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表彰在鴉片戰爭中死難的將領,百姓為何不認賬?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打算佔領鎮江,以切斷中國交通大動脈,迫使清政府投降。1842年7月,英軍艦船70多艘、兵力1萬多人進犯鎮江。
當時,駐守鎮江的是由副都統海齡(滿洲鑲白旗人)率領的1600名八旗兵和400名綠營兵。稍後,四川提督齊慎、湖北提督劉允孝、九江鎮總兵李錡分別率兵(共約3700人)趕至鎮江協防。
海齡抗敵的決心非常堅定,他一向反對與英軍妥協。面對英軍來襲,兩江總督牛鑒到鎮江時不僅沒有整備軍務,反而要求準備牛、羊獻給英軍,企圖妥協投降,遭到海齡拒絕。
侵略清朝的英軍。
7月21日晨,英軍向鎮江發起進攻,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打響。
英軍登陸後,齊慎、劉允孝等鎮江外圍清軍不堪一擊,很快潰退。進攻鎮江城時,英軍遭到了海齡所部的誓死抵抗。
海齡緊閉城門,率八旗兵死守,以大炮、抬槍等猛轟英軍,戰況十分激烈。英軍登梯攀爬城牆時,有八旗兵抱住英國兵一起跳下城牆,或者以大刀與英軍的刺刀拚命。
因兵力懸殊、武器落後,八旗兵逐漸不支,城北門、西門、南門相繼被攻破。隨後,海齡率部與英軍展開殊死巷戰,他身負重傷仍未退縮,鼓勵下屬寧可自殺絕不投降。守城旗兵幾乎戰鬥到最後一個人。英軍死亡185人,為第一鴉片戰爭中英軍損失最大的一次。
海齡畫像。
兩天後,英軍佔領鎮江全城,海齡見已無回天之力,與妻子、孫子一起自殺。
應該說,海齡的表現可圈可點,值得讚揚。他的事迹傳到北京,道光帝給以優恤,「謚昭節,入祀昭忠祠,並建祠鎮江,妻及次孫附祀」。
但是,不少大臣,尤其是鎮江百姓,並不認可道光帝對海齡的恤典,反而認為海齡負有鎮江失守的主要責任。
其實,海齡的名聲向來不好,口碑很差,他死後民間輿論與官方評價形成對抗,幾乎難以避免。這跟他的狹隘的立場有關。
道光帝畫像。
戰鬥打響前,海齡心存滿漢畛域之念,沒有與齊慎、劉允孝等各軍團結協作,反而把綠營兵全部布置到城外,不准他們進城,而且不給予物資支持。
如此一來,造成各自為戰的局面,削弱了戰鬥力。英軍即將兵臨城下之際,城外綠營兵以「城閉乏食」「欲開炮攻城」,對著城裡「詬罵萬端」。海齡消極防禦,放棄城內外的配合,雖有一軍之勇,面對優勢敵人也是必敗無疑。
再者,海齡關閉鎮江所有城門,嚴禁百姓外出逃難。他派兵在城內四處搜捕「漢奸」,抓到所謂「形跡可疑」者,未加審判,立即處死13人。他縱容隨意誣陷,濫殺無辜,還有一些旗兵趁機搶劫,搞得人心惶惶,激化了軍民矛盾。
英國人托馬斯·阿羅姆繪製鎮江之戰場景。
因此,說海齡負有戰敗的主要責任,絕非虛言。雖然他在戰鬥中很英勇,但這主要是為了維護皇家的利益。他有忠君之心,卻無保民之念。
官民對海齡的非議傳到道光帝耳朵里,他曾下令調查真相,結果出來後,道光帝認為製造矛盾、濫殺無辜都無關宏旨,仍「以闔門死難,大節無虧,仍照都統例賜恤」。但是,道光帝的定調未能阻止民間的譏議。
參考資料:《清史稿·列傳一百五十九》,譚文鳳《鎮江之役中的海齡》,張連銀 《從海齡之死看鴉片戰爭時期官方與民間的英雄認同》,姜濤、卞修躍《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
※老照片: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洪秀全臨死前失去理智,拒絕任何建議不顧太平天國未來
TAG:小歷史 |