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全國人大代表張榮珍:中醫也能治療急危重症 應加強研究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張榮珍:中醫也能治療急危重症 應加強研究應用

人民網北京3月12日電(張磊 韓震震 陶濤)中醫是「慢郎中」,只能用於「調理」?其實不然。全國人大代表、蕪湖市中醫院急診內科主任、老年病科主任張榮珍,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全國兩會報道組採訪時說,中醫自古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急危重症治療經驗,但近幾十年來,西醫急救技術快速發展,而中醫急症急救技術卻沒有得到弘揚,甚至被忽略。

張榮珍介紹,上溯先秦,下迄明清,中醫的重大突破都與急危重症密切相關。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序言,從一個側面反映中醫所治疾病多是急危重症,對高熱、結胸、出血、暴瀉、喘證、厥逆等急重症,均作出理法方葯的系統論述,至今仍有效應。

「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記述了各種急危重症的單方驗方,是中醫第一本急救手冊,青蒿素的原創,就是書中以鮮青蒿榨汁治療瘧疾的內容。而書中記載的口對口吹氣法,遠遠早於現代醫學的人工呼吸。」近代醫家丁甘仁、曹穎甫等,均以善治急性熱病馳名海內,體現了中醫急症學術的繁榮興旺。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重視中醫急診建設,全國絕大多數地市級中醫院建立急診科,縣區級中醫院建立急診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後,把中醫急診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組建了中風、血症、心痛、胃痛、厥脫、高熱和劑型改革等七大全國性急症協作組,制定出一批急症診療常規,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果。」張榮珍說,近十多年,中醫發展的重點放在養生保健和慢病防治上,而其根本優勢則被忽略。

張榮珍說,危急重症中醫藥的應用和研究迫切需要加強,建議國家完善中醫院急診體系建設,把急診急救的中西醫能力共同納入管理考核目標,建立中醫急症急救技術和現代醫學技術並重的中醫院急診體系,將現代醫學救治手段和中醫急症技術結合,實現1+1>2的急危重症救治效驗。

「建議加強急診中醫人才隊伍的建設,目前中醫急診醫師存在人員不穩定、待遇低下等問題,其應急能力、急救技術、中醫特色也需進一步提升。」此外,張榮珍還建議,加強危急重症中藥製劑的研發,為急重症提供便捷有效的中藥製劑,並加快對久經驗證的危急重症救治名方的劑型,進行拯救性開發和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