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農民合作社在鄉村振興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最新
03-11
河北三農發布:黨的十九大提出, 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於通過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引發農民的自覺行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涉及農業農村發展的方方面面。合作社的多維功能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高度契合,在鄉村振興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是引導農民調結構、提品質,助力產業興旺。實現產業興旺是深入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具體來講,就是要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結構、提升農產品品質,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銜接,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實踐中,一方面合作社可以通過組織農戶開展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嚴格生產溯源管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另一方面合作社能夠積極對接市場,開展體驗式營銷,開發多樣化私人定製產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二是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助力生態宜居。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是鄉村留人聚人吸引人的核心要素。實現生態宜居,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資源環境友好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調研發現,一些農民合作社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以基地為核心,打造綠色循環的田園生態系統,增加生態產品供給,走出了一條發展「生態農業」「美麗經濟」的新路子。
三是弘揚傳統文化、促進誠信經營,助力鄉風文明。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實現鄉風文明,既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又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合作社是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特殊經濟組織,是成員提高素質、學習民主、誠信養成的學校。調研發現,大多數農民合作社一直致力於推進誠信建設,強化農民的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成員在參與合作社的過程中,培養了奉獻精神,增強了自助互助觀念,人際關係也產生了相應的改善。
四是提高組織程度,推動融合發展,助力治理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解決鄉村社會「散」的問題,必須抓住鄉村組織體系這個「牛鼻子」。農民合作社作為農民自組織,具有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特性,是農民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也是與龍頭企業等各類主體實現融合發展的有效載體。農民通過創辦合作社,培育了參與管理經濟生活的民主意識,提高了政治文化素質,也增強了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是為農民節本增效、帶動就業,助力生活富裕。實現生活富裕是建設美麗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實現生活富裕,要強化與農民的利益聯結,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增收致富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合作社社均可分配盈餘8 萬—10 萬元, 每個成員當年平均分配盈餘1600 元。特別是合作社作為產業扶貧的載體,在促進貧困農民就業增收方面作用明顯。
隨著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將為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更好的機遇和條件。下一步應當更加重視農民合作社在外拓內聯方面的組織效能,注重合作社內涵式發展,推動規範化建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支撐。
中國農民合作社 2018年第2期 河北三農發布:整理
TAG:河北三農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