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滅六國的戰爭

秦滅六國的戰爭

原標題:秦滅六國的戰爭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軍攻滅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地)、韓國(今河南中部)、燕國(今河北中部北部、遼寧大部等地)、楚國(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大部等地)、魏國(今河南中部偏東)、齊國(今山東境)六國,統一中國的戰爭。


戰國末期的戰略態勢

秦國自秦孝公(前361—338年)用商鞅實行變法圖強以來,經過六代君王的不懈努力,在長期的兼并戰爭中不斷發展,其勢力由西部進入東方。至秦王政親政時,秦的統治區域,已據有西至今甘肅、四川,南至今湖北、湖南,東至今河南中部、河北南部,北至今山西、陝西廣大地區。政權高度集中,統治鞏固,政令貫通。關中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因推行鼓勵耕織政策,農業經濟極為發達。由此又吸引了三晉大量逃亡農民和中原各國具有知識技能的各種士人投奔關中,致使秦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由於實行郡縣普遍徵兵制,兵源充足,建立了一支「車干乘,騎萬匹,帶甲百萬」(《史記·張儀列傳》)的強大軍隊。堅持經常性的軍事訓練,又實行軍功爵制及什伍連坐法,鼓勵殺敵立功,極大地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夫秦卒之與山東之卒(指六國士兵)也,猶孟賁之與怯夫也」(《戰國策·韓策一》)。秦國不論在軍事實力還是戰爭潛力,以及部隊戰鬥力等方面,都已超過了六國中的任何一國。趙、韓、燕、楚、魏、齊六國,在秦國的不斷蠶食和秦軍的不斷打擊下,均已走向衰落。趙國原有「車干乘,騎萬匹」,軍隊數十萬,實力僅次於秦國。但在長平之戰中敗於秦國,40萬軍隊被殲,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楚國雖號稱有百萬大軍,但在鄢郢之戰中,被秦軍殲滅數十萬人,實力也受到很大影響。齊國則自濟西之戰(前283年)受燕重創以來,實力一直未能恢復,執行與秦交好的政策,以求暫時苟安,而韓、魏、燕三國的實力則更弱。韓國面積大體相當秦國的一個郡縣。魏國土地面積也已很小。燕國疆域雖大.但地廣入稀,在長期戰爭中實力不斷受到削弱,已不能與秦抗衡。長期以來,六國有過幾次「合縱」攻秦作戰,給秦國很大威脅。但由於各自的利害關係,他們又矛盾重重,不能形成穩定的「合縱」攻秦的局面。秦國的「連橫」和「遠交近攻」謀略對破壞,六國「合縱」也起了很大作用。六國皆弱而秦獨強的戰略態勢已經形成。


秦國的戰略決策


秦始皇十三歲(前246年)登上王位,始稱元年。二十二歲(前238年)親政,鎮壓了長信侯嫪毐的叛亂;次年(前237年),又免去呂不韋丞相之職,在國內清除了妨礙自己專政的障礙,在對外戰爭上,仍繼續執行昭王時定下的遠交近攻戰略。但依據形勢的發展,用李斯之謀,加速了消滅六國的戰爭進程。此前,是以蠶食漸進的方法逐漸擴大疆土。李斯認為:「以秦國之強……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縱,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史記·李斯列傳》)。秦王政採納其言,決心改蠶食漸進為急進速殲,積極準備進攻六國。


為防止六國聯合抗秦,以保證遠交近攻戰略的順利實施,秦王政除繼續以「連橫」破壞「合縱」外,又用尉繚之謀,以賄買、用間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國。尉繚建議「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遂派出大批能言善辯之士,攜帶重金,去各國遊說諸侯、大臣,以離間其君臣上下,破壞六國之間的關係,阻止其再度聯合,加強政治、外交攻勢。在戰爭指導上,秦王政繼承昭王時范睢「必親中國(指中原中心地區的韓、魏)而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戰國策·秦策三》)的基本思想,並吸取李斯「先取韓以恐他國」(《史記·秦始皇本紀》)的建議,採用中央突破,由近及遠,逐個殲滅的戰略方針,決定以地處東西中軸線上的韓國為主攻方向,控制中央樞紐地帶,以斷六國合縱之脊,使六國不能相互策應、支援,爾後再進攻兩翼;先破趙、燕,再滅楚、魏,最後滅亡齊國。

秦滅六國的戰爭經過


秦王政為了滅韓時不受趙、楚的干擾採取了「先威楚趙」的積極措施。十一年(前236年),乘趙軍進攻燕國,趙國內部空虛之機,發兵攻趙,攻佔了閼與(今山西和順)、撩陽(今山西左權)、鄴(今河北磁縣南鄴鎮)和安陽(今河北安陽西南)等9城。十二年(前235年),又以助魏國為名,調四郡之兵與魏軍聯合攻楚,給楚以一定打擊,以解除北進時可能來自南方的威脅。十三年(前234年),秦王政親至河南(今河南洛陽西)祝祭,了解各國動向及關東秦軍狀況。認為趙國雖迭受打擊,國力已大力削弱,但尚眾之強,秦滅韓時,仍有助韓可能,決定繼續打擊趙國。秦軍再度攻趙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磁縣西南),大敗趙軍,斬首10萬,殺死趙將扈輒。但當秦軍繼續攻趙時,於十四年(前233年)在肥、十五年(前232年)在番吾,連續遭到趙國名將李牧的反擊,均告失敗。趙軍亦損失慘重,實力已盡,再無組織進攻能力,僅能退守邯鄲自保。十七年(前230年),秦軍經兩年休整後,秦王政派內史騰率軍攻韓,一舉攻破韓都鄭(今河南新鄭),韓國滅亡。滅韓以後,秦國便集中力量攻趙。十八年(前229年),秦軍乘趙國遭旱災之機,兵分兩路,由南、北合擊邯鄲。十九年(前228年),大敗趙軍,佔領邯鄲,俘趙王,趙國破。趙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殘部自立為代王。破趙後,秦王政親至邯鄲,了解軍情,觀察形勢,令王翦率軍進屯中山故地,準備下一步進攻燕國。燕太子丹派荊軻赴秦,以獻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區)地圖及秦逃將樊於期首級之名刺殺秦王政,幻想造成秦國混亂,以解滅亡之危。荊柯行刺未遂,被殺。秦王政增兵中山,命王翦和將軍辛勝攻燕,於易水之西大敗燕軍及協助燕軍防守易水的代軍。二十一年(前226年),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帶兵退走遼東(今遼寧遼陽)。此時,燕、代軍主力已受重創,遠逃邊境地區,已對秦軍構不成威脅。秦軍便集中力量南向對付楚、魏兩國。秦在進攻燕、代的同時,派王賁率領秦軍進攻楚國北部(今河南南部),佔領10餘城,保障了進軍魏都的側背安全。遂即於二十二年(前225年),以勝楚之軍進攻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決黃河、大溝之水灌城。三月,大梁城壞,魏王假投降,魏亡。秦在滅魏同時,派李信、蒙武攻楚。在城父遭楚軍突襲,大敗。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派老將王翦及蒙武率60萬大軍再度攻楚。於二十四年(前223年),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虜獲楚王負芻,滅亡了楚國。滅楚之後,秦派王賁進擊燕趙殘部。二十五年(前222年),擒燕王喜,回軍又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攻滅了趙、韓、燕、楚、魏五國以後,秦將進攻矛頭轉向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秦軍入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裡的森林 的精彩文章:

興安靈渠

TAG:夏天裡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