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應該去追求23連勝嗎?
火箭打敗雄鹿以後,連勝記錄延伸到17場,取勝總場數達到51勝。
這註定會是火箭歷史上最不尋常的賽季之一,只要在剩下的18場比賽中再贏8場,就可以創下隊史贏球紀錄,如果拿下一半的比賽即9場,哈登和保羅領導的這支火箭隊就將創下隊史第一個60勝。
當他們的贏球變得異常輕鬆,另一個頗具誘惑力的隊史紀錄也可能被他們打破,那就是2007-08賽季的22連勝。
當年「姚麥時代」的22連勝,已經過去整整10年,如今不再是單賽季的NBA連勝紀錄,早在2012-13賽季就已經被「三巨頭」熱火隊的27連勝取代。但在火箭內部,22連勝還是像神話一樣,依舊被人膜拜。它是火箭那一代球迷的記憶,象徵著火箭總能給人驚喜的傳統。
如今,離22連勝越來越近了,火箭隊要不要去衝擊一下23勝的新紀錄呢?
回答一句「順其自然」、「更大的目標是總冠軍」等等,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我們是看客,而不是火箭隊的一分子;但如果你是火箭隊的一員——不管是總經理還是球員——要想抵制如此具體的誘惑,又談何容易?
如果當事人都能像旁觀者一樣冷靜,或許兩年前的勇士隊就不會去衝擊73勝。但歷史從不允許假設,更不會重來一遍,就像200多年後,我們無法假設:如果不去攻打俄國,拿破崙會不會統一歐洲。
歷史上的那些英雄人物,秦皇漢武或唐宗宋祖,帝業既成之前,必定經歷種種誘惑。有時候他們內心堅定,追求終極大目標而捨棄小目標,有時候只是機緣不巧擦肩而過。但是
按結果倒退,
我們往往只慨嘆英雄豪傑的雄韜偉略,譏諷失敗者的燕雀之志。
到現在為止,兩年前有關勇士該不該衝擊73勝的話題,仍然莫衷一是。拿下73勝,和失去總冠軍,其中有必然的聯繫嗎?這不是一個數學、物理或化學課題,難以用數字量化,即便勇士隊內部,至今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
庫里說,他從沒有後悔過衝擊73勝:「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我們求之不得。那是我們作為一個團隊的共同決定,從1月開始大家談論了很久,也回答了很多媒體的提問,都覺得那是可以企及的目標。我不知道是否因此帶來精神疲憊,因為達到73勝要付出很多艱辛,然後我們又得重啟進入季後賽。」
和庫里的觀點相反,「追夢」格林追悔不已,他多次說過當時大家不夠成熟,等到總決賽打完,才知道沒有什麼比得上總冠軍。在隨後的新賽季開始前,他曾說:「每個人都會長大成熟。我們還會去爭74勝嗎?坦白跟你們說,我才不想74勝或75勝,那太殘酷了。」
那次73勝也是在舉世矚目下取得的,就連72勝的主角、籃球場上的偉人喬丹也推波助瀾。根據格林的說法,喬丹在全明星周末期間對他說:「去創造新紀錄吧,如果創造不了,我也會生氣,責怪你們。」
但也正是喬丹,後來在紐約開會碰到勇士隊老闆拉各布,卻對他說:「你懂的,(沒有總冠軍)你們的73勝意義不大。」
勇士丟了總冠軍不會讓黃蜂隊和喬丹難受,卻是格林的切膚之痛,所以後來有記者問他們要不要在季後賽來一次16-0,他毫不猶豫地說:「即使能做到,我也不想說『我們是唯一16-0的球隊』,寧願說『我們是總冠軍』。」
2016年的季後賽,勇士隊發生了太多的事,看上去都和追求73勝沒有關聯:庫里前兩輪缺陣6場球,那是因為打火箭時滑倒發生意外;博格特在總決賽後兩場缺陣,但他總決賽最多打15分鐘一場;格林關鍵第五場被停賽,那是因為對詹姆斯跨過他的動作進行報復回擊。
我經常說,要用更長遠的眼光去評價人和事物。勇士拿下去年的總冠軍後,2016年輸給騎士會讓他們有更深切的反省,如果三尊金杯排成一列,那種榮耀無可比擬。這種反省促使勇士變得更加成熟,比如,他們在這個賽季比上賽季更加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各種輪休設計精心,也不著急去追火箭的西部第一寶座。
這種心態在上賽季已經非常明顯,格林季後賽時就發推說:「去年我們在追73勝,現在放鬆多啦。」這是由一次慘痛經歷換來的寶貴經驗,而在2016年新年剛過,當時並不贊成為73勝不惜一切的主教練科爾,也無法阻擋球員集體做出的決定。4月13日那天,已經領先馬刺5場半的勇士隊大勝灰熊21分,庫里得46分。
這本是一場所有主力都可能休戰的比賽,但那一天在甲骨文球館的狂歡,的確讓勇士球員迷醉,甚至「過來人」科爾也被感染,穿上了皮蓬的襪子。球館內被裝點成金色和藍色的海洋,勇士氣勢如虹,庫里出手19次投進10個三分球,將賽季三分球總數的紀錄提升至402個——
他們就像一群闖進糖果店的孩子,盡情地搶奪屬於他們的各色糖果,彷彿所有的糖果都是免費。
人在不同的年齡,對眼前誘惑和長遠目標有不同的認知。
2016年,勇士隊雖然是衛冕冠軍,但他們常規的12位輪換球員,平均年齡只有27.8
歲。對職業球員來說,28歲是一個出成績但睥睨一切的年齡。他們對籃球的掌控能力達到巔峰,但對籃球以外的規律認知,仍然不及30歲以上的老球員。兩年後的勇士隊,常規輪換的12名球員平均年齡達到
30.2
歲。這個賽季一如往常,聯盟風起雲湧,變化劇烈,各種新聞層出不窮,但勇士隊的話題卻少得可憐。在我看來,這是勇士隊最可怕之處,甚至超過他們獨一無二的打法。
大部分時間,勇士隊的排名躲在火箭之後,他們甚至輸給火箭兩次。如今,常規賽已經打過了3/4以上的比賽,如果把常規賽比作一場馬拉松,那麼火箭和勇士組成的「第一方隊」遙遙領先。然而,大部分話題圍繞的是火箭,而不是勇士,彷彿他們只是跟在冠軍後面的一個不知名選手。
NBA常規賽「馬拉松」形勢 | ||||
西部 | 勝場 | 東部 | ||
火 箭 | 51 | |||
勇 士 | 50 | |||
49 | ||||
48 | ||||
47 | 猛 龍 | |||
46 | ||||
45 | 凱爾特人 | |||
44 | ||||
43 | ||||
42 | ||||
41 | ||||
40 | ||||
開拓者 | 39 | |||
鵜 鶘 | 森林狼 | 38 | 騎 士 | |
馬 刺 | 雷 霆 | 37 | 奇 才 | 步行者 |
36 | ||||
掘 金 | 爵 士 | 35 | 76人 | |
快 船 | 34 | 熱 火 | 雄 鹿 | |
32 | ||||
31 | ||||
30 | ||||
湖人 | 29 | 活塞 | ||
28 | 黃蜂 | |||
註:帶色標的是爭奪季後賽席位機會較大的球隊 |
沒有人知道,哈登和他的隊友們會不會把22連勝當作一個重大目標去超越。他們各種賽後的採訪,都要字斟句酌,不會像當年「追夢」格林那樣不加掩飾。
姚麥時期的22連勝,也不是精心追求的結果,而是一鼓作氣的收穫。10年前的火箭隊,並不具備奪冠實力,他們常規輪換的球員平均年齡
28.1
歲,核心成員姚明和麥迪分別只有27歲和28歲,最讓人感覺踏實的斯科拉和巴蒂爾分別是27歲和29歲,年齡最大的是41歲的穆大叔,在他面前,火箭這幫隊友跟他的孩子一樣。那年的火箭在連勝12場後,姚明腳掌骨裂退出季後賽,主打中鋒的變成穆大叔和海耶斯。麥迪成為惟一的核心,輔以阿爾斯通、巴蒂爾、穆大叔、海德、布魯克斯等,如貫長虹的氣勢一直持續到戰勝科比的湖人隊,最後倒在「三巨頭」凱爾特人腳下。
如今西部的格局與2008年截然不同。那一年闖進前八的球隊全部達到50勝,競爭慘烈前所未有,而今年只有火箭和勇士並駕齊驅,甩開第三名達11場半之多,實力分層之巨也前所未有。
那一年火箭的22連勝,彷彿春天雪山融化而成的洪水,奔騰而下,跑到哪裡算哪裡,而今年火箭的17連勝,是帶著超越勇士去奪冠的決心,既有睥睨一切的氣勢,也有總經理和主教練的精心謀劃。
和勇士相比,火箭的陣容也堪稱獨一無二,可大可小,目前是以塔克為4號位的「一大四小」。和勇士相比,火箭的打法同樣是獨一無二,哈登和保羅在關鍵時刻的「一打一」特別適用於季後賽和NBA特色的最後5分鐘。在哈登、保羅和卡佩拉同時參戰的比賽中,火箭是34勝1負。
超越22連勝是一種誘惑,不過如今的火箭隊應該有能力抬高眼光,放眼去找更大的目標。他們常規輪換的9名球員,平均年齡是30.3歲,有足夠的認識能力,去辨識小目標和大目標的不同。除了阿里扎,火箭隊沒有人拿過總冠軍,保羅連西決地板都沒有摸過。
火箭的動力是西部第一,但他們沒有把這當作榮譽,而是季後賽的優勢條件,戈登已經明確說過:「我們(就西部第一)討論了很久,我們需要第一的位置,目的是季後賽主場優勢,我們清楚會帶來多大的不同。」
這只是一種巧合,2008年火箭隊的22連勝始於1月29日,今年的17連勝始於1月28日,只隔一天。沒有人知道連勝會在哪天中斷,也許本周六打猛龍就會中斷,因為那是火箭連續4個客場的第三戰,最近9場比賽他們有7個客場。
連勝如果是水到渠成的結果,那就讓它來吧,如果能熬過猛龍以及接下來的幾個客場,或許預料不到的更長連勝在等著他們,因為打完開拓者以後,接下來的9場比賽有8個是主場。
但火箭必須像現在的勇士那樣,藐視一城一池的得失。常規賽贏多少,輸誰贏誰,真的不太重要。
如果漏過下列文章
請點擊封面和標題
日期 | 時間 | 對陣 | 直播 |
03.09 五 | 0900 | 綠軍-森林狼 | 騰訊 |
0900 | 太陽-雷霆 | 騰訊 | |
1130 | 馬刺-勇士 | CCTV5/騰訊 | |
03.10 六 | 0830 | 火箭-猛龍 | CCTV5/騰訊 |
1000 | 湖人-掘金 | 騰訊 | |
1100 | 勇士-開拓者 | CCTV5 | |
1130 | 騎士-快船 | 騰訊 | |
03.11 日 | 0830 | 奇才-熱火 | 騰訊 |
0930 | 馬刺-雷霆 | CCTV5 |
紅色
和
藍色
字體
是我參與直播的比賽。藍色
是會員場。
未列出的比賽都會在騰訊會員場播出。
冬奧會期間,央視除全明星周末外不直播NBA。
請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英雄一朝拔劍起,還是當年閃電俠
※庫里歐文華麗battle的背後
TAG:蘇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