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勤代表:鄉村振興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李勤代表:鄉村振興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全國人大代表李勤參會時在天安門廣場留影。(記者 梅淑娥 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信息》 北京3月8日訊 (記者 梅淑娥)】三八節到來之際,全國人大代表李勤接受採訪時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表示,今年她要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於教育方面的建議,呼籲進一步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李勤代表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要部署。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央關於三農一系列重要部署的落實,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實施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實現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構建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經營活力的新型經營主體,最關鍵的是要在農村建設一支愛農村、懂農業、有技術、有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民進城使二、三產業就業人數逐年增加,我國許多農村出現「空村化」現象和農村從業人口「老年化」現象,目前農業從業人口整體素質不高,職業型、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

為此,李勤代表提出如下建議: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並調動農民自身的主動性,制訂科學規劃,要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長抓不懈。要強化國家層面頂層設計,加快制定農村青年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在創業資金、稅收減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支持,吸引一批優秀農民工、農村大學生等農村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創業。出台鼓勵涉農專業大學生回鄉就業創業的政策。對素質高、品質好、社會貢獻大的新型職業農民,設立專項獎勵,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政策扶持措施要跟上。落實培訓經費保障,除國家和省份下撥的培育經費外,建議市、縣財政也有相應的預算,並且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提高比例。選擇好培育對象。加強對農村幹部、致富帶頭人、致富能手、地方專家等鄉土人才的培訓,培養一支「永遠不走」的鄉村人才隊伍。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應堅持本土化,在現有農業生產企業主、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主、大學生村官、種養大戶等對象中提升一批新興職業農民,因為他們具備了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潛質,可以通過對他們培訓、引導,然後再通過他們的示範帶動,發展出一批又一批的職業農民;在農業經營主體中培育一批技能型產業工人;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社會化服務中培育一批農村經紀人、網路信息員、農機服務員、統防統治植保員、村級動物防疫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

整合農業、職業教育、人力資源、林業、科技、商貿流通等部門的培訓資源,制訂培訓計劃,明確培訓方式,加強培訓的組織和績效考核,真正把培訓落到實處,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豐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內容,除農業生產技術技能外,還有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做好法律法規、經營管理、產品加工、市場營銷、品牌培育、電子信息化、電子商務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要注重培訓的針對性,根據培訓對象的知識結構、從事的具體工作以及學習需求,合理安排培訓課程,聘請培訓老師,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霽顏女人 的精彩文章:

TAG:霽顏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