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杭州饅頭店主送免費饅頭,卻有人要錢、謾罵店主?

如何看待杭州饅頭店主送免費饅頭,卻有人要錢、謾罵店主?

莫要再讓善良遭到惡意綁架!

這則新聞再次讓人感到心寒。

饅頭店主看到環衛工人和流浪漢可憐,好心免費贈送愛心饅頭。

起初,一切正常,贈與者開心,被贈與者高興。

久之,異樣的聲音出現了。

「我不要饅頭,直接給錢給我吧,每天三個饅頭,2塊4毛錢」。

「你這人是不是有病啊,我只要錢,你直接給錢,不還省掉做饅頭的功夫嗎?」

「你不是有政府的補貼嗎,憑什麼不給我饅頭,憑什麼不再送饅頭?」

幫助弱勢群體,回饋社會,是這位店主的初心。

但讓這位店主寒心的是,愛心和善良並沒有得到尊重,而是漠視和仇恨!

曾經看過一則笑話。

一位小夥子每天路過一個乞丐面前時,都會給乞丐10塊錢。

起初乞丐都是萬分感謝,但時間長了之後,乞丐就不這麼想了,他將每天的10塊錢視作自己應得的錢財。

有一天,小夥子路過乞丐面前時,卻沒有給乞丐10塊錢。

乞丐攔住小夥子,今天怎麼不給錢?

小夥子回答,今天要給女朋友送花,沒錢給。

乞丐啪的一聲給了小夥子一個耳光,你居然用我的錢養女朋友!

這則笑話,還有饅頭店主的遭遇,其實說明的道理是一致的。

古話說的好,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

平常對人一般,偶爾釋放一下善意,別人記住的是善意;

平常對人很好,偶爾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滿足他人願望,留給別人的是憤怒。

因為,人都有心理預期。

始終做好人,會給別人錯誤的信號,這個人好說話,喜好助人為樂,得到他(她)的幫助是很容易的。

一旦預期沒有滿足,就會產生憤怒、挫折,甚至是仇恨心理。

反之,從一個向來難說話的人那裡得到幫助,會有喜出望外的心理,對此人也會有莫名的感激。

這就是為什麼老好人總是吃虧、最後往往鬧得里外不是人,反而一些平常總是拒絕別人要求的人卻會得到別人尊重的原因。

所以,做人還是要有點立場,不能做爛好人!

歡迎大家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孤豹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為何袁術拿了一個玉璽就敢稱帝?
《大明王朝1566》里馮保向嘉靖報祥瑞,犯了什麼職場大忌?

TAG:獨孤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