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臟導管術 能進入心臟的「偵察機」

心臟導管術 能進入心臟的「偵察機」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它推動著整個身體的循環,維持著生命的活動。但同時它也是人體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多。為了拯救他們的生命,醫學界在不斷地研究保護心臟、增強心臟功能的方法,心臟導管術的發明就為心臟提供了外在的動力,延續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維爾納·福斯曼是德國著名的外科醫生,1929年的一天,在維多利亞醫院當助理外科醫生的他發現傳統的心臟檢查方法,如扣聽診法、x射線透視法等,對心臟外科的診斷還遠遠不夠用。能不能發明一種可以直接觸及心臟內部的方法,以便有效地測量壓力、直接采血,更快地檢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查出血液的流動狀態,從而給生命處於危險狀態的病人使用速效葯。經心導管向心臟內注射造影劑的實驗,還可以使心臟影像更為清晰。他為這一想法激動不已。

1929年的一個夜晚,德國醫學家福斯曼千辛萬苦地說服了同伴,幫助他進行一次冒險試驗。他把自己當做這個大膽設想的實驗物,在自己的右臂靜脈中,插進了一根穿刺套針,拔出針芯,將一根細橡皮管從針腔中插入靜脈。當導管插入有一英尺深的時候,本來就信心不足的朋友連忙阻止,堅決中斷試驗。福斯曼不想放棄這次實驗,可是任憑他怎樣苦苦哀求,都無濟於事,同伴們不再配合,第一次試驗就此半途而廢。

一個星期後,他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決心在自己身上再試驗一次。他請護士拿一面鏡子,站在x光熒光屏前面,自己在熒光屏後面進行操作。他麻醉了自己的肘部,切開肘前靜脈,把一根導管放了進去。通過鏡子的反射,他看到熒光屏上的顯示:橡皮管沿著靜脈前進,經腋及鎖骨下靜脈,進入上腔靜脈,當推進到約65厘米時,進入右心房。他不懼危險,跑上二樓,拍下了人類第一張心臟導管的x光照片。後來,福斯曼又在活狗身上進行了心血管造影術。年僅25歲的福斯曼,在論文中闡述了首創的心臟導管術,並指出用這種方法可以測量人體心臟各房室的壓力,分取右心和左心的血樣進行氧含量測定,根據每分鐘氧消耗量來計算心臟每分鐘的排血量。

他還通過插入右心的導管斜穿過右心房進入下腔靜脈,直接收集從肝臟來的血液,進行代謝方面的研究,為研究循環系統的病變開闢了新途徑。然而,福斯曼冒死得出的研究成果,在當時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招來了許多指責和非難。德國的心臟醫學界一致聲討,諷刺他的試驗不過是「馬戲場上的技藝」。

直到1941年,美國醫學家庫爾南和迪金森·理查茲繼續研究並改進了福斯曼的方法,真正奠定了右心導管檢查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上的地位,促進了心導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截至1945年,心臟導管插入術已積累了1200次臨床經驗,成為心臟疾病檢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檢查步驟趨於完善和標準,在治療上廣泛應用。由於這一成就,福斯曼與庫爾南、理查茲共獲195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心臟也有記憶嗎?

人們都知道,大腦是記憶的器官。那麼,心臟有記憶嗎?《齊魯晚報》報道了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的心臟也許有某種「思考和記憶功能」,而這正是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變的原因。根據科學統計,從研究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開始到實施後的40年中,每10例接受換心手術的患者中,就有一人會出現性格改變現象。不過,到目前為止,「心臟具有記憶」的觀點並未獲得主流醫學界的認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化療相關心臟毒性作用的臨床防治及進展
這才叫大心臟!拿著底薪咱不怕!上場就要像球隊老大!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