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減負,寒門再難出貴子!
一聽又要減負,四年級的小明哭暈在廁所…..
01.老師上課不教真本事了?
小學四年級某班級微信群。
小李老師在家長群里,建議給學生買一本輔導資料。
這樣可以讓學生多見見題型,做做練習。
群里的家長全都同意,沒一個反對。
等資料一到,群里有家長匿名舉報了。
教育局,痛斥李老師巧立名目掙錢,還增加學生負擔。
沒辦法,於是李老師自己掏錢把輔導資料全買了。
但是班上的孩子沒輔導資料不行啊,李老師得想辦法。
後來,老師想著你家長不讓買資料,我就用手機拍一些題目,把這些題目發在群里,讓家長自己列印出來給學生做吧,這總可以吧?
結果,群里的家長又去舉報,給學生增加負擔。
李老師又是被校長約談,又是寫檢討公示,折騰得一度月經不調。
弄了這麼幾次後,再蠢的老師也知道保護自己了。
從那以後,李老師就只在課堂講課本上的內容。
課外作業也不布置了,更別說弄些題目給學生了。
年底的期末考試,這個班成績全年級墊底。
尤其是數學成績,全校最差。
王老師帶的班成績是年級第一。
上課出了名的不教「真本事」的老王,卻拿了年級第一?
喝多酒了的老王拉著小李的手說,「我偷偷的在外面開了個補習班,我們班想上進的學生都在我那兒補習。」
老王猛吸了一口手裡的「大白沙」之後,意味深長地說了句:
「沒辦法呀,不能耽誤了那些真正想學的孩子。「
一直對開補習班賺外快,表示很鄙視的小李,一瞬間,突然覺得老王說的沒毛病。
第二年,小李跟著老王幹了。
小李心想,你為了錢,我為了夢想,都一樣。
為什麼,老師上課不教真本事了?
因為「壞老師」不想教,「好老師」不敢教,最終就是都不教。
02.誰是最渴望減負的人?
三年前,我的家鄉開始減負,小升初不再看成績,搖號分配。
老師也開始互相調動,目的是平衡教育資源,給學生們一個美好的童年。
經幾年的落實,那些傳統名校的學生水平已經和其他普通學校沒有多大區別了。
你可以想像那些名校的領導們看到新生一屆不如一屆時的絕望,但他們也早有準備:
錄取不讓看成績?
我們就把資源都傾斜到我們辦的私立去嘛!
我們開私立學校,他們就管不到了。
於是,
公立重點小學不行了,私立小學崛起了。
公立重點初中不行了,私立初中崛起了。
公立小學初中都不行,還指望高中能行?
於是私立高中就更崛起了……
於是情況就變成了,年富力強的好老師都被私立學校給挖走了,留下的公立學校的老師們基本成了打醬油的狀態。
而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只能送到那些名師培優班,才有機會去競爭那些私立學校有限的名額。
私立學校那都是眾所周知的貴,結果就是除了要花高昂的補習費,還得花高昂的學費,才能換來以前公立重點學校優質老師的教育。
顯然,曾經選擇搖號的學生們確實「幸福」了好一陣子。
但悠閑散漫慣了的學生,升了初中也是要考高中的,他們將來怎麼和那些私立中學的精英學生們競爭?
所以,經過這麼一「減負」,孩子想接受優質教育?
勤奮努力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家裡要有足夠強大的財力支持。
03.越減越累,到底怪誰?
小學下午四點就放學,這不是逼死上班的家長嗎?
那就得送託管,又是一筆錢。
學校上課時間短,老師又不許布置很多家庭作業,成績又想要提高?
那就得補課,又是一筆錢。
想考上好的高中?
好老師都被挖去了私立中學,又是一大筆錢。
家長表示很委屈。
老師們,你們就不能不搞課外補習嗎?
老師們不是人嗎?
老師的小孩要不要上補習班?
老師的老婆要不要買化妝品?
老師的岳父逢年過節想不想整幾口茅台?
老師表示很委屈。
培訓機構劉總,你就不能不辦培訓班?
小學,義務,初中,義務,高中呢?大學呢?踏入社會呢?
買車買房,娶媳婦,還能義務不?
作為一名80後,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我深刻的理解咱們小學六年級,初三,高三,那些孩子們一天天的辛苦。
我衷心地希望,咱們的孩子們能夠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能夠不用每次考試都提心弔膽;
能夠少抑鬱幾個,少跳樓幾個。
但這終究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有人,就會有競爭。
而只要有競爭,就會有優勝劣汰。
何況我們國家,有整整十幾億人。
就算我不辦培訓班,那隔壁王總,李總也一樣會辦呀。
劉總也表示很委屈。
減負之後。
放學的時間早了,上課的要求鬆了,布置的作業少了。
那其餘的時間,都去哪了呢?
操場上、田野里、還是在漫山遍野的花叢中,在那裡愉快的玩耍?
很顯然,絕大多數思維正常的中國家長是絕不會讓孩子去玩耍的。
中國人腦子好,想得特明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社會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對文憑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以前是考上大學就行,而現在是必須211、985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
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哪裡是一句輕飄飄的減負就應付過去了的呢?
原本應該在學校里學習的時間,被挪到了學校之外的補習班、培訓班、興趣班。
2017年,全國211大學平均錄取率才5%多一點,而985大學才1%多一點。
很多人至今都沒有搞清楚,教育是一種資源。
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註定極度稀缺。
而稀缺一定帶來競爭。
極度稀缺,那競爭就一定會極度激烈。
而現在「減負」的核心思路是:
人為降低競爭,然後假裝資源不稀缺。
本末倒置,自欺欺人!
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減負,只可能減出更多的培訓班,更多的私立小學、初中、高中,更多的新東方、新西方、新南方……
04.應試教育下的我。
一個人,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比如,那年我上幼兒園。
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比如,小學操場上,拼勁全力的我還是敗給了一頓飯能吃三大碗的王二狗。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儘力爭取的時候。
比如,那年我高三。
2005年,那一年我17歲,高三。
我5歲開始玩遊戲機,7歲開始小霸王,10歲開始聊QQ,12歲開始玩網遊,從此黑網吧是我家,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簡單來說,真·學渣。
高二時的我6門課有5門不及格,唯一及格的就是語文。
當時很幸運的遇到一位嚴肅負責的班主任。
他把我喊到教室外面拍著我的肩膀,極其認真地對我說,我覺得你還是很有潛力的,如果不努力,會很遺憾。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我們班主任對班上每一個同學都說過。
好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開始努力了。
那年是極度異常勤奮的,那種勤奮程度,要說出來我自己都怕。
為了逼迫自己搞學習,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我主動要求為同學們開門。這導致我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每天我去買肉包子,永遠都是校食堂的第一籠。
第二,我主動找了兩個只知道搞學習,搞到連劉德華都不認識的女同學做我的同桌。當時我們一排三座,我被夾在中間。這導致我每天7個下課十分鐘,可以只上2次小號。每天硬生生地憋出了50分鐘優勢。
第三,做好老師的「小尾巴」。我幾乎一下課就跑到辦公室,問老師問題。全年級各班的語、數、外、政、史、地的老師就沒有一個不認識我的。甚至一度,有些年輕的老師,一看到我就跑。
身為學渣的我以前一直都以為,「我只是不想學,我真要學起來……」
真要認真學?
這還真是一個極其痛苦,慘絕人寰的過程。
沒努力過的同學,是不會知道寒冬臘月凌晨五點的風是可以穿透牛仔褲、毛褲、甚至秋褲的。每天騎自行車上學的我,即使在教室坐了大半天,仍舊雙腿冰涼。
沒努力過的同學,是不會知道如果喝不起紅牛喝不起雀巢,如何熬夜到凌晨1點背英文單詞?那就是找一張班主任發飆的照片,貼到書桌正對面的牆上。
沒努力過的同學,是不會知道原來抖腿,玩筆,咬指甲,吃零食,看小說,這任何一件事都要比做題有意思的多得多,簡直就是誰做題誰SB!可我還是像一個大SB一樣的沒日沒夜地做了整整一年。
當時,我的班主任萬萬沒想到我會如此拚命,他又把我喊到教室外面拍著我的肩膀,極其認真地說:「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但是不要期望太高,畢竟基礎還是薄了點。」
我懂,他是怕我萬一落差太大,上了頂樓。
當時的我已經壓根聽不進這些話了,那時候的我發現努力有快感呀,無論是小獎狀,小鋼筆,還是英語老師在隔壁班誇我是匹「小黑馬」,每一樣都能讓我嘚瑟得整夜整夜睡不著。
既然努力能讓我如此有快感,到底能不能考上一本,能不能考上重點已經沒那麼重要了,總比我日夜黑網吧,整天不回家要好得多吧。
還有最最最重要的是:我發現17歲的我居然能控制我自己了!
那個詞十幾年以後才刷爆朋友圈、微博、走紅互聯網,那就是:自律。
現在版本多到奇幻炸裂,像什麼:
「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麼的牛逼!」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麼爽!」
「自律的人生,才有自由!」
你會發現,這個牛逼哄哄的技能原來你的小學班主任,初中班主任,高中班主任都曾經苦口婆心地教過你,只是你不信而已……
有些事,是你真的嘗試了努力之後才會發現的。
原來那些成績好的同學,看著輕輕鬆鬆一看就是一上午書,眼睛都不眨的。
而你翻到第5頁的時候,就已經想睡了……
原來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一開口英文如德芙巧克力般順滑。
而你才背了7個單詞,就覺得好難啊撐不下去了……
天氣不太好,你沒法學習了。
又長了幾顆痘痘,擠著擠著一下午就過去了。
一女生說你的T恤不好看,你逢人就問,真的不好看嗎?
問著問著,一天就過去了……
你會發現,都還沒開始認真學,就連管好你自己,都是如此的艱難。
我相信,還有很多在學生時代從未努力過的同學,在多年以後還沉浸在和我學渣時期一樣的幻夢之中。
「我只是不想學而已,如果我認真學起來,我……」
抱歉,其實你可能這輩子壓根就認真學不起來!
那些有卓越成就的人,並不是他們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持之以恆做得有多好。
而是為了他喜歡的事,他可以極度自律甚至把極其討厭的事都能做得很好。
其實,應試教育的核心,並非是你能考上什麼211、985重點大學,你就是成功者。
而是通過高強度的學習和激烈的競爭,讓你嘗到努力的味道,讓你懂得如何去自律,讓你明白怎樣面對壓力。
這一系列的人生經歷和學習習慣將對你的未來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05.大國行思。
中國需要人才嗎?
需要。
中國的人才主要來自哪裡?
211和985重點大學。
這些好大學怎麼樣才能進去?
高考考進去。
無論大家是否願意接受,但我們都不得不承認:
高考是目前平民/窮人最主流的階層上升渠道,沒有之一!
除了給礦老闆做上門女婿和兒媳婦,窮人家的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點那就是:高考。
競爭是殘酷的,但並不是用來逃避的。
日本推行「寬鬆教育」二十餘年,惡果已經顯現,並將於2020年重回較高強度的教育模式,我們國家為什麼還要重複別人走過的彎路?
只有讓孩子早些認識到這世界本來就是殘酷的,擁有一定的競爭意識,才不至於出了學校才意識到這世界優勝劣汰真殘酷而驚慌失措,不是嗎?
只要參與競爭的人數不變,一流大學招生人數不變。
任何減負,最終必然適得其反!
可以說,管理嚴格的公立學校是平民/窮人家的福利,因為平民/窮人家的錢不多,公立學校管得嚴、教得好,孩子能考上這樣的學校,只要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學,最終改變命運!
而國家在教育領域的逐漸退出,只會導致私立教育機構迅速膨脹。
而家庭背景的不同,使得學生差距被迅速拉大。
長此以往,學生素質整體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學生和勞動力人口的素質整體下滑,還有階級固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家長們,請認清「減負」的本質:
1.教育部甩包袱,把公立優質教育資源間接轉讓給私立學校和培訓班。
2.人為弱化競爭,並假裝優質教育資源並不稀缺。
3.在持續不斷的減負之下,寒門再難出貴子。
在上一輪減負的時候。
你想讓你的孩子勝出,可是你沒錢,所以你想讓國家加強公立教育給你的孩子一個機會。
可是,隔壁王總也想他的孩子勝出,他比你有錢,所以他想讓自己孩子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教育資源。
孩子學校的劉老師也想掙更多的錢把自家孩子送去美國讀書,平時那點工資壓根就不夠,自然要絞盡腦汁賺外快。
王總和劉老師一拍即合,你氣得跳腳到教育局舉報。
最後教育局說,嚴查中小學老師外出補習,都給我回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於是劉老師拉著教學水平好的張老師和李老師組團跳槽去了新辦的私立學校,王總的兒子也麻溜地跟著去了。
你兒子所在的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
前方高能預警,第二輪減負即將來襲……
不知道在未來的競爭中,勤奮的日本學生會不會因為中國學生正在「減負」,所以讓著我們一點?
TAG:張小弛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