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人到四十明白的事
麥子導讀:
人到四十,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與其終日活在焦慮之中,不如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原子,看清場子,換好戲服,粉墨登場。
文 | 一諾
來源 | 奴隸社會(ID:
nulishehui
)
顏寧和一諾,2018 年 3 月 8 日人物雜誌封面
《人物》圖片攝影|高遠
去年 11 月,我和顏寧拍人物雜誌的封面照,她挑了幾張發了朋友圈,
寫到
「八十歲的我們倆」
。
顏寧和一諾
是啊,竟然都四十了!(都是 11 月生日,她小我十天)。
想當年我們倆成「死黨「的時候,是「不到四十歲的我們倆」。
二十多年,光陰似箭,從青澀少女變成了白髮魔女。
(顏寧她染黑的,哼哼,要不然我們倆可以演白髮版絕代雙驕。)
其實拿年齡說事這種題目,挺矯情的。
因為首先很多事情,其實和年齡無關,活的歲數多的人也不見得明白更多。
其次就算有關,很多重要的轉折也和生日是哪一天完全沒有關係。
人生是一天天的過,今天和昨天,有這麼大區別么?
但我們人類需要做的事,就是編故事和賦予意義,那就順著來。
借這矯情,聊聊四十歲,想明白的一些事.
不過首先,要給大家說,不要用這些美麗的照片想像我們真人的樣子,那都是畫出來的。下面這張照片,是非非馬那次送我去機場,拍得俺的包。這是真實的。成天背著沒覺得啥,看了照片,好像的確有點過分哈。
嗯,原形。
雜誌上的美貌是畫的,表情是擺的,衣服是借的。
Part
1
年齡焦慮
看到電影學者戴錦華的一段話:
「 消費雜誌號稱平等卻隱含塑造:什麼才是女人?她有什麼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怎麼能在十分鐘內獲得?
它認為女性無非一張臉,一副身體,一個需要儘力掩蓋的年齡。」
我也在乎過年齡,看過和信過那些 20 歲該幹什麼,30 歲就不能幹什麼的雞湯。
到自己活過了這些數字再回頭看,發現都是鬼扯。
而且用批判性思維想想,為什麼這些雞湯都在說 20、30 這些數字,因為這時候我們最容易焦慮,容易被騙。沒有這麼多 50 歲該幹什麼,60歲該幹什麼的雞湯,因為活到這個年齡,就不信了。
34 歲起,算高齡產婦,懷孕要做唐氏篩查。那時候我懷老二,記得有一天晚上走在小區院子里,突然意識到自己到了 34 歲,嚇了一身冷汗。媽呀,高齡了。
現在回看,比宋慧喬還小呢,焦慮啥。
我和我媽
我媽今年 67,和我一天生日,笑起來還和孩子一樣。
這些年給我照了諸多美照的玄力阿姨,兒子都快三十了,每天充滿好創意和生命的活力。
玄力阿姨,帥不
我小姨,58 了,開始學畫畫三個月,作品驚為天人。
小姨畫的畫
胖胖阿姨,70 多歲,游泳游得一幅好身材,我都羨慕得流口水。
70多歲的胖胖阿姨和她哥哥
醫學上我們要講年齡,除此之外,年齡無非是個心理暗示,你暗示是什麼,你就是什麼。70 歲,可以「歸來仍是少年」。醫學意義的年齡之外,你「多大」,你說了算。
Part
2
永葆青春的 「秘訣」
既然你說了算,怎麼能永葆青春呢?當然有對自己健康的關照。
我觀察凡是「老」了還青春可愛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
單純、執著、理想主義。
其實真正好的教育,在根上,到哪裡都是相通的。
所有「成功」的人,如果有一個交集,肯定是「理想主義」。
以比爾蓋茨為例吧。
大家會覺得,你世界首富了,你的生活,無憂無慮了吧。但如果看世界的大問題,有的是可以讓我們「操心」的。
他拿出自己的財富來,放在消除傳染性疾病和貧困,六十多的人了,還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到處奔走,自己出錢之外,希望政府、企業、慈善家,共同出錢出力,抗擊人類面對的大挑戰。
年輕的時候,有理想是不難的。
看看每年申請藤校的孩子的申請書,看看羅德獎學金的申請,看看各個商學院的申請材料,投到麥肯錫的幾千份簡歷,都是要改變世界的。
但實際上,十幾二十歲,
理想大,能力小。
我看過無數年輕人的 PS 和簡歷,說實話,吹牛多。
但是沒關係,願意往這方面吹,我其實很欣慰,說明這種價值導向在起作用。
困難的是,如何在拿到 offer,畢業了、入職了、需要買房買車了,養娃養老了,各種生活瑣事和壓力來了,還能有理想。
關於拿 offer 我多說一句,我在做一土學校,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
我們學生的出口是什麼?
我告訴你:
其實出口怎麼選人,我比那些收你幾十萬的升學指導人清楚的多,從名校錄取,到獎學金髮放,到最挑剔的僱主公司,本人見過,做過。
技術細節之外,無非幾個,理解世界、有執行力和創造力、有理想。但這當然不是說教育不需要體系,以後我寫文章會多講講。
如何「保持理想」呢?我給你個方法。
其實理想不是獨立於現實的大夢,不需要辭職去非洲,也不需要轉行做公益。
而是我們每天在日常的工作里可以做的事情:
自己的工作做到最高標準,不斷精進;
不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先人後己;
看到不公平的情況,發聲;
看到需要幫助的「無關人等」,伸手;
對認為正確是事情,堅持;
少抱怨,多行動;
對支持創新的事,敢於冒險;
看到需要支持的人,挺身而出;
出了問題,敢於擔當。
和平時代,沒有槍林彈雨,沒有戰場上的英雄。
但其實我們每個大大小小的選擇,都是戰場。每次選擇的時候,聽內心的聲音,選擇似乎難一點的那條路,就是在踐行理想。再退一步,理想都不一定是做事情,選擇不做不對的事情,同樣是踐行。
Part
3
「縮成原子」
我和顏寧拍照的時候,很冷,我那天還發燒。
我們倆披個羽絨服在取景的地方,拍的時候脫下來擺個臭美 pose。
我說我們倆有三線明星的既視感,她說,
那咱倆加一塊,那可是六線明星!
六線明星拍攝現場
我一臉黑線。自黑和互黑,是俺倆友誼的重要基礎。
說白了,就是別把自己當回事。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說過。
之所以還說,是因為這不容易做到。
那天聽了個說法,據說是王興講的,說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原子。
我都原子了,所以什麼炮彈都打不到我。
我聽了感嘆,這是高人。
很多的所謂傷害,其實都是自己
內心戲
造成的。
很多事情,沒有好和壞,是我們對它的感受,造成好和壞。
所以沒有 ego(自我) ,就少很多傷害。
Autumn 同學幫我安利《諾言》,說她受用的一句話,
是我勸她對很多事情,be 「emotionally detached」(不帶感情)。
差不多一個意思。
這個對女性更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 emotionally involved(情緒化),我們要做一件事,當然要有感情,所以不是說我們要冷血。
但女性的問題是容易投入很多冗餘的感情,給自己加戲,徒增煩惱。
一個投資人說過,看女性和男性創業者。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
如果一件壞事發生了,男性會比較快地進入解決問題的模式,女性一般要花多的多的時間發泄情緒。
如何「破」?我也給你個方法,分三步:
■ 第一,
覺察
,了解自己情緒的軌跡。
■ 第二,
「發泄」
,就是給自己情緒一個出口。
其中我用的一種方法,是情緒寶瓶。在《諾言》-「情緒管理」里我講了方法。
■ 第三,
抽離
,是想像自己是旁觀者,觀察自己。
這件事發生了,有情緒了,你作為旁觀者看自己的狀態和反應。
每一步,都沒有神效,也不會立竿見影。但只要開始,就會有進步。
和我們的情緒共處,是一個巨大的題目,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最後一點,認識到敏感、感情豐富,其實是個長處。
能做成大事的人,其實都是感情豐富的人。
南方周末的記者褚朝新寫他採訪陳行甲,「巴東大雨,淅淅瀝瀝,他與我在辦公室長談,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 ,這也是我認識的行甲。
今年行甲入選了中國慈善家雜誌評選的「2017 中國十大社會推動者」。
作為朋友真是覺得與有榮焉。而且這次入選的 10 大社會推動者,有 6 位我認識,真是榮幸之至。他們無一例外是感情豐富,又極具行動力的人,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Part
4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人到四十,要演的角色越來越多。
每天一幕幕戲地演。
一睜眼你就是媽,連哄帶騙偶爾裝傻,弄孩子起床吃飯,孩子吃飯,自己上個電話會,雖然實景是穿著家居服,臉都沒洗,但電話上立馬是腦子清楚的好領導。
孩子在後面各種背景噪音,熟練在手機上轉換靜音模式。出門路上,給親媽打個電話,報喜不報憂。同時知道媽媽給你也一樣,大家都是好演員。
所以她說啥也不能全信。
大家看到的芬蘭教育直播,實際「錄製現場」這樣的,後半夜酒店的狹小房間+打呼嚕的兒子
工作里出頭露面,媒體採訪你,把自己弄得美美的上鏡,知道人家待見你,是因為你後面的機構平台,不是因為你。
有儀式需要你,就穿得漂漂亮亮,去好好當擺設。棘手的事情,你趕緊解決問題,要不然誰需要你這樣的領導。
在幼兒園,是不怎麼參與活動的後進家長。所以開家長會的時候有自知之明,態度端正,夾著尾巴做人。不需要加戲的時候,你變成原子,該幹嘛幹嘛。
總之,布景每天嘩啦嘩啦地換,
看清場子,換好戲服,粉墨登場。
不習慣沒問題,演著演著就習慣了。
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要個性,覺得我衣服就要這樣,髮型就要那樣,說話就要這樣。
我樸素,我倔強,我不為五斗米折腰。
現在明白,那都是表面功夫,感動自己用的,對世界沒什麼意義。
最重要的是把你相信的事情做成。為了這個目的,該你演啥你演啥。
不是沒原則,而是最終,
It』s not about you
。
做一土學校,要發聲,咱就去講理念趨勢,做教育創新的思考者。有人找你麻煩,你就低三下四求人,解決問題。
做一土的感受,一方面是創業,各種挑戰,和團隊一起,腳在泥巴里加油干,常常灰頭土臉。但擦擦臉上的灰,別忘了挺直了脖子,站得高一點,讓自己看到雲端。
往好聽了說,叫頂天立地,實際大部分時間是一地雞毛,踩在泥巴里幹活。
顏寧也一樣的,她的「泥」是泡在實驗室,是實驗失敗,是 paper 被拒,是從頭再來。大家看到出色的是發表的工作,那是冰山的尖尖而已。
她的雲端是對科學的追求,是對大的科學問題的不停思考。
我們有完全不同的行業、語境,但這雲和泥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四十歲,這樣挺好。
最後告訴年輕的妹妹們一個秘密,其實女人是越來越美的,我和顏寧大學時候的照片,現在看慘不忍睹啊哈哈。
越來越美的秘訣,我其實告訴你了。
忘了年齡,別忘了理想。
腳在泥里,眼放在雲端。
到這裡,該寫完了。但其實,做到上面那兩句話,很難。
你說,世界太多不平和黑暗,如果深究,好大的無力感;
我做的事,是不是飛蛾撲火?
你說,世道艱難,做正確的事情,總感覺逆流而上;
是不是我也應該「順勢而為」?
你說,我有理想,但等著看我笑話的似乎總比要幫我的多;
是不是還要堅持?
朋友啊,這些我何嘗不知道?
在那些無眠的夜晚,我何嘗沒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何嘗沒想過放棄?
覺得堅持不住的時候,希望下面這段文字,能給你我力量。
(中文是我翻譯的非權威版)。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人們經常是無理,沒邏輯的,自我中心的。還是要原諒他們。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如果你善良,人們也許會說你有自私的企圖。還是要善良。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如果你成功,你會有一些假朋友和真敵人。還是要成功。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如果你誠實和真誠,別人也許會欺騙你。還是要誠實和真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你多年建設的成果,可以被人一夜之間摧毀。還是要建設。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如果你平和幸福,他們會嫉妒。還是要幸福。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Do good anyway.
你今天做的好事,明天人們也許就會忘記。還是要做好事。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傾盡全力,給世界你的所有,也許這遠遠不夠。但還是要盡己所能。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wa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你看,最終,這些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從來不是你和他們之間的事。
這是刻在修女特蕾莎墓碑上的一段話,題目叫 Do it anyway。
我想最好的翻譯大概就是:無問西東。
用這首詩,致敬你心中的少年,無論年齡。
* 作者介紹:李一諾,蓋茨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一土學校聯合創始人,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本文來源公眾號奴隸社會
(ID:
nulishehui
),
不端不裝有趣有夢,聽現實的理想主義者說自己的故事。
— END —
※《風箏》中的認知層級分九層,你在哪一層?
※「又老又丑」卻奧斯卡兩度封后,她重新定義了大女主的人生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