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本帳薄記錄了人的一生,走後的所有「財產」都記錄在裡面

一本帳薄記錄了人的一生,走後的所有「財產」都記錄在裡面

農村老一輩都會有個「白賬」,老一輩白事親戚朋友都會來隨禮,因人多所有都會記錄在「奠儀帳」本本上,這些少有的文獻實物佐證了文獻記載的詳細內容。此是中國的喪葬風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奠儀袋的製作很講究,要用一種黑白色或灰白色的紙特製成紙袋,這種特製紙袋,不是一般的紙袋,大小像個信封,但不能郵寄,所以不能叫信封,只能把這種「特製紙袋」叫奠儀袋。上寫「奠儀」二字,不能隨便放在普通的信封里,更不能直接把錢交給人家,把祭奠的禮單及財物裝在裡面。

1994年時那時候家裡都很窮,最後也是用紙當做線串起每張。一本帳薄記錄了人的一生,走後的所有「財產」都記錄在裡面同時也「記錄」在在世時的人情,因為人際關係好的同村的多數人都會上賬幫忙。人情不好的喪禮上連幫忙的人都少有,賬本上也只有親戚上的賬。

弔唁禮儀的「奠儀」和「奠儀袋」作為喪葬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各地風俗不同,但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不但國人尊崇,而且影響到周邊一些國家。這本「白賬」記錄了人死後「欠下的債」,將來別家有事子女也要隨禮。

當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走到盡頭,接到親朋好友、老親舊眷的訃聞以後,弔唁逝者慰問其親屬是主要禮儀之一。一般弔唁者都要攜帶祭品和慰問品到其家裡進行祭弔。弔唁禮單裝在寫有奠儀的奠儀袋內,並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主家接到後,按其姓名及奠資注入禮簿。

1994年一大戶人家總共接禮1519元,有的隨禮甚至只有2元、3元,也是根據親戚遠近給的。如今少的都是2、3百了多則上萬。

如今人們弔唁的方式越來越簡單,網上弔祭已成時尚。但喪葬禮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還是值得記憶,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中外 的精彩文章:

全球十大最漂亮美麗的蝴蝶,你見過幾種?
中國最後一個穴居村落,叫他們遷出到城市還不願意,你相信嗎?

TAG:圖說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