成公共收入將成為方向。2018年制度變革的探討將進入人們視野,比如華爾街消亡時間將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4、現在區塊鏈應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術實現的難度,而是人們理念上難以突破。當某一行業全面運用區塊鏈技術,勢必會動搖原有產業的利益。這也是阻礙區塊鏈相關技術是實現的一個主要原因——侵犯了部分人的利益。
GIF
TAG:獨角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