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踏過30個國家四大洲,他選擇這樣做保護
小象君說:
保護工作系列第七彈!(沒錯上篇推送就是第六彈……兩天不見有沒有如隔六秋~)這次要介紹的是……
「坦白說,經濟上確實捉襟見肘。但因為熱愛,因為認為值得,所以,我們堅持了下來。」
——Jeremy Hance
談到生態保護工作,大多數人會想到經常在野外工作的動植物學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或是獸醫。然而,還有那麼一部分人致力於對公眾進行環境教育、傳播最新的環保消息。
如果你對生態保護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你學習的專業是新聞學、傳播學、語言學等文科,那麼你或許可以考慮成為一名環保新聞記者。
Jeremy Hance
是《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的一位野生動物專欄作家,曾在世界著名環保新聞網站
Mongabay擔任首席作家和記者。在國外,新聞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想要脫穎而出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更別說成為一名成功的專註於環境保護的記者。但
Hance做到了。
這篇文章中,
Hance將基於他的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成為一名環保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事。
敲黑板:聽好了!
Hance本科時主修語文和歷史。在上大學那會兒,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個斯斯文文的文藝青年內心有著對野生動物和生態保護的強烈嚮往。2006年,本科畢業的Hance前往秘魯的亞馬遜叢林旅行,在那裡度過了艱苦又刺激的兩周。那次旅行的所見所聞,讓Hance意識到人們需要立刻採取行動保護環境。
為了獲取更多與生態保護有關的信息,他開始關注環保新聞網站Mongabay,並有些想加入這個環保新聞團隊,畢竟這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興趣結合在一起。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Hance將自己寫的一篇關於白鰭豚的文章發給了網站主編,沒想到立刻獲得了主編的賞識。2008年,Hance實現了夢想道路上的第一步——成為Mongabay的實習生。
?
Mongabay.com
Tip 1:勇敢邁出第一步
「入行的關鍵,是要讓主編注意到你。儘管一開始會讓人十分膽怯,但鼓起勇氣抓住機會,站出來表現自己,便能讓自己贏得頭籌。」Hance說,「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求職路上你會受到無數的打擊,你的郵件通常都是有去無回。」他還建議多讀一些優秀作家和記者的作品,無論是讀新聞短訊還是長篇小說。
接下來的6年
時間裡,Hance成為了Mongabay網站的首席作家,寫了超過2000篇文章。他的足跡踏過近30個國家、4個大洲。他去過蓋亞那、蘇利南救助棱皮龜,去過南非、辛巴威和波札那記錄非洲象,在德國與當地的熊一起玩耍,甚至親自捕捉據說中生代
就存在的哺乳動物溝齒鼩……每一次考察和寫作,都讓他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更加堅定。
2010
年,
Mongabay網站發布了
Jeremy Hance的文集,
Life is Good: Conservation in an Age of Mass Extinction,這本書獲得《出版商周刊》的星級評價
「最奇怪的一點是,我在新聞採訪方面沒有經過任何訓練,也沒有什麼科學背景,我所擁有的僅僅是知道如何拿起筆去寫作,以及對生態環境的那份摯愛……我並不是說為了獲得這份工作,你只需要有足夠的熱情就行了。我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無償工作了數年,在工作中才一點一點掌握了工作技能。」Hance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新人記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量寫作,將基礎功練紮實;第二,主動出擊,向主編貢獻你的好點子,或者尋求實習機會。
Tip 2:找准自己的定位
每年有數萬人想進入新聞業,要想在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最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環境記者」的稱謂太過籠統,你需要專註於一兩個你感興趣的話題。
「很多有名的生態地區面積正在不斷萎縮,但仍然有成千上萬個默默無聞的生態點值得你去探索。即便你不打算把它們寫下來,讀一讀相關的文獻也是大有裨益的。小地方將創造大價值,你可以試圖聯繫一些小地區,人們往往都是這樣起步的。」Hance建議道。
當你立足好自己的立場後,可以開始寫評論和專欄。儘管人們常常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獨到的意見通常會使你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媒體的『手』很強大,任何立場鮮明的論述都有可能受到批評。但是我必須要說,
如果沒有新聞業,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我們需要新聞來說出一些真相,以與其他社會力量相制衡。
對於環境來說,這意味著告訴公眾,我們確實在經歷全球變暖,也確實在經歷物種滅絕。
」他說。
Tip 3:從科學家的筆下
找靈感
Hance的寫作靈感通常來自於學術論文。一旦讀到一篇讓人腦洞大開的論文,他的第一步就是與作者取得聯繫,獲取進一步評論的機會。
因此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當你聯繫上科學家們後,只需要表現得友好親切——即使他們並不熱情,也千萬不要質問,保持平靜謙虛的姿態。同樣,也不要一次性拿30多個問題開火,準備4到5個問題,能讓你和對方都輕鬆許多。」Hance說。
你還可以聯繫一些研究領域相近的科學家,獲得更多素材後,著手建立故事線。你還需要思考如何抓住讀者的眼球。Hance通常會讓科學家們說說他們進行田野調查的故事——他們吃什麼?他們睡哪裡?有什麼切身感受?而這些恰恰就是讀者會感興趣的地方。
「我的問題都很直接,所以他們常常很吃驚地說『等等,你確定想了解這隻動物的性生活?』然後我說『沒錯!』這些答案都令人拍案驚奇,極大地豐富了我寫的故事。」
Jeremy Hance
Tip 4:滴水石穿,好事多磨
許多記者剛入行時,以為他們的工作是週遊世界、追蹤環境危機、做面對面訪談。但事實上,在如今這個數字化時代,你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用電話或電子郵件做採訪……
為了寫一篇文章,Hance需要掌握一切可能的資源,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每天醒來後的第一件事都是回複電子郵件。2014年,在他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之後,他才開始平衡工作時間。過去的汗水換來今天的幸運,以前聯繫的線人現在都會主動與他約稿,尋找工作機會不再是難事。
「這份工作我已經做了快10年,人們都認識我……我不必再四處投稿,並且接到的大多數寫作任務都很不錯。這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在一個人事業起步時會發生的事——你需要去建立人際關係網。」他說。
Tip 5:不用擔心你的學科背景
很多時候,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環保新聞記者得有深厚的自然學科背景,
但Hance相信,非自然學科背景出身的記者將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由於心中沒有優先的學科,你將涉獵更廣的話題和更廣闊的受眾面。你的工作不是簡單地再造學術論文,而是向讀者解釋事件的重要性、每個具體的研究結果、以及任何相關的政策規定。
「也就是說,當你真的學會如何傳播的時候,你的文章內容是十二歲的小孩都能理解的……你能清晰地向普通讀者傳播晦澀的科學知識,而又不失其複雜性……但如果你要像一個科學家那樣寫作,還幻想獲得大量的讀者,那就一定行不通了。」他說。
Tip 6:做好隨時「翻船」的準備
當你在報道生態事件時,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你總會面對一些令人沮喪的事情。儘管我們需要工作的熱情,但有時還得要求你保持淡定、超然。
「在生態事件中,有一些東西在不斷驅使著記者前往,同時也在毀滅著他們,那就是現實世界的天平——在各種令人絕望的生態危機中四處奔波,轉過身仍要微笑地面對每一天的生活。」Hance說道。
儘管如此,仍然不能忽視那些令人振奮之事。「一想到還有許多人願意加入這個行業,願意為生態保護奉獻自己的生命,我便備受鼓舞,感慨人性之美。」他充滿熱情地說。
Tip 7:隨時改變先入之見
通常,記者難免帶著某種先入為主的觀點介入調查,最終發現他們越是挖得深,事件就越是撲朔迷離。所以,請準備好接受觀點的衝擊。
「這份工作的一部分是試圖捕捉事件的複雜性。大多數事件通常都是非常複雜的,其中有人為因素,也有環境因素。他們之間有內在的聯繫,但許多利益方之間想要、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他說,「多數情況下你並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只能暗自離開。但這沒有關係,
你仍然可以講述一個非常棒的故事,它並不需要給出答案——總有一些等待著被解決的遺留問題,不是嗎?
」
原文(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
Kathleen Retourne. (2017, Oct 6). Want to be a conservation journalist? Find a niche or two, don』t be afraid to make a stand and strap yourself in – it』s going to be bumpy
ride:
An interview with conservation journalist Jeremy Hance
.
Conservation Career.
參考:
Jeremy Hance』s Biography, jeremyhance.com
翻譯:大俠
相關閱讀:
史上最驚險!鬣蜥蛇口大逃亡的BBC神片片段,出自他的鏡頭
一年又過去了,還不考慮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嗎?
想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先聽聽圈內前輩的小建議
未來想從事自然保護工作?老司機教你填高考志願(1)
未來想從事自然保護工作?老司機教你填高考志願(2)
未來想從事自然保護工作?老司機教你填高考志願(3)
「Conservation Career」系列將為大家介紹關於保護工作的內容,目的在於幫助有意進入保護行 業的小夥伴更好的了解保護工作。
本文為原創翻譯,轉載請聯繫小象君
圖片均來自網路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 點擊導航欄
精彩文章
查看以下內容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2017年,國家地理Instagram上那些爆紅的照片
※發生在幽暗雨林中的離奇事件,罪魁禍首是誰?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