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書法里的博愛與他中國傳統文化「博愛」精神
孫中山1866年生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名文,字載之,號逸仙,化名中山樵。他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今天小編與大家說說是他的書法,他年少時在私塾讀書,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孫中山先生的法書筆法遒勁有力,筆力剛勁篤實,書法作品獨具一格,具有很高的辨識性。
孫中山留下了大量的真跡,其中以函電和派令、手令為多,字多在方寸以內,隨意揮灑,氣足神完。更值得重視的是以文字書法作為宜傳革命理論的工具。他慣喜歡寫的字句是:《禮運大同篇》和「天下為公」、「博愛,「奮鬥」等有革命戰鬥性等詞句。
孫中山先生的「博愛」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博愛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早在戰國時代,墨家就有「兼愛」的論述。《墨子》所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要求人們平等互愛,互利互助。在儒家思想中也多有關於博愛的闡述。孫中山先生的博愛思想的形成首先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博愛」是孫中山先生理解中國傳統「仁愛」思想後又融人自己的理解,集中體現了孫中山革命信念中的「仁」。他還指出仁之種類,有救世、救人、救國三者,其性質皆為「博愛」。
孔中山先生壯年致力於國民革命,奔走四方、流離轉徙。中晚年黨、軍、政任務繁重,勞勞碌碌,即令卸職,亦從事於政治學術之研究、』調查與著述。日理萬機,於文藝似應無暇旁及。但對於中國傳統之書法藝術,卻有一定的造詣,為國人所推重,遠及日本,亦備極尊崇。
一般觀點認為:孫中山的書法植根於北魏,深受顏體、蘇體的影響,既集合兩家之長又獨具風格,既有顏體的勁道又有蘇體的豐肥,尤其是側款小字,可以更加明顯地看出受蘇字的影響。孫中山先生的書法,技巧的形式美僅僅是形體,其革命信念才是靈魂。正所謂技巧為精神而用,精神為技巧而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正所謂,書如其人,字如其人。孫中山作為革命先驅,孫中山致力於革命40年,除了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外,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一直處在失敗的逆境中,充滿曲折與艱辛,經歷無數風險和挫折,但他從未因失敗而氣餒,因挫折而放棄,始終心繫民族命運和民生幸福,不屈不撓,義無反顧。對孫中山書法的研究,不僅能領略書法藝術本身的魅力,更能從這些作品中深刻解讀其革命信念。
TAG:那些文化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