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勐海六大茶山

勐海六大茶山

勐海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茶山位於瀾滄縣,與勐海緊緊相連之處。六大茶山都屬熱帶雨林範圍之。內六大茶山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平均降水量為1300—1500毫米之間,年霧日達到120多天,茶園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帶,整個茶山周圍都由大片的森林覆蓋著,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茶樹生長季節終日雲霧繚繞,造就了大葉種茶樹最佳的生長環境-,所產的茶品質極佳。

接下來由小編帶您走進中國普洱茶第一縣 勐海、了解各大茶山的茶,品味不一樣的普洱茶。

一、南糯山茶山

1

南糯山茶山位於勐海縣東北側,坐立在流沙河東岸,南糯山以哈尼族為主。那裡的哈尼族熱情、豪邁、大氣、如果您到南糯山去,那他們肯定會給您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他們將茶葉作為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所以南糯山也因茶葉而名震四方,許多的茶友也會慕名來到南糯山,體驗南糯山的民族風情。

南糯山的茶葉特點:

屬喬木大葉種,微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具有花香、蘭香 和蜜香,此茶味正,質厚,香揚,清甜,爽滑。上顎中段舌尖甜香,甘韻在舌面中段,湯質滑口澀度稍高。新茶口感刺激性較高,茶氣強,甘韻足。藏舊後醇滑味厚。

二、南橋茶山:

南橋茶山位於勐海縣勐遮最大的壩子,勐遮以傣族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甘蔗和茶葉。

南橋茶山的特點:

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香氣花蜜香

三、勐宋茶山:

勐宋茶山位於勐海縣東部。與勐阿鎮交界,境內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是西雙版納的最高點。勐宋茶山海拔在1500--1800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品均氣溫18攝氏度,森林覆蓋率達80%,氣候溫和,光照適宜,降雨適中,土壤肥沃,以紅壤為主,適宜茶樹繁育生長。

勐宋古茶園大多為拉祜族所種,古茶園附近都有拉祜族古寨。20世紀40年代時,勐宋古茶園面積還很大,至少有5000畝以上。

勐宋現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有3670畝,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那卡等村寨。那卡是勐宋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茶,那卡寨生產著名的那卡茶,那卡茶在勐海縣的名氣可以和南糯茶、班章茶比肩。那卡茶產自大曼呂的那卡寨,位於勐宋鄉、勐往鄉的交界處。

那卡茶的特點:

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苦又更突出,湯中帶甜,湯色透亮、口感醇厚、回甘快而生津、韻味悠長、湯較飽滿,茶香純正、茶底香味獨特!!!

四、景邁茶山:

景邁茶山位於瀾滄縣惠明鄉與勐海縣勐滿鄉緊緊相連,東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這裡群山環抱,山巒疊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臘河)和南門河在山谷中緩緩流淌。在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爛漫,果實累累,亞熱帶風光旖旎。山間雲霧繚繞,山下雲海茫茫,猶如人間的世外桃源。

方圓十幾個村寨的布朗族和傣族世世代代以種茶為生,房前屋後、村村寨寨,處處有茶、人人事茶。景邁茶區涵蓋瀾滄縣景邁村與芒景村,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種植歷史的萬畝栽培型古茶園,是目前雲南省所發現最大規模的古茶園。

2、茶葉面積

景邁古茶山位於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境內。據考證,這裡種茶有近2000年的歷史。古茶山由景邁、芒景、芒洪等9個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組成。整個古茶園佔地面積2.8萬畝,實有茶樹採摘面積1.2萬畝。芒景、景邁古茶山是人與自然融合的最佳典範,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3、茶樹品種

景邁萬畝古茶園屬喬木型千年古茶樹,是古茶園中最有名的,也是茶迷們心中的聖山。茶葉品質優良,茶體肥嫩柔軟,白毫豐滿,茶香濃郁享譽中外。

4、當地人文歷史

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山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全國唯一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明鄉的最南端,景邁茶山分景邁和芒景兩個行政村。總面積:66.9平方公里,全村有8個自然村598戶,2635人,千年萬畝古茶園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景邁村是一個以傣族為主體民族的高山傣鄉村,這裡的百姓除了種植水稻,旱稻,玉米為主外,世代以茶葉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保護,種植銷售茶葉,故而至今全村範圍內仍保留有大面積千年以上萬畝古茶園,景邁8個自然村現在可以採摘的千年萬畝古茶園合計面積:10953畝(其中景邁大寨5500畝,勐本2000畝,糯干1000畝,芒埂1400畝,班改350畝,老酒房300畝,龍蚌100畝,南桌3畝。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瀾滄縣惠民鄉景邁、芒景兩個境內,距瀾滄縣城70公里,距西雙版納景洪市120公里。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系當地布朗族傣族先民馴化、栽培,據布朗族有關傣文史料和芒景布朗族佛寺木塔石碑記載,古茶園的馴化與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傣歷57年(公元696年),迄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

五、布朗茶山:

位於勐海縣南80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主要聚居布朗族為主,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特別是以老班章茶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班章茶的特點:

老班章普洱茶,茶氣剛烈,厚重醇香,霸氣十足,在普洱茶中歷來被尊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無上的美譽。老班間普洱湯水之柔,幾無苦、澀之味,微微的澀感也是風撫柳枝雁過無聲。含湯於口,其甘如怡,始終有一種淡淡冰糖之味。湯色觀之,有琥珀之美;晃之,有菜油之厚,品之,有含玉之潤。其柔、其味、其色、其潤,竟二十餘泡不變。

外觀:條索粗壯、顯毫,色澤油亮,除芽頭顯白毫外,芽葉色澤墨綠,油亮。

湯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變化,新茶湯色清亮,存放過程中逐步發生變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湯色已呈黃亮、油亮。且茶湯稠而厚。

香氣:香氣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顯,1至4年的香型總體呈花蜜香型,蘭香感明顯,且杯底留香。

滋味:茶氣足,茶湯口感飽滿,分布均勻,生津快,回甘長,很有厚度和剛度,入口即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勁度和力度。苦澀味很協調,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顎,至舌底、喉部一帶時,已明顯轉化為甘味。

葉底:葉片相對細長,也有呈橢圓形的;葉片柔韌,厚實;顏色比較均一,葉片上毫毛明顯 老班章年產古樹茶40噸左右,小樹茶8噸左右。其古樹茶不管是苦茶還是澀茶、甜茶,都有一種獨特的「班章味」。

六、巴達茶山:

巴達茶山位於勐海縣境南端,包括勐海縣巴達、西定兩個鄉。兩鄉為哈尼、布朗、拉祜少數民族聚居山鄉。巴達茶山以擁有賀松大黑山1800年野生"茶樹王"而出名。

巴達古茶山擁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在古樹參天、藤蔓攀附、物種豐富的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為大理茶種,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里,野生型古茶樹群落有6000畝。同一山區還分布有3451畝栽培型占茶園資源。 賀松大黑山海拔1760-2000米,屬於季風常綠闊葉林,土地面積5平方公里,現已劃為自然保護區,大理茶樹樹基部圍最大2.5米,大理茶小苗(樹高80厘米以下)隨處可見。野生"茶樹王"位於大黑山中間的緩坡帶密林之中,海拔1910米。 人工栽培型古茶園面積為2162畝,均為普洱茶種,海1580-1900米之間,樹型喬木或小喬木,披張,枝幹灰白。基圍在0.28-0.79米之間,離地分枝在1米以上。葉片橢圓形,葉面隆起,葉身背弓或內折,葉質軟,葉色黃綠,葉尖漸尖或尾尖,葉基楔形。古茶園分布在風景林中,土壤為黃壤。茶園中生長的樹木較密,遮陰度較高的風景林中,古茶樹處於自然生長狀態。西定有栽培型古茶園1215畝。品種系普洱茶種,分布在海拔1400米的山坡地帶,樹型喬木或小喬木,披張,枝幹灰白、基圍在O.5-0.63米之間,葉片橢圓形,葉面隆起,葉尖漸尖,葉質軟,葉色黃綠。 巴達山茶屬喬木大葉種,這裡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樹。

巴達茶特點:

巴達茶山的茶葉葉片橢圓形,葉面隆起,葉身背弓或內折,葉質軟,葉色黃綠,葉尖漸尖或尾尖,葉基楔形。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橘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春天潤肺止咳喝什麼茶 4種花茶適合女性體質
西湖情調的茶音樂《茶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