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軍工廠中的日本技術人員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軍工廠中的日本技術人員

原標題: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軍工廠中的日本技術人員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後,黨中央、毛澤東決定從延安和各解放區抽調了10萬人到東北。同時毛澤東強調東北將成為與蔣介石決戰的後方,而且工業最為發達,指示林彪、羅榮桓:「東北軍事工業應全力接濟關內,目前開始的一年內,你們必須用大力建立大規模軍事工業。」


1945年年底,隨10萬大軍一道來的軍工幹部,到東北後積極開展工作。他們白手起家,在通化、丹東等地搞到一些機器設備和物資,準備在這一帶把軍工廠搞起來。由於1946年夏季國民黨軍進攻南滿,佔領了通化和丹東。時任東北軍工部長的韓振紀不得不帶領大家將搞到的設備、物資和沿途招收的一批工人和技術人員轉移到朝鮮境內。7月底他們到了中朝蘇三國交界的小城琿春。琿春到蘇聯邊境僅30里,到朝鮮僅10里,有公路和鐵路。大家認為這裡隱蔽的條件好,資源、動力和交通情況也都不錯,決定在這裡建立東北的軍工基地。



他們在琿春先建起了機器廠、子彈廠、手榴彈廠、煉鐵廠、裝藥廠和木材廠,這6個廠是東北解放區最早的軍工基礎。由於軍工廠奇缺中高級技術人員,所以只能從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選。在琿春的軍工廠里,日本人擔任的都是關鍵性的技術工作。


如手榴彈廠有60多名日本人,幾乎都在重要技術崗位上。製造科科長是個小資本家,原來在日本開工廠。美國空軍炸毀了他的工廠,才來到中國謀生,對手榴彈製造技術是行家。手榴彈裝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葯股長也是個日本老頭,思想雖頑固,但工作挺認真,對拉火技術很有研究。精葯組的裝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再如子彈廠也有20多外日本人。子彈廠是在日本人遺留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的。抗戰結束後,這個廠遭到毀壞,機器被人偷盜。韓振紀組織人把這個廠剩下的東西搬到琿春,在20多個日本技術工人幫助下,經過1個月緊張的裝機維修與試生產,到9月初生產出第一批子彈。頭一個月統計下來,共生產子彈近13萬發。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日本人身在異國他鄉,情緒低落,思想波動較大,經常鬧著回國,消極怠工。1947年8月,東北遣返日本僑民,他們得到消息,就秘密開會,在廠房裡寫上:「我們回國,你們回家!」標語。軍工幹部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說軍工幹部在他們身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很大精力,甚至超過了生產本身,但由於語言不通,道理講了不少,但收效不佳。後來只有加強管理,軟硬兼施,不聽勸就下命令,在車間里建立嚴格的統計制度,每天產量高的就表揚,產量低或質量差的就批評。在大會上嚴厲指責壞人的活動,不許法西斯的思想抬頭。日本人服從意識較強,也就穩定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午歷史茶 的精彩文章:

1964年後斯諾為何有6年時間沒有再來中國
此事是中共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向溫文儒雅的周恩來都為此拍案而起

TAG:下午歷史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