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我們
流感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刷爆朋友圈,作者逐日記錄岳父從流感到肺炎、從門診到ICU,僅僅29天便與家人陰陽兩隔的經歷。而流感引起的病例並不少見,發生在北京、陳女士2月4日感冒起病,2月8日看了次普通門診,到2月9日入院、住ICU,2月12日上人工膜肺予以呼吸支持……一場流感花了幾十萬,人終於救回來了……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來。一個60多歲的老人,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的小疾病,最後演變到與家人陰陽兩隔,讓人唏噓的同時,更為我們自身的健康敲響了警鐘。
大家一般認為「流感」和「感冒」是一種病,「流感」只不過是「感冒」流行而已。但是,「流感」不是流行起來的「感冒」,「流感」和「感冒」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存在感不強,一般很早潛伏在人的上呼吸道系統,在人體免疫力差的時候容易引起感冒,比如說——著涼,以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鼻涕變稠,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如果後期沒有並發細菌感染,病程一般為5~7天,即可痊癒。
流感的元兇叫做「流感病毒」,流感通常通過空氣傳播,混進人的上呼吸道,所以流感也叫「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大約1~3天,往往發病較急。全身癥狀較重而呼吸癥狀較輕。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頭痛、咽乾咽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
很多人對流感的致命性感受並不強烈。因為絕大多數流感是輕症,在3-7天後好轉,只有極少數患者會非常嚴重,這些重症病例會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等多種併發症,嚴重者導致死亡。
流感病毒通常通過眼睛、鼻子或口部進入人體,然後病毒就開始劫持鼻子和喉嚨中的人體細胞來進行自我複製。病毒以不可阻擋之勢聚集起來,引起來自免疫系統的強烈反應。為了消除威脅,免疫系統散發出大批大批的白細胞、抗體和炎性分子。T細胞會攻擊並摧毀窩藏病毒的組織,尤其會攻擊病毒往往會佔據的呼吸道和肺部。在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中,這個免疫反應過程是奏效的,他們會在幾天或幾周之內恢復健康。但是,有時候免疫系統的反應太強烈,摧毀的肺部組織太多,使肺部再也無法向血液輸送足夠的氧氣,結果導致了缺氧和死亡。
呼吸道中的細菌感染可能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和血液中,甚至導致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殃及全身的侵襲性炎症反應,會損害多個器官。費城兒童醫院過敏和免疫科主任凱思琳·蘇里文(Kathleen Sullivan)根據屍檢研究進行了估計:在跟流感相關的死亡病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為病毒擊垮了免疫系統,另外的三分之一死於繼發性細菌感染(通常為肺部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剩下的三分之一死於一個或多個其他器官的衰竭。
除了細菌性肺炎之外,流感的繼發性併發症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相對溫和的鼻竇感染和耳朵感染,也有更加嚴重的感染,如心肌炎、腦炎、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症等。這些併發症較為少見,但可能會致人死亡。
重症流感的控制首先是原發病治療,主要是指抗病毒治療。其次是支持治療,包括呼吸支持和其他臟器的支持治療。最後是併發症與合併症的治療。
預防指導
1、接種流感疫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可以降低受感染的概率;
2、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流感病毒可以在人體外存活數個小時之久,並通過手部接觸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後再接觸口鼻而傳播,因此注意個人衛生十分重要,平時應勤洗手,使用香皂
3、遠離患病人群,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注意空氣流通。流感病毒存在於病人的鼻涕、唾液、痰液中,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播,如果空氣不流通,可能會使空氣中流感病毒的濃度升高,更容易傳播。因此,人們在流感流行期間,要注意生活工作場所空氣流通,盡量少乘坐飛機、空調大巴等密閉的交通工具,少去有中央空調的大酒店、大商場等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地方,外出時注意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4、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合理進行散步、跑步等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均衡安排飲食中的蛋白質、糖分、脂肪、礦物質、維生素,避免葷多素少、熱量過高、脂肪過剩的飲食。
5、注意防寒保暖,適時增減衣服。
疫苗:
接種疫苗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防控傳染病大流行的「最有效方式」
讓疫苗起到應有效果,需在感染前至少提前2周接種(兒童則是4周)流感疫苗的有效保護期一般是 6-8 個月,接種並非強制,無法口服。
去接種時,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口罩+洗手)——已有少量感染案例發生在疫苗接種的來迴路上,以及在醫院的等候時間裡。
值得提醒的是,流感疫苗產生的抗體不能應對所有流感病毒,因為流感病毒毒株幾乎每年都發生變異,尤其是甲型H1N1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病毒變異可以導致流感反覆流行。而且流感疫苗也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有研究表明季節性流感疫苗對甲型H1N1、H3N2以及乙型流感的免疫效果分別為67%、27%和49%,在老年人中的有效率則更低。
健康嘉緣∣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TAG:見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