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諸葛亮還牛逼的人物

比諸葛亮還牛逼的人物

鬼才死,卧龍出。

Monody

Monody

TheFatRat;Laura Brehm

00:00/04:50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各路集團軍相互混戰,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十常侍橫行朝野,最終爆發黃巾起義。經過皇甫嵩等將領努力征戰,東漢政權最終擊潰黃巾軍主力,但自身也遭到重創。後來,分散在全國的黃巾軍餘黨仍然不斷起義。為徹底剿滅黃巾軍,漢靈帝賦予地方官員以軍政大權,此舉埋下了地方割據勢力混戰的種子。

各集團軍分布圖

由此各路地方政權建立,其中以袁紹集團軍最為強盛,190年,我們的主人公到袁紹帳下做謀士,同年,發現袁紹並非良主(當時袁紹的士氣正盛,軍隊70餘萬,這就是魄力),主動退出隱居。建安元年-也就是隱居6年後,在荀彧的推薦下,來到了曹操集團軍,發現曹操確實是自己尋覓已久的伯樂。建安二年,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論(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褪去了曹操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能力的心理。

十勝十敗大致意思就是:袁紹禮儀太多,您自然得體,這是道勝於他;袁紹以反叛力量統天下,而您則復興漢室用來統帥天下,這是義勝於他;東漢滅亡在於對待豪強過於寬縱,袁紹以寬濟寬,不能整飭危局,而您撥亂反正,以嚴治政,全軍上下都依法行事,這是治勝於他;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疑,用人卻懷疑他,所任用的只有親戚朋友,而您用人時表面上簡單容易卻內心明白清楚,用人從不懷疑,只要有才就勝於他,不在乎離您遠或近,這是度量上勝過他;(別人提意見時)袁紹有很多謀略,卻很少下決定,失敗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計謀就實行,應變能力無限,這是謀略勝過他;袁紹談論、讓物用來提高名譽,會吹捧裝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誠心對待別人,不為虛榮,忠誠、正直、有遠見的人都願意為您所用,這是道德上勝過他;袁紹見到人飢餓寒冷,憂慮地講著他們,在臉上就可以看的出來,他所看不到的,卻憂慮不到,目前的小事對您來講,有時會有疏忽,到了大事時,與四海的情況相連接,給他們恩賜,都超過袁紹的聲望,即使看不到,但憂慮都是完整的,這是仁勝於他;袁紹的大臣爭權奪勢,讒言迷惑造亂,而您用道德統治下士,邪惡的事不能行使,這是您明智勝過他;袁紹無法分辨正確和錯誤,而您認為正確就用「禮」來推行它,錯誤就用法律來糾正它,這是文勝於他;袁紹善於虛張聲勢,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處,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樣,士兵都依靠您,敵人害怕您,這是武勝於他。

由於主人公的十勝十敗論,最終曹操決定與袁紹決戰,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進攻路線及軍事力量對比圖

官渡之戰電影實景圖

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主人公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袁譚、袁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一舉可定也。」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攻破二袁油畫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即今遼寧錦州一帶。曹軍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此時的劉備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在荊州劉表的身邊又積聚了相當的實力。以曹操對劉備的了解,他有理由擔心自己孤軍遠征之際,劉備會在背後發難。 這時,主人公又提出不同於他人的見解:「明公你儘管放心地去遠征,留下一個空空蕩蕩的許都也無妨,我料定劉備無法給你添麻煩。不是劉備不想添,而是有人會代替您來阻止他,此人就是劉表。」在眾人一片嘩然聲中,郭嘉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胡人自恃偏遠,現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他們一定幫忙,遲早是隱患。現在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動,我們的後方就不安穩了。但劉表是個只知坐談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所以必然會對劉備有所防備。現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就再也沒有後患了。」曹操聽罷茅塞頓開,立刻進兵柳城。曹操軍到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又進言道:「兵貴神速。現在潛力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後來,這一戰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曹操在設置了一些撤軍假象之後,暗中率領一支輕裝精兵,在嚮導田疇的帶領下突然出現在烏桓的背後。烏桓首領蹋頓和袁尚、袁熙率軍倉促應戰,這一役,蹋頓被斬,曹軍俘虜了20餘萬人,走投無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遼東的公孫康。

遺計定遼東:那時,諸將仍舊請求攻打遼東。然主人公有自己的見解:聽說二袁去投遼東,主公不要加兵追擊。遼東公孫康好久就畏懼袁氏把他吞併,二袁若去投靠他,他必然懷疑。你若派兵征伐,他一定和二袁合兵反擊,戰鬥不能很快結束,若不派兵去攻擊,公孫康和二袁必自相殘殺,那時就好處理了。果然,公孫康怕曹操攻打他,於是就探聽曹操方的消息,聞曹操沒有動靜,他很高興,就設下「鴻門宴」,把二袁殺死,將人頭送給曹操。

後人有詩讚曰:「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郭嘉

毛澤東做評論說,歷史上智謀之士大抵有三種人生作為:一是為帝王之師或帝王謀臣,出謀劃策,輔主成功,姜太公、張良、劉伯溫是也;一是為帝王相將,躬身實踐,匡扶宇內,曹操、李世民、曾國藩是也;一是為布衣書生,著書行世,人不知其詳,黃石公、李筌、趙本學是也。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謹以此文獻給大家,不管做人做事我們應當要學會「多謀善斷,留有餘地」的工作方法。不要多端寡要,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碎碎那些塵封已久的事 的精彩文章:

TAG:碎碎那些塵封已久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