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比張飛更驍勇,周瑜攻打南郡,為何借用張飛,而不借關羽?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90期 文/無常奉天玉)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孫劉聯盟從出現裂痕,到完全破裂,所有的爭執,都起於一點,那就是荊州地盤的歸屬問題。公元208年,孫權聯軍在赤壁大破曹操之後,三方人馬對荊州進行了瓜分。不過,為了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劉備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又厚著臉皮,從東吳手中借來了南郡,之後雙方數度產生糾紛,都是圍繞南郡的歸屬問題而展開。其實,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這一地盤,說劉備是借來的也不完全正確,畢竟南郡雖然是周瑜打下的,但是張飛卻也參與了這一場戰爭。
《三國志》注引《吳錄》曰:「備謂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糧多,足為疾害。使張益德將千人隨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為從夏水入截仁後,仁聞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意思是說,劉備對周瑜道:「曹仁駐守江陵城,城中糧草足夠,很難攻克,我現在派張飛率一千人為你助陣,你分兩千兵馬隨我一同截斷曹仁的歸路,如何?」周瑜覺得此事非常划算,於是便同意了這個提議。據記載,張飛雖然與關羽同樣有萬人敵之稱,但是「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那麼周瑜為什麼不選擇借關羽,而是借張飛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張飛不恤小人卻敬君子
真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像演義中那般嫉賢妒能,相反,他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而且因出身名門,較為文雅,可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歷史上的張飛,也不像演義中那般魯莽,他雖然不能容忍小人,卻親近君子,而且本身便是士族出身,擅長書法和繪畫。周瑜與他相處,比較有共同語言,也不容易產生矛盾。
二、關羽剛愎自用,且看不起士大夫
《三國志》記載:「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也就是說,關羽雖然能夠善待士卒,但是對士大夫之類的人,不假辭色,根本不可能與周瑜好好相處。而且他非常的剛愎自用,甚至敢怒斥劉備,試想,如果周瑜將他借走,能夠指揮的動嗎?一個不能為自己所用,甚至會因為自作主張,給自己幫倒忙的人,周瑜借來何用呢?
三、周瑜怕功勞被奪走
雖然當時孫權和劉備還保持著聯盟,但他們畢竟是兩股勢力,不可能完全同心協力,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以關羽的性格和本事,很可能擅自出兵,與曹軍力戰,如果他在攻打南郡的過程中,立下大功,那麼南郡到底算江東的,還是算劉備的呢?這等尷尬的局面,是周瑜不想看到的,於是他選擇了借張飛,而非武藝更高強的關羽。
四、劉備不想損兵折將
當然了,周瑜到底能夠借走誰,不是他說了算,最終拍板決定的人,還是劉備。正史中的張飛,並不魯莽,反而曾為劉備做過策反工作,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宋代史學家祖龍圖也曾言:「蜀之諸將,唯飛最雄。」這裡的「雄」不僅是指勇武,還指為將為帥的本領——張飛能夠理解劉備的真實想法,不必劉備明言,便自覺做到了,在攻打南郡一戰中,出工不出力,避免了己方兵馬的損失,若換作關羽,必然會全力作戰,損失兵馬。基於這種考慮,不想損兵折將的劉備,派去的人自然是張飛,而非關羽。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周瑜攻打南郡時,借走張飛為自己助陣,卻不選擇武藝更高強的關羽,既是因為關張二人的性格有差距,也有害怕功勞被關羽所奪的考慮,當然了,劉備害怕損兵,不想派關羽前去,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諸葛亮獨攬蜀漢大權十餘年,他去世後,為什麼沒有被劉禪清算?
※此人是曹丕的心腹大將,賦予其可以殺人的特權,無奈卻因情而憂死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