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海經記載龍身鳥首的「神」,都是身穿龍皮製成的衣物!

山海經記載龍身鳥首的「神」,都是身穿龍皮製成的衣物!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的三大山系,當時分別居住著彝語支、侗水語支、壯泰語支各民族的祖先。其中壯泰語支各民族的祖先原來居住在廣西大部廣東南部雲南東部、越南北部,是最先馴養龍的民族。

因此山海經中記載這一帶祭祀的「神」為龍身人面,即身穿龍皮製成的衣物的英雄人物。現在仍是壯族聚居地的廣西上林、武鳴,以及古代曾是壯族聚居地的藤縣、岑溪等地都流傳著「龍母」馴養龍的故事就表明了這一點。由於從伏羲時代至堯舜禹時代洪災不斷,中國境內出現了許多堰塞湖,龍是捕魚的高手,又能預測自然災害,所以馴養龍的技術迅速傳到全國各地。

夏朝以後,隨著各堰塞湖中的水被排入海洋,可供龍捕捉的魚類越來越少,龍漸漸滅絕,壯族地區的生產水平開始落後於其他地區。從秦代開始,漢族大批移民廣東、廣西,廣東與廣西東部逐漸成為漢族聚居地。而壯泰語支的居住地則縮小到廣西西部、雲南東部、貴州西南部一帶。

侗水語支各民族的祖先原居住在今貴州省與廣西北部、湖南南部、廣東省北部一帶,其祖先原本是馴養鳥、並用鳥的羽毛製作弓箭的箭尾與衣物的。古代稱馴養鳥、並用鳥的羽毛製作弓箭箭尾的民族為「夷」(夷字的「一」代表箭,「夷」字的意思就是「持弓箭的人」),後來侗水語支各民族長期與壯泰語支各民族學習馴養龍的技術,被稱為「百仆」。

所以山海經記載這一帶祭祀的「神」是「龍身鳥首」的,即身穿龍皮製成的衣物,鳥毛製成的帽子的英雄人物。壯泰語支與侗水語支在語言上有所交融,最後共同構成了壯侗語族。

彝語支各民族的祖先原居住在今雲南省西部,其祖先原本也是馴養鳥的,後向壯泰語支各民族學會馴養龍,所以山海經中記載這一帶祭祀的「神」是「鳥身龍首」的,即身穿鳥毛製成的衣物,龍皮製成的帽子的英雄的人物。而《史記·西南夷列傳》也將這一語支的人稱為「西南夷」。

再後來,彝語支各民族長期向羌、藏等民族學習馴養馬牛羊的技術,語言上有所交融,成為藏緬語族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墨史書 的精彩文章:

西方科學家認為人死後約150年或重回人間!
山海經十大異獸,認識一個算我輸!

TAG:筆墨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